《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纲

版权

第一卷:群体心理

第一章 群体的一般特征

  1. 群体是个活的生物
  2. 构成群体的条件
  3. 群体的相同与不同
  4. 群体共性的研究方法
  5. 群体共同的心理特征
  6. 群体质变的症因
  7. 被抹平的才智差别
  8. 第一个原因:本能
  9. 第二个原因:传染
  10. 第三个原因:暗示
  11. 野蛮的玩偶
  12. 群体的行为
  13. 奇迹的创造者
  14. 你不会接受的观念
  15. 群体特性之一:冲动、易变和急躁
  16. 群体极端表现(上)
  17. 群体极端表现(下)
  18. 群体没有任何长远打算
  19. 群体不承认障碍
  20. 引发冲动的导火索
  21. 群体特性之二:易受暗示与轻信
  22. 群体在等待,永远在等待

第二章 群众的情感和道德观

  1. 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
  2. 群体观察能力的缺失
  3. 群体中的智力泯灭(上)
  4. 群体中的智力泯灭(中)
  5. 群体中的智力泯灭(下)
  6. 群体的谎言(上)
  7. 群体的谎言(下)
  8. 妇孺言论不可轻信
  9. 群体只会撒谎
  10. 群众杜撰的历史(上)
  11. 群众杜撰的历史(中)
  12. 群众杜撰的历史(下)
  13. 群体的极端感情(上)
  14. 群体的极端感情(下)
  15. 打动群体的东西
  16. 群体的夸张妨碍智力(上)
  17. 群体的夸张妨碍智力(下)
  18. 群体的偏执与专横(上)
  19. 群体的偏执与专横(下)
  20. 群体渴望强权
  21. 群体的保守本能
  22. 群体的道德(上)
  23. 群体的道德(下)
  24. 群体的道德净化作用

第三章 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

  1. 群体只接受简单观念
  2. 如何让群体接受新观念
  3. 群体难于被动摇
  4. 群体的伪推理能力
  5. 群体的想象力(上)
  6. 群体的想象力(下)
  7. 掌握群体的想象力(上)
  8. 掌握群体的想象力(下)

第四章 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1. 群体的偶像崇拜(上)
  2. 群体的偶像崇拜(下)
  3. 如何建立偶像崇拜
  4. 偶像崇拜不会消亡
  5. 又一个你无法接受的观念

第二卷: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第一章 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中的间接因素

  1. 群众运动的导火索
  2. 第一条导火索:民族
  3. 第二条导火索:传统
  4. 第三条导火索:时间
  5. 第四条导火索:政治和社会制度
  6. 第五条导火索:教育
  7. 关于应试教育的题外话(上)
  8. 关于应试教育的题外话(下)

第二章 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

  1. 那些直捣人心的东西
  2. 第一:形象
  3. 第二:词语和套话
  4. 第三:幻觉
  5. 第四:经验
  6. 第五:理性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

  1. 群体的领袖
  2. 领袖是如何炼成的
  3. 领袖召唤信仰狂潮
  4. 领袖的权威
  5. 两类不同的领袖(上)
  6. 两类不同的领袖(下)
  7. 领袖的名望
  8. 领袖的动员手段之一:断言
  9. 领袖的动员手段之二:重复
  10. 领袖的动员手段之三:传染
  11. 传染来源于模仿
  12. 你逃不掉传染
  13. 比财富更诱人的东西
  14. 第一类名望
  15. 第二类名望
  16. 如何取博得个人名望
  17. 另一种博得名望的方法
  18. 如何不让你的名望流失

第四章 群体的信念与意见的变化范围

  1. 两类信念与意见
  2. 信仰的变化范围
  3. 如何用信仰抓住群众
  4. 形形色色的意见
  5. 意见的循环过程
  6. 缭乱的当代形势
  7. 媒体的堕落
  8. 历史观的消亡

第三卷: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

第一章 群体的分类

  1. 群体的两大类别
  2. 异质性群体
  3. 异质性群体的特征
  4. 同质性群体

第二章 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

  1. 拒绝认罪的罪犯
  2. 不平常的犯罪
  3. 群体犯罪的历史
  4. 犯罪群体的特征(上)
  5. 犯罪群体的特征(下)

