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勇
一个人的精神高度和自身修养,取决于这个人的生活经历,需要多种元素的聚集和支撑。这其中包括:生长环境、人生阅历、个人喜好、读书多少以及所从事的职业和接触的人群等等。这种多元化的生活集结,建构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在众多综合素质突出、才能出众的人当中,王留根便是一位闪耀着传统文化思想的佼佼者。
王留根先生是一个诗词作家。虽然他也写古体诗,甚至写口语、诗意化的歌词。而我最欣赏的,还是他的现代诗中能把古体诗意境和韵律糅合在一起的这部分作品。
我个人总是认为,唐诗宋词已经被那个时代的人写成了文学的巅峰,让人高山仰止,后人不会再有超越者,也不会再有人写出让一个很挑剔的读书人看得上眼的诗词作品。
我也曾告诫几个写旧体诗词的朋友,写旧体诗词玩玩还可以,可别当成主要写作体裁,更无需结集出版。原因是,这些朋友倾其半生,写出来的旧体诗词就是顺口溜或打油诗,没有任何光彩,更无意境可言,读起来味同嚼蜡,非常痛苦。
我对古典诗词最深刻的理解,就是语言虽然简洁明了,所反映出来的意境,却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尤其是它的文字表现力既能把人带入一种空灵深邃的意境,又不让人轻易达到美的最深处的那种说不尽的神秘感。诵读古典诗词,不仅会让人能够感受到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还能让人深切地体会到作者的情绪变化和思想深度。尤其是现场感、画面感,就像观看3D立体电影美感的冲击力,更像月球引力掀起的大海潮汐现象,那种宏阔气质,那种跌宕起伏,那种如交响乐各组乐器阶梯式地衔接与厚实的声线,让人感动,令人震撼。
读王留根的诗词,就达到了这么一种美的境界。他能够在一首短短的诗词中,把中国上下五千年厚重的历史文化贯穿起来。这得有多大的阅读量、多深厚的文化修养、多娴熟的语言组织能力,才能够达到这样的写作水平啊!王留根诗词语言的张力与气度,不是一般诗词作家能够表现得出来的。他牢牢地抓住古典诗词的根和魂,不断研学创新,把古典诗词那种“以一当十”的语言高度凝练,以及那种让读者享受在古典诗词语境、意境的过程,巧妙地融入到现代诗词创作中。也是读了他的诗词,才转变了我对现代诗人写作古体诗词的看法。从王留根先生新诗和古体诗词中,我真切地体会到了老祖宗创造出来的汉语言的美感,那种辉煌灿烂,那种大气磅礴。
王留根先生也是一位书画家。每天“书写”是他的生活日常,更是他的必修课程。闲暇之余,书案为田,笔墨生禾。他在读帖、临摩王羲之、颜真卿以及苏东坡和黄庭坚等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大家的作品外,还经常从古人墓志铭拓片中研学借鉴运笔方法、篇章气韵布局等等,并多次向入编《书香天下》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的书画家们请教。通过“十年磨一剑”的坚持付出,再加上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大家、他的恩师——罗杨先生倾情指导,现如今,王留根先生在书法的道路上快速地奔跑起来,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王留根书画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中国文人的书卷气,在疏疏朗朗的笔墨表达中,呈现出文人的清逸之气,给人以俊秀豁达之美。他的书法作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都摘自于他自己的诗词佳句。用他的话说:“所有的艺术创作,都需要酝酿饱满的情绪和创作的欲望,在瞬间的灵魂碰撞表达中,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每当看到他新作,都让人有种莫名的感动。他书法线条的跳跃和他诗词语境所达到的情绪连接,已经脱离了传统书法注重单一的技艺表达。他的书法作品,总给人以难以言说的美的享受和挥洒出来那种酣畅的情绪展现-------
就王留根先生的书法写到了怎样的水平,我并不懂行。据我所知,一位酷爱书法艺术的朋友,拿出自己心爱的藏品——民国时期的端砚与之交换;另一位既是收藏家也是文化人的朋友,也拿出收藏多年的心爱之物,唐代钧瓷——砚滴,求得王留根一幅“墨宝”。从这种文人之间的交流中可以窥探到其书法价值的奥妙和被人喜欢的程度。
王留根的画作更不多见,但每出一件作品,他都付出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磨砺与辛苦。他的画作简约大气,与他的诗词歌赋有异曲同工之妙。善于画兰花、荷花、梅花和竹子的他,对所描绘的事物,能够达到细致入微、出神入画的地步。比如他画的兰花,其叶片的流线,不但飘溢出了经受风吹雨打后的自然翻卷,同时也墨润出了刚刚钻出地面嫩叶边沿的稚黄气息。兰花的花瓣表现力更为强烈,每一片花瓣,都从花心可着劲儿地向外生长,给人以美的无限想象。
王留根先生的诗词、书画,其用笔墨的精炼程度,在他研习思考中国古代文人诗词书画以及文房用品中,所汲取的艺术营养和艺术表现,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除了收藏一些书画作品外,王留根先生收藏中最打眼的,还是那些“老古董”。比如那个唐代的“砚滴”,小巧到让人叹为观止。试想,“砚滴”拿在手中像小茶壶一样往砚台里滴水研墨的感觉妙不可言。我还真喜欢清朝时期的那方砚台,当它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几乎被震惊到了。砚台的外观像一片树叶,虽通体黝黑,但我依然能够感受到碧绿的叶面光亮照人的风采,经过数百年流转,它的叶脉如回潮后浪花带出的图案,仍然清晰可见。砚台的内部构造也十分精巧,一看就知道最初的拥有者,一定是一个懂得生活、懂美学、懂哲学,特别雅致的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使用这方砚台的人,曾经作为一个读书人研墨书写、思考答辩,然后参加科考,最终走上了仕途,衣锦还乡甚或光宗耀祖-------或许王留根并没有这么想过,但他一定是从这方砚台中感悟到了勤学苦练,体会到了进步的快乐,体验到了精致生活的幸福感。
王留根的收藏,不仅仅是一种表象的愉悦欣赏,更是一种内在的、让历史文化鲜活起来、动态起来的、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的那股子人文气。和他在一起,无论你的身份多么尊贵,你都会谦卑起来。这不仅仅因为从他身上反映出来的文化气度、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在他创办的书香天下国学艺术学校里,他和他的老师们一起学习的那种欢畅愉悦,那种寓教于乐,发自内心陪伴孩子成长的工作场景让人羡慕。一个高素质的人,总会把自己的个性收藏起来,在人群中不事张扬,在看淡一切红尘俗物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把“自知高洁,不与春同梦”的自持深藏其中。和王留根先生在一起,你不必设防或者藏匿,尽管放开了聊。聊到兴奋处,你也可以有像李白那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畅快与豪情。
一个从北京大文化环境成长起来的人,早已脱离了世俗观念。在他的认知世界里,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活成别人眼中的花,修成自己心中的佛”,这也许是他独处后的自我人生思辨吧。每每想起,令人感动。
2024年8月26日凌晨至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