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的某一天,七十多岁的许子贵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来到长沙军管会,四野12兵团的司令员及军管会主任萧劲光亲自迎接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指着照片上的解放军司令说道:“我来寻找我的儿子五伢子,他的名字是许德华。村里的人说他二十多年以前就去世了,但我不相信。报纸上的这个人跟我儿子很像。”萧劲光仔细一瞧,发现照片中的人实际上是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的司令许光达,并不是老人提到的许德华,难道老人的记忆出现问题了吗?
萧劲光看到老人迫切希望得子,心中焦急,立刻向中央确认,得知许德华正是许光达的曾用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许光达为何会更改名字?他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在革命了20多年后仍未能返回故乡,还有为何与父亲没有书信往来呢?
萧劲光
在报纸上看到失踪了二十多年的儿子。
1949年8月4日,由程潜和陈明仁领导的37位国民党军官共同发布了一份起义宣言,宣布归向人民,并表示其部队中的13万人将停止战斗。
8月5日,唐生智和100多名来自湖南各界的人士发布通电,支持程潜等人的和平起义。当晚,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的138师从东屯渡出发进入长沙市。
长沙的居民们热烈欢呼,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旗帜,鞭炮声此起彼伏,迎接解放军的到来庆祝活动一直延续到第二天凌晨2时。
解放军文工团高举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巨幅画像,在市区内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轮流游行宣传,群众们欢呼“毛主席万岁、新中国万岁”,他们热情洋溢的口号响彻云霄。
解放军抵达长沙
此时,居住在湖南长沙县萝卜冲的许子贵得知解放军已进城,心中颇为喜悦。不过,他不禁回忆起20多年前追随革命的儿子许德华,不由得思忖:若是儿子仍在世,现在或许已是解放军的重要官员了吧。
然而,村里的人早就提到过,许德华这个儿子已经在前线牺牲,距今已逝去超过20年,希望老人能够放下对他的思念。
可许子贵坚信他的儿子福大命运亨通,一定还活着。而且,由于没有见到儿子的遗体,他也无法相信儿子已经牺牲。
想到这些,许子贵突然生出了去长沙城里询问解放军有关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德华的想法,但此时正值农忙,他暂时无法离开。
1949年9月的一天,许子贵在家中忙碌时,村里一位教书先生匆匆来到他家。他手中拿着一份报纸,对他说:“许老头,你的儿子没死,请你过来看一下,这份报纸上的人是不是你的儿子许德华?”
许子贵听后激动不已,立刻站起身迎了上去。尽管他识字不多,但作为古稀之年的人,他的视力依然清晰、身体也很健康,于是认真查看起报纸。
许子贵目光悲伤,泪水夺眶而出,深情地说:“我的五伢子,他还是我的五伢子,他还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瞬间,许子贵仿佛重回与儿子共度的时光,脑海中浮现出那晚儿子许德华因被通缉而匆忙离去的情景。
许德华于1908年出生,由于在家中排行第五,父母给他取了个绰号“五伢子”。然而,家庭条件十分拮据,并且兄弟姐妹众多,在那个时代连温饱都是问题,因此许德华时常感到饥饿。每当这个时候,许子贵只能无奈地叹气。
6岁时,看到周围的小伙伴都已经开始上学,许德华心中充满了羡慕。他也想去学校读书,但由于家境贫寒,他不敢奢望这一切。
又过了一年,许德华来到地主的家中放牛,变成了一个牧童。他家距离学堂仅有一公里,教书的是名叫邹希鲁的先生,他是清末的一位举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回到故乡创办了私立学校。
每次许德华在学堂后面放牛时,他总是安静地站在窗下,注视着学生们跟随老师读书,有时也会情不自禁地念出声来。
邹希鲁得知此事后,并没有把他赶走,反而默许了他偷偷学习。
1916年冬季的一天,外面飘着大雪,然而身穿单薄衣物的许德华还是走到课堂窗前听课。因天气寒冷,他又感到饥饿,最终晕倒在地。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在邹希鲁的家里。
邹希鲁发现他昏倒后,立刻将他抬回家,并为他熬了一碗姜茶饮用。