第三章 刑事案件的陪审团

  1. 陪审团的智力泯灭
  2. 陪审团的坚定立场
  3. 陪审团最痛恨的人
  4. 陪审团最怜悯的人
  5. 掌控陪审团的秘诀
  6. 陪审团的人道色彩

第四章 选民群体

  1. 选民群体的特征
  2. 如何在选举中取得成功
  3. 用言语控制选民
  4. 选民群体拒绝理性
  5. 选民是被操纵的群体
  6. 不可动摇的普选制度(上)
  7. 不可动摇的普选制度(下)
  8. 民族精神的深层作用

第五章 议会

  1. 没有明智的议会
  2. 议会的特征
  3. 议而不决的议会
  4. 议会中领袖的影响力
  5. 如何影响议会(上)
  6. 如何影响议会(下)
  7. 议会的名望崇拜
  8. 游走在情感的两极
  9. 议会的两大险情(上)
  10. 议会的两大险情(下)

结束章 民族存亡的关头

  1. 历史的发展规律(上)
  2. 历史的发展规律(下)

内容速读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本书,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于1895年写成的经典著作,它深刻探讨了人类社会中群体心理的特点以及群体行为的规律。这本书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对群体行为和群体心理的研究中具有开创性意义。

在本书中,勒庞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即当个体进入群体时,其独立的思维和理性会被集体情绪所淹没,个体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他认为,群体一旦形成,就具备了自己的“群体心理”,这种心理与个体心理有本质的不同。这种集体心理具有高度的情绪化、冲动性和易变性,通常缺乏理性,容易被暗示和煽动。

群体心理的形成与特征

首先,勒庞在书中通过对群体的一般特征的分析,揭示了群体的基本心理运作机制。他指出,当个体聚集在一起时,他们的行为和心理会发生质变。即使每个个体单独时都非常理性和独立,但在群体中,他们的个性会被淹没,变得和群体的集体心理一致。勒庞认为,群体是一个活的生物,它有自己的感情和思想,虽然这种感情和思想通常是短暂且不稳定的,但在群体状态下,个体的行为往往变得极其不理性。

他进一步解释了构成群体的条件。并非所有同时出现在同一场合的个体都能构成群体,只有当他们的思想和情感集中在同一件事上,个体才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群体。勒庞强调,群体中的人会失去个性,他们的思想和情感都变得一致,对同一个目标产生强烈的关注和行动力。这也是群体行为往往表现为冲动、情绪化和不可预见性的原因。

群体行为的动力机制

勒庞认为,群体心理有三大核心动力机制:本能、传染和暗示。

本能是群体行为的最原始动力。人在群体中容易被释放出原始本能,个体的道德感、责任感和理性在群体中几乎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数量的力量。群体中的个体会觉得自己是正义的,因为他们是群体的一部分,这种对群体的依赖性让他们放弃了个人的道德约束。这就是为什么群体行为中常常表现出极端的情绪和非理性行动。

传染是指群体中情绪和行为的相互感染。勒庞指出,群体中的情绪,尤其是那些激烈的情绪,极容易在群体中迅速蔓延,形成一种集体情绪。无论是愤怒、恐惧还是狂热,这些情绪都会在群体中迅速传播,并影响每一个个体。传染作用解释了为何群体行为常常表现为一种群体癫狂或者群体盲动的状态。

暗示则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控制。勒庞强调,群体中的个体非常容易被简单的口号、图像或情感所激发。他们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变得极易接受外界的暗示。这种暗示作用是群体行为背后非常重要的心理机制,它解释了为什么一些看似荒唐的信念或行为能够在群体中大规模传播,并且被盲目地接受。

群体的极端表现

在群体行为的动力机制之后,勒庞详细分析了群体的一些典型表现。首先,群体常常表现为极端化行为。他们在情感上非常不稳定,容易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勒庞举了十字军东征的例子,说明了群体在极端情绪的驱动下,可以从极度的恐惧迅速转化为狂热的勇气。这样的极端表现常常是不计后果的,群体行为的冲动性让他们不顾现实的限制,甚至可以表现出非凡的英雄主义精神或极度的残忍。

