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传统农业正在向绿色、生态、可持续方向转型。作为转型的典范,生态稻以其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单纯依靠自然生态循环和生物防治技术种植的特点,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时下正值金秋九月,多地生态稻田喜获丰收,绘就一幅“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人景色。

重庆涪陵区:“稻鱼鸭”生态种养助农增收

据上游新闻消息,近年来,重庆涪陵区明月村围绕乡村振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互融共生、互促共进的产业兴旺新路子。

“过去,我们都是单一的水稻种植,产量低、收入有限。如今采用‘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不用施肥打药,稻田亩产反而越来越高了!”明月村驻村书记介绍,“稻鱼鸭”生态种养是一种绿色生态模式,通过稻、鱼、鸭三者之间互惠共生,使传统单一的水稻收益转变为有机稻、稻田鱼、本地鸭的综合收益,实现“一水三用、一田多收、一户多业”。

目前,“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已在全村广泛推广,持续打造生态民宿7家,2023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97.09万元,经营性收益17.61万元,实现了村集体与农户“双增收”。

贵州剑河:“稻渔”综合种养 “渔”粮双丰收

据中新网消息,金秋时节,贵州省剑河县久仰镇基佑村稻渔“双+”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迎来了大丰收。放眼望去,基地一片金黄,处处一派丰收的景象。

农户邰政权的稻田就在马路边上,一大早,一家人就忙活开了,割稻、搬运、脱粒……“往年一亩的产量是一千二百斤至一千三百斤左右,今年达到了一千六百斤到一千七百斤。”农户邰政权谦虚地说道。据了解,水稻掉下的花粉,落下的谷子,都是稻花鲤天然的饵料。与此同时,稻花鲤消化后的排泄物又是水稻最好的肥料,稻鱼共生,互为补充。邰政权介绍,年初他投放的七十斤鱼苗,现在最少有两百斤的产量,按目前的市场价计算,最少有七八千元的收入。

今年是基佑村实施稻渔“双+”综合种养的第一年,起初,农技人员建议农户开鱼沟,建鸭棚,加高田埂,不少群众都觉得麻烦,并存在一定的疑虑,认为没多大效果。直到当下,谷子丰了收,鸭子出了栏,鱼儿满田跑,大家掐指一算,收入不错,个个才喜上心头。

广东乐昌:生态稻蛙喜迎丰收

据羊城晚报消息,近日,韶关乐昌三溪镇迎来了稻蛙收获的季节,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的现场热火朝天,热闹的氛围扑面而来。一辆辆满载稻蛙的货车进进出出,工人们熟练地搬运着一箱箱稻蛙。一个个蓝色的塑料盆中,肥硕的稻蛙活力十足地蹦跳着,发出清脆的声响。

今年来,三溪镇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70亩,拥有稻鳖、稻鱼、稻螺、稻蛙4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其中,新增稻蛙养殖场建设,累计投入蛙苗180万尾。在稻蛙种养模式中,稻蛙与水稻和谐共生,水稻为稻蛙提供了天然的栖息之所,而稻蛙则成为稻田的守护者,捕食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这种生态循环不仅保证了水稻的绿色无污染,也让稻蛙在自然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时下正值稻蛙收获的季节,三溪镇这些美味的稻蛙正走向市场,为人们带来一场舌尖上的盛宴。“今年的稻蛙产量可观,这些稻蛙都是咱自家稻田里养出来的,纯生态,味道很鲜美。”基地负责人说。(文/许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