邹希鲁与他促膝交谈,询问他为何如此专注于学习,而不来上课。许德华立刻泪流满面,坦言家境贫寒,无力支付学费。
邹希鲁听后十分心痛,他特意允许许德华免费到学堂求学,希望他能够安心学习,将来为国家献出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子贵得知消息后欣喜若狂,特意带着许德华前往邹希鲁家中致谢,希望他的儿子能用心学习,将来能找到一份官职,为家族争光。
1921年秋季,13岁的许德华进入了长沙师范学校,而邹希鲁则调任该校担任国文教师,两人之间的师生情谊得以延续。
然而在1922年这一天,由于邹家的经济拮据,邹希鲁的大哥和他的妻子选择了上吊自尽。无奈之下,他只能将三女儿托付给姐姐抚养,并为9岁的二女儿桃妹子邹靖华寻找一个合适的婆家,以减轻家庭的负担。
那么,二女儿该嫁给谁呢?他思前想后,想到了学生许德华,于是托人去许家提亲。对于这门婚事,许子贵可谓非常乐意,当场便答应了。
许德华目睹了桃妹儿的成长,非常喜爱她。此外,为了报答老师的恩情,他对这门婚事并没有表示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邹希鲁
1923年,湖南的革命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德华广泛阅读了多篇进步性的文章,领悟到了救国救民的真谛,并热心参与爱国活动。
“六一惨案”发生后,许德华与同学们积极参与游行活动,向湖南政府请愿要求严惩日本士兵。然而,他们却遭到了军警的镇压,许德华被打得遍体鳞伤。他意识到依靠国民党已经无望,而唯有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
1925年,许德华成为共产党的一员,并在组织的要求下报考了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许子贵希望儿子能获得一份官职,而非投身军旅,因此他多次写信催促儿子回家。然而,许德华已决心投身革命,誓言死守从军的道路。
1928年,考虑到桃妹儿邹靖华已经成年,不能辜负这位女孩子,因此许子贵多次给许德华写信催促他回家成婚。最终在同年9月,许德华绕道返回,与邹靖华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然而,就在结婚十天后,国民党特务便察觉到了许德华的行踪,并下令长沙的军警将其逮捕。
许光达的姐夫得知了这个消息,迅速让人带信去告知邹靖华。
许光达与邹靖华
邹靖华十分震惊,她从未想到自己的丈夫竟然是党员。其实,她早已心向共产党,对丈夫更是充满了崇拜与爱慕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想到丈夫正在被国民党军追捕,邹靖华不禁泪流满面,急忙整理行李,并催促许德华快点离开。
临别时,许德华叮嘱妻子要认真学习,照顾好父母和自身,一定要等他回归。
许子贵对儿子这些年在外的经历一无所知,虽然心中充满不舍,但他明白家中无法长留,于是含泪送别了儿子。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许德华离开后竟然整整20多年没有回村。村民们纷纷传言许德华早已被国民党逮捕并处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子贵虽然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但他的儿子在过去20年里从未给家里寄过一封信。他四处打听,也没有得到关于儿子的任何消息,渐渐地,他心中也开始失去了希望。
没想到这次在报纸上竟然看到了儿子的消息,我感到无比激动,碰到朋友就告诉他们我的儿子还活着,而且成为了解放军的高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村民们对此并不信服,毕竟世界上长得相像的人有很多,更何况报纸上的那个人也不是许德华。还有人冷嘲热讽地说:“如果你儿子真是大将军,为什么这些年都没有来找过你?甚至连封信都不写?”
许子贵对肖劲光说道:这个人看起来很像我的儿子。
虽然村民们都认为儿子已经不在了,更不会把报纸上的大将军与许德华联系起来,但心急如焚的许子贵并没有放弃。他开始到处查询解放军的去向,决心亲自前往军营了解真相。
经过询问,许子贵了解到长沙市内驻扎着一支解放军部队,于是他连夜动身,沿途步行前往长沙市区。
次日,许子贵匆忙赶到城中,没有时间休息,便一路询问找到了军管会的办公地点。
许子贵在门口徘徊了很久,不敢走进去,目光紧盯着站岗的 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med guards.
警卫员注意到了许子贵,主动上前询问他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许子贵急忙询问:“请问同志,我在找我的儿子五伢子,他的名字是许德华,您见过他吗?”
