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在明朝末年一位鲜为人知的权谋亲王悄然崛起,他就是济尔哈朗,舒尔哈齐的第六个儿子。1599年10月济尔哈朗降生在后金势力日益壮大的关键时期。他的父亲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弟弟,本应是得力助手。然而,兄弟二人却因为对待明朝的态度产生了严重分歧。

舒尔哈齐主张与明朝保持和平,而努尔哈赤则野心勃勃,想要壮大自己的势力。1599年努尔哈赤灭掉了哈达部,这引起了舒尔哈齐的强烈不满。他担心明朝会对后金采取报复行动,极力反对兄长的扩张计划。

两年后明朝名将李成梁重新出任辽东总兵,这让努尔哈赤暂时收敛了锋芒,但舒尔哈齐与他的矛盾却日益加深。李成梁看准时机,不断拉拢舒尔哈齐,试图分化后金内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于在攻打乌拉部的战役中,舒尔哈齐按兵不动,彻底激怒了努尔哈赤。虽然努尔哈赤依靠自身实力赢得了胜利,但他对舒尔哈齐的不满已经到了无法化解的地步,他果断削去了舒尔哈齐的兵权。

失去军权的舒尔哈齐无法忍受,带着两个儿子阿尔通阿和扎萨克图离开努尔哈赤想要另立门户。可惜他无论是实力还是能力都远不如努尔哈赤,最终战败被囚禁,当时的济尔哈朗才10岁还是个懵懂少年。

努尔哈赤念在骨肉亲情,没有迁怒于济尔哈朗。反而将这个聪明伶俐的侄子收为养子。年幼的济尔哈朗被带进了权力的漩涡中心,在宫中他结识了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两人很快成为了好友。

皇太极当时的处境其实也不太好,他的生母来自叶赫部,与后金有血海深仇。加上上面还有大妃压着,努尔哈赤也明确表示要立代善为继承人。所以皇太极母子在宫中可谓是孤立无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这种相似的遭遇,让济尔哈朗和皇太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个少年互相扶持,共同在这复杂的宫廷中生存。当时的他们,大概想不到日后会成为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吧。

1611年8月舒尔哈齐病逝,他的两个儿子阿尔通阿和扎萨克图也被处死。12岁的济尔哈朗彻底成了孤儿,所幸有皇太极这个朋友在身边,让他不至于太过孤单。

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原本被努尔哈赤看好的代善突然失宠,被废掉了储君之位。这一变故让其他皇子看到了机会,纷纷蠢蠢欲动。但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却是年仅七岁的多铎,他甚至破例让多铎成为正黄旗旗主,这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殊荣。

可惜多铎年纪实在太小,如果立他为储君,恐怕会被其他兄弟吞并。所以努尔哈赤临终前一直没有立储,只是将自己的两黄旗交给多铎和阿济格,希望他们能有足够的实力自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也没想到最后继位的居然是一直不被看好的皇太极,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毕竟在大家眼里后金还是个松散的部落联盟,换个大汗也就是换个盟主而已其他照旧。

但皇太极可不是这么想的,他有着更大的野心,要把后金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帝国。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得扫清其他八旗贵族的权力。

第一个遭殃的就是济尔哈朗的二哥阿敏,皇太极以十六大罪状为由,直接软禁了阿敏,接着又开始算计莽古尔泰等人。一番整顿下来,皇太极如愿以偿地集中了权力。

在这场权力洗牌中,济尔哈朗不仅躲过一劫,反而因为与皇太极的私交,得以继承了阿敏的全部遗产。更让人羡慕的是,他还成了镶蓝旗的旗主。这可是八旗中的重要位置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济尔哈朗心里清楚,自己现在的一切都是皇太极给的。既然能给也就能收回,想要保住现在的地位,唯一的办法就是对皇太极忠心耿耿,做个听话的臣子。

济尔哈朗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此,他深谙官场之道。知道什么时候该低调,什么时候该表现,这种识时务的态度让皇太极越发信任他。每次皇太极亲征,留守后方的必定是济尔哈朗,这时的济尔哈朗已经成为了皇太极最信赖的兄弟。

1636年4月皇太极称帝建立大清,在封王大典上济尔哈朗被封为和硕郑亲王,是首封六王之一。他的地位仅次于礼亲王代善,可以说是皇太极时期的第三号人物了。

1643年8月9日皇太极突然驾崩于盛京后宫,更糟糕的是他没有立下继承人。清朝迎来了立国以来最大的危机:谁来继承皇位?

