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韩国釜山召开的第37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公布了第二批100个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乌海市的“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名列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在内蒙古自治区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发现的植物化石(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据了解,位于乌海市乌达区的“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是一处成煤森林的特异埋藏记录。约3亿年前,因为火山喷发,这片远古森林被巨量火山灰降落掩埋而封存于煤层顶板的火山凝灰岩内。由于这种保存方式与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喷发掩埋而封存的庞贝城颇为相似,后来这里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植物庞贝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乌海市海勃湾区博物馆收藏的植物化石(9月1日摄,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贾立君 摄

“植物庞贝城”的化石标本质地极为精美,一般化石中的植物或躺倒或破碎,但这里的植物化石却完整笔挺的直立,伸展的树冠、倒伏的树干,甚至还有缠绕树间的藤蔓、昂首的小草以及被昆虫咬食的植物叶片,都栩栩如生。目前,这里已发现50余种植物化石,展示了二叠纪生态的高度多样性。同时,这片森林以原位埋藏的方式保存下来,让人类得以窥见3亿年前森林的实际模样,被誉为古生物学界的植物化石宝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1日拍摄的内蒙古乌海市乌达煤田局部景观(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贾立君 摄

2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联合英国、美国、德国等科研团队,对这一化石宝库进行了深入发掘研究,揭开了乌达煤田地下“植物庞贝城”的整体面貌,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张大面积远古森林实际复原图,生动再现了3亿年前远古森林的壮丽景观。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王军介绍,“植物庞贝城”当时所处环境正是地球气候从冰室向温室过渡的时期,与地球目前所处的气候环境具有非常强烈的对比意义,对这些化石证据进行“解密”,对探究现代植被跟随气候变换的趋势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记者 郝飚)

(来源: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