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期间,我军于各个战略区域皆组建了专门用以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展开决战的野战军,例如在东北为东野(四野),于华东和苏中乃是陈粟指挥的华野(三野),在中原则是刘邓统领的中野(二野)。而支撑每个野战军基础战斗力的,即为其所属的各大纵队。
我军的纵队大体上与老蒋一方的“步兵军”或者“整编师”的配置相当,皆为纵队统辖师(东野、华野),以及步兵旅(中野、西野、华北野战军)。其人数多者达 3 至 5 万,少者 1 至 2 万。
鉴于各大战区实力存在差异,其所辖纵队的人数与战力亦有高低之分,强劲的诸如“东野五虎”、“华野六大主力”等。
那么,于解放战争时期,在我军的五大野战军中,就纵队的实力而论,究竟哪一个最强呢?
本期,由雨田君为您逐一解密
【头等纵队,东野和华野】
首要的纵队,定然要属我军野战军的两大精锐力量——陈粟指挥的华野,还有 101 率领的东野。
1947 年,山野与华中野战军合并成为新的“华野”之后,副司令粟裕以及参谋长陈士榘还针对各纵队的装备编制实施了系统的统计,大致情况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连配备 6 至 8 挺轻机枪,一个营拥有 4 挺重机枪、2 门 81 毫米迫击炮或者 4 门 60 毫米迫击炮,团内设有一个机枪连(迫击炮)以及一个迫击炮连(含 4 门 81 毫米迫击炮)和 1 门 92 式步兵炮,纵队置有一个炮兵营(9 门 75 毫米山炮或者野炮),部分主力纵队为炮兵团(18 门制)
彼时华野的此种配置同国军的全美械或者精锐的日械军仍存在一定差距,不过大体上已达普通国军的水平,甚至对部分国军的杂牌部队形成了碾压之势。
至 1948 年年末,凭借外线作战所缴获以及济南战役的获胜,华野纵队的编制实现了堪称史诗级的强化。
至淮海战役之际,纵使华野历经豫东、济南两场战役,其部队未达满员状态(除 9 纵外,其余纵队人员均在 2.2 至 2.8 万人范围内),然而这并不阻碍粟裕对黄百韬兵团的围攻。
彼时粟裕所率的华野主力纵队,大致能够做到
连配备 9 挺机枪,营置有步兵炮,团设有重迫击炮(华野 100 毫米迫击炮已达成量产),师一级包含由步兵炮兵连和山炮连构成的混合炮兵营,纵队下辖 18 或者 27 门制的炮兵团
在此阶段,华野部队已然达到以国军美械主力为参照的“硬核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部队”之水准。于华东战场,国军之中仅有第 5 军的装备稍胜华野一筹,其余各军均为例如或者等同之态。
在我军之中,华野纵队已然堪称豪华,但相较东野,仍存在一定差距。
以 1948 年的华野来说,其精锐纵队的装备水平,仅相当于 1947 年东野纵队的水准,人员规模均在 2 至 3 万人,重炮数量也约为 20 多门。
1948 年 9 月,于辽沈战役前夕,东野的装备已然完成蜕变,在相同的时间段内,东野的实力强于华野。
就人数而言,东野与华野虽皆为纵队下辖师,然而东野一个师达齐装满员的 12000 人,华野则平均约为 8000 人,步兵师人数层面的差异,致使东野在轻重机枪、迫击炮以及步兵炮等方面领先华野约 40%。在重武器方面,东野纵队的炮兵优势明显。
以辽沈战役中的 4 纵来说,负责防守塔山的他们总计装备山炮 26 门、野炮 10 门以及榴弹炮 3 门,共计 39 门。这基本契合师下辖炮兵营(9 门制)、纵队下辖炮兵团(18 门制)的标准。需知,4 纵在进攻塔山之前就已有伤亡,部分装备有所损失。
1948 年辽沈战役落幕之时,东野纵队无论在规模还是装备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均已全面领先于关内各野战军纵队。
例如东野五虎中的第 1、2、3 以及第 6 纵,单个纵队在人员数量与装备方面能够抵得上国内包括第 5 军在内的 2 至 3 个国军五大主力军,抑或一个兵团。
以韩先楚所率的东野 3 纵为例。
入关之时已擢升为 4 师制纵队(增补一个独立师),总人数达 5.8 万,总计有 1.6 万支步枪、3000 支短枪,轻重机枪约 1300 挺,小中口径迫击炮 410 门,上述装备均为关内美械国军的两倍。
在重武器方面的优势愈发显著,山野炮等重炮总计 83 门,大致达到了每个步兵师下辖一个 12 门制的山炮营,纵队配备 36 门制的野榴炮团这一标准。
此标准置于关内,超出国军一个兵团的规模,约为华野主力纵队的 3 倍。
故而于头等纵队的竞争之中,东野属于无可比拟的存在。
【第二批次,中野、华北和西野】
东野与华野,在对其他纵队的领先方面堪称断崖式。相较“兵强马壮”的这两个野战军纵队,其他野战军由于历史缘由以及战区发展的制约,明显处于劣势,仅能归为第二批次纵队。
例如,中野。