勒庞认为,群体行为的极端化与个体理性完全背道而驰。在群体中,个体不再思考长远的后果,他们被短期的情绪和暗示所控制,往往无法看到行为的长远影响。这种短视和冲动的行为模式解释了许多历史事件中,群体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出疯狂的决定,并在事后感到后悔。

群体行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他们不承认任何障碍。在群体心理中,一旦决定了某个目标,他们就不再考虑实现目标的实际困难。他们往往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庞大的集体,是不可战胜的,任何反对和阻碍都会被视为敌对行为,并且会采取极端的手段去消除这些障碍。

群体情感与道德观

群体行为中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波动性。勒庞指出,群体思考是通过形象进行的,他们不擅长抽象思维,也无法深入分析复杂的问题。相反,群体更容易被生动的形象、符号和简单的观念所吸引。群体常常对某些形象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进而推动他们的行动。

群体在道德方面也有明显的特征。他们的道德观往往非常简单和极端,容易陷入对某些事物的狂热崇拜或盲目憎恨。勒庞提到,群体常常会被那些简单明了的、能够打动情感的事物所吸引,而这些事物往往缺乏深度和理性。群体的道德观是非理性的,他们容易陷入情绪化的评判模式,导致他们做出一些极端的道德决定,比如在历史上出现的大规模屠杀或宗教迫害事件。

群体中的领袖与偶像崇拜

勒庞认为,群体行为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领袖的作用。群体中的个体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因此他们往往需要依赖于领袖的引导。领袖通过情感上的号召、暗示和煽动,能够有效地控制群体的行为。勒庞特别强调,领袖的成功在于他能够巧妙地利用群体的心理弱点,用简短有力的口号和简单易懂的观念去感染群体,使他们产生狂热的情感。

在这种情况下,群体容易对领袖产生偶像崇拜的情结。领袖成为了群体情感的象征,他们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为都被赋予了极高的权威。群体往往会把领袖理想化,认为他们的决定是无可争议的,这使得领袖的影响力成倍增长。勒庞认为,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政治家、宗教领袖、军事领袖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巨大的群体支持。

群体意见与信仰的传播

勒庞详细分析了群体中的意见和信仰的形成与传播机制。他指出,群体只会接受简单、直接的观念,而不会对复杂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正因为如此,群体的信仰往往表现为一种简单化的宗教信仰形式。无论是政治信仰、宗教信仰,还是道德信仰,群体往往倾向于接受那些简单明确的教义,并将其神圣化。

群体的意见和信仰非常坚固,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这是因为群体中的个体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被群体的情感和暗示所控制,不再对自己的信仰进行质疑。勒庞认为,这种现象在许多历史事件中得到了充分验证,群体往往会在领袖的引导下盲目地追随某种信仰或观念,甚至不惜为此付出生命代价。

群体的分类与特性

勒庞还对不同类型的群体进行了分类和分析。他指出,群体可以分为异质性群体和同质性群体。异质性群体由不同背景、职业、性别、年龄等组成,具有高度的多样性。而同质性群体则由相似

的人群组成,如宗教团体、政党、军队等。不同类型的群体在心理和行为上有不同的表现,但都具有群体心理的共同特征。

此外,他还分析了犯罪群体、陪审团、选民群体、议会等特定类型的群体行为模式。他指出,尽管这些群体有其各自的特点,但在面对外界刺激时,群体的表现往往都符合群体心理的基本规律,即缺乏理性、情绪化、易受暗示等。

群体心理的影响力与结论

勒庞认为,群体心理对社会、政治和历史事件的影响是巨大的。他通过分析历史上的大量群体行为,得出结论:群体心理是推动社会变革、革命和战争的重要力量。群体的行为虽然常常是盲目的和非理性的,但它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勒庞在书中警告,群体的力量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引导,可能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灾难。

总体而言,《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揭示了群体心理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对群体行为深刻的洞察。勒庞通过对历史和社会现象的分析,证明了群体心理在塑造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醒我们警惕群体行为中的非理性和极端化倾向。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在分析大规模社会运动、选举、舆论引导等方面。

思维导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