这个问题一下子让整个朝堂乱成了一锅粥,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是最有资格的继承人。他不仅有军功地位也够高,但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可不这么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尔衮在努尔哈赤时期还是个小屁孩,没什么存在感。但到了皇太极时期,他可是大放异彩。不管是权力还是地位,都不输豪格。再说清朝又不是中原王朝,没必要非得遵循什么嫡长子继承制。

豪格和多尔衮两大阵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朝中大臣也分成了两派,互相争吵不休。这场权力的角逐,直接关系到清朝的未来走向。

在这场争斗中济尔哈朗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为皇太极最信任的亲王,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各方的神经。但这位老狐狸却始终保持沉默,不露半点倾向。

济尔哈朗的沉默让各方都摸不着头脑,大家都在猜测这位老狐狸到底打的什么算盘。其实济尔哈朗心里早有了主意,他深知这场皇位之争不管谁赢,对自己都没好处。豪格上位自己这个皇叔肯定要被排挤,多尔衮当权,自己这个皇太极的心腹也讨不了好。

正当朝中各方争得不可开交时,济尔哈朗突然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方案:立皇太极的幼子福临为帝。这个提议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临当时才6岁根本无法亲政,但正是因为他年幼,各方才能接受。豪格和多尔衮虽然不甘心,但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毕竟立个小皇帝总比让对方得逞强。

在济尔哈朗的运作下,福临顺利登基年号顺治。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被任命为摄政王,辅佐小皇帝。这个结果看似皆大欢喜,实则暗藏玄机。

多尔衮虽然当上了摄政王,但济尔哈朗这个老狐狸在旁边盯着,他也不敢太过放肆。而济尔哈朗则借机把持朝政,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这一招真是高明至极。

济尔哈朗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1644年清军入关,多尔衮带兵南下。在北京城他宣布自己为"国舅"独揽大权,济尔哈朗虽然名义上还是摄政王,但实权已经落入多尔衮之手。

面对这种情况济尔哈朗再次展现了他的老辣,他主动请缨留守盛京,名为监国实为避祸。这一招既保全了自己,又不得罪多尔衮,可谓是两全其美。

多尔衮当权后开始大肆排除异己,豪格、代善等皇太极时期的重臣纷纷被打压。但济尔哈朗却因为远在盛京,躲过了这场政治风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651年多尔衮突然暴毙,15岁的顺治皇帝终于亲政。这时候济尔哈朗再次回到了权力中心,顺治帝对这位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皇叔非常信任,常常向他请教国事。

济尔哈朗抓住机会,开始打击多尔衮的旧部。他先是揭露多尔衮窃国的阴谋,然后又指控多尔衮谋反。在他的运作下多尔衮被追封为"大奸臣",其党羽也遭到清算。

这一系列操作不仅巩固了顺治帝的统治,也让济尔哈朗的地位更加稳固。他成为了朝中的实权人物,几乎所有重大决策都要经过他的首肯。

济尔哈朗并没有因此而得意忘形,他深知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他开始着手处理国家的各项事务,尤其是在财政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

在济尔哈朗的主导下清朝开始实行"滚单制",即由各省按时解送税银。这一制度大大改善了中央财政状况,为清朝的统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内政济尔哈朗在对外关系上也颇有建树,他主张对蒙古采取怀柔政策,通过和亲等方式拉拢蒙古贵族。这一政策有效地稳定了北方边疆,为清朝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和平环境。

在军事上济尔哈朗也展现出了过人的才能,他多次随军出征,平定了多起叛乱。尤其是在平定吴三桂叛乱时,已经70多岁的济尔哈朗亲自挂帅,最终取得了胜利。

济尔哈朗是清朝初期最成功的政治家之一,他不仅在朝堂上左右逢源,还在实际治理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一生几乎贯穿了清朝的整个立国过程。

济尔哈朗于1677年去世享年78岁,他的一生跨越了清朝的创建、合并、扩张的整个过程。从努尔哈赤时期的小贝勒,到皇太极时代的重臣,再到顺治康熙年间的国之栋梁,济尔哈朗用他的智慧和忠诚,在清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在无数次的权力更迭中,他总能化险为夷。不仅保全自己,还能不断提升地位。这不仅仅是运气,更是他高超政治智慧的体现。他懂得审时度势,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何时该沉默何时该表态。

济尔哈朗的成就不仅限于个人,他为清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在财政、军事,还是在外交方面,他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的政策和改革,为清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济尔哈朗的一生可以说是清朝崛起的缩影,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政治家的传奇,更是一个朝代兴衰的见证。在中国历史上像济尔哈朗这样能够在多个皇帝统治时期都保持影响力的大臣并不多见,他的智慧和能力值得后人深思和学习。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