由于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行动的限制,中野在晋冀鲁豫与抗战时期所积累的众多重炮,只得被迫留在北岸,甚至在大别山区就地掩埋,就连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直属的炮兵团也只能改编为扶经县游击大队开展游击作战。由此可见,中野在大别山的日子何等艰难。
1947 年,中野于大别山的 6 个纵队,战前存有 12 万人,自大别山转移出来时,仅余 5.8 万人,每个纵队约 1 万人出头,其中人数最少的 2 纵仅有 12000 人,此规模置于东野当中,实则大约等同于 1 个师。
话归正题,中野一方人数较少,而装备处于劣势则更为显著。
(http://www.nddbt.cn)
来源:http://www.mlode.cn
(http://www.plastic-products.com.cn)
来源:http://www.k005.cn
(http://www.l65u2yvr.cn)
来源:http://www.sy0310.cn
(http://www.flexlabs.cn)
来源:http://www.szjhyl.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ttp://www.hongqidg.cn)
来源:http://www.u8mall.cn
(http://www.dgsjyl.com.cn)
来源:http://www.xiaoyangtun.com.cn
(http://www.hgpou.cn)
来源:http://www.yezeng.cn
(http://www.181qq.cn)
来源:http://www.kd119.cn
(http://www.baide-helmets.cn)
来源:http://www.croscill.net.cn
(http://www.safewit.com.cn)
来源:http://www.zdjkj.cn
1948 年,由中野主导的围歼黄维兵团之役陷入僵持,粟裕安排陈士榘带领 3 个纵队予以支援,当中包含在华野仅能列为二等的 7 纵。然而,华野司令陈老总(彼时在中野出任副司令)见到 7 纵司令成均时,调侃道
“你们 7 纵炮兵团总计有 16 门山炮,且每门炮配备 120 发炮弹,此炮兵团的规模竟超出了整个中野的装备总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野彼时的困境。
以当时中野实力最强的陈赓所率的 4 纵(连同 9 纵总计 6 个旅 15 个团)为例:
人员数量达 4.4 万,拥有步枪、轻重机枪共计 1000 挺,太行小炮(掷弹筒)348 门、小中口径迫击炮 193 门,重武器包含上山炮 20 门、重迫击炮 2 门
在淮海战役时期,整个中野的 6 个纵队,其所拥有的山野炮总计才约 40 门。莫说与东野五虎相较,即便是后起的钟伟 12 纵(该纵有 55 门山野炮)也要更胜一筹。
这一困境直至渡江战役时期,在改编为二野后才有了改善。1949 年 4 月,二野虽拥有 1500 门炮,然而多为小炮,重炮数量仅达 161 门,相当于东野的 2 个 3 纵(40 军)。
中野的纵队,在晋冀鲁豫时期好歹还算富裕,而彭总所率的西野,自始至终都在困境中与胡宗南较量。
1948 年,西野的一个纵队涵盖 2 至 3 个旅,其总兵力与大别山时期的中野近乎等同,约为 1.2 至 2 万人。其中主力的 1、2 以及 4 纵人数稍多一些。1947 年底,西野结束秋季攻势时,总计仅有 5 个纵队 7.5 万人。在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枪、轻重机枪方面,与华野、东野相较,仅达其 60%上下。并且,部队极度匮乏重炮,整个野战军的重炮数量和中野相同,均不及东野 1 个纵队之多。
并且至关重要的是,西野的弹药极度匮乏。
1948 年 2 月,陈老总于陕北参会之际,听闻彭总讲述西野的情形,亦有所感慨。
他们(西野)每逢作战,每门山炮限定发射 5 发炮弹,迫击炮每门仅配备 5 至 15 发炮弹,而我方则为 300 至 500 发,难道我们没有充足弹药便无法打仗?
可见西野于西北,着实打得颇为艰难……
华北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西北野战军亦颇为相似。
每个纵队的编制,大致上人数约为 1 至 2 万人。
以 1948 年杨成武所率的第三兵团为例,其下辖 3 个纵队,即第 1、2 及第 6 纵,人数依次为 1.6 万、1.6 万和 1.7 万,每个纵队约下辖 3 个旅,整个兵团仅 5.4 万人,人数尚不及入关的东野一个纵队。这方面与中野颇为相似,然而在炮兵火力方面则显著强于中野,例如纵队配有山野炮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体来讲,西野、中野以及华北野战军的步兵纵队水平相近,其装备火力大体相当于华野的二分之一,东野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