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六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全国共有49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其中,西安交通大学有两位科学家上榜,分别是该校电子与信息学部的沈超教授和机械工程学院的雷亚国教授。

这里先为不了解的同学简单介绍一下,科学探索奖是目前我国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奖项主要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十个领域,每年遴选不超过50位获奖人。而这一信息对于同学们来说,则意味着西安交通大学有着十分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卓越的科研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官网信息,该校的师资队伍中入选院士、杰青等国家级各类重大人才工程的就达到588人次,获评国家级创新团队51个,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达45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1名,完全担得起人才济济、众星云集的评价。

而在科研上,该校则是多次突破“卡脖子”技术,创造出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第一”。比如,支秉渊于1942年研制成功出我国第一部汽车,交大电器教研室于1958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个真空灭弧室试样,郑南宁院士研制了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扫描制式转换及视频处理芯片……自西安交通大学迁校以来,该校一共创造了30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有241项获得国家三大奖,科研成果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更是要以千亿为单位进行计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自然是要让学生这一国家的未来力量在此学有所成。以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为托底,西安交通大学也很好地将这两方面的办学优势最终落在了人才培养之上。

首先,尖端的人才资源在西安交通大学“乐教好学”的氛围中,即使是本科生与他们的距离也是近在咫尺。该校一直激励广大教师,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投入教育教学、深入课堂一线、潜心教书育人。这一点在西安交大曾经流行网络的“院士课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该校的陶文铨院士80多岁仍然坚持每天上课,不少交大的毕业生甚至都特地赶回学校旁听,还有郑南宁院士不仅亲自为本科生上课,还亲自编写教材。要知道在一般情况下,院士层次的学者能够时不时开设讲座已经是十分难得,西安交通大学院士坚持授课的传统称得上是全国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本科生广泛参与科研一直都是西安交通大学的育人特色之一。该校所推行的“学术萌芽计划”就支持支持本科生加入老师的课题组,实现对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在此过程中,每一位科研导师都会践行脚踏实地,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实验室里手把手教授学生,重视实验室安全培训,学生在研究中遇到问题时答疑解惑,采用周例会,学期总结,英语汇报等形式,及时深入指导并促进学生的科研进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西安交通大学作为我国C9名校,始终面向国家需求,富集人才,以教学育才、以科技创新,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