警卫员想了很久,竟然想不起来军队里有叫许德华的人,他迅速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见过这个人。
许子贵看到这一幕,赶紧掏出一张皱巴巴的报纸,指着解放军高官的照片说道:“我儿子和这个人非常相似,他应该就是五伢子,但已经20多年没有任何消息,我也不能确定。”
长沙军事管理委员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卫瞥了一眼,震惊不已,这人正是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的司令许光达,难道老人真的对他有所了解?
对此事必须谨慎,警卫员迅速将情况报告给军管会主任萧劲光司令。
萧劲光听闻老人前来寻亲,对此高度重视,连忙派人将老人接到军管会招待处,好生招待。
萧劲光忙完手头上的事情后,直奔招待处,不等他开头,许子贵连忙将报纸拿出来。萧劲光仔细看了看,这份报纸上,记载着兰州解放时许光达司令给兰州军民讲话的一幕场景。
萧劲光问道:“老人家,报纸上的人真的是你儿子?”
许子贵点了点头,说道:“这个人看起来很像我儿子,他已经离家超过20年了。虽然别人都说他去世了,但我始终不相信,因此今天特意来寻他。”
得知老人家对这个人是否是自己儿子并没有明确的把握,萧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开始感到困惑。
作为一位经历过土地革命的将领,萧劲光深知很多将军为了避免家人受到牵连,在投身革命后会选择改名,许光达或许也是这样。但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负面影响。
许子贵注意到萧劲光司令有些犹豫,急忙鞠了个躬,恳求道:“同志,我很挂念我的儿子,能否请您帮我寻找一下,我想见他。”
看到老人如此思念自己的儿子,萧劲光深受感动。他迅速派人给许子贵安排了住所,并随后返回办公室,将这一情况上报中央,希望组织能协助调查。
不久后,中央军委经过多方验证回复称,一野2兵团司令许光达的曾用名确实是许德华。
这个消息一传出,许子贵感动得泪水夺眶而出。他为寻找儿子付出了20多年的努力,这下终于有了希望。
在兰州剿匪的司令许光达得知父亲一直在苦寻自己时,心中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愧疚,当场泪流而下。毕竟经过20多年的革命生涯,他与家人之间从未有所联系,没想到父亲为他操劳了这么多年,这让他深感自己是个不孝子。
实际上,许光达之所以与家人失去联系,背后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原因。
那么,他当初为什么会被国民党抓捕?又是什么原因使他没有给家里写信呢?
由于革命的道路曲折坎坷,担心牵连因此不敢寄信。
回到1927年,许光达成为国民革命军第4军炮兵营的见习排长。
大革命失败以后,按照组织的指示,许光达和炮兵营的六七名党员赶赴南昌参加起义。他们日夜兼程,越过高山和河流,但仍然迟到了。当他们抵达南昌时,起义军已经撤退。
南昌起义
许德华一路追随,在宁都加入了南下的部队,担任第11军第25师第75团第11连的排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义军到达广东后,组织决定让朱德指挥25师驻守三河坝,以与敌人交战,保护主力撤离。第75团负责在东文部一带设防,而许光达排则固守在笔支尾山的第一道壕沟中。
同年10月2日下午,当国民党军队逼近起义军阵地时,许光达举起机枪对敌方进行扫射。在弹药用尽后,他又带领全排与敌人展开肉搏。
此时,75团的指挥官孙一中调动预备队进行反击,然而被国民党大军围困,他本人也遭到敌人射击,鲜血直流。
许光达看到这种情况,不顾自身安危,带领全排十多名战士冲入包围圈,开辟出一条血路,将孙一中成功救出,并击退了敌人的攻击。
次日,敌军再次出动大部队发起攻击。许光达在危急时刻接到命令,暂代11连连长,与敌人展开激战。不幸的是,他腰部中弹受伤,昏倒在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场上,被战友救回。
经过三天三夜的激烈战斗,第25师开始撤退。然而,许光达由于伤势较重,无法随大部队行动,只能被安置在乡民家中进行休养。
不久之后,尽管伤势尚未愈合,心系革命的许光达仍匆忙启程,到处寻找组织,可是始终没有找到。他又来到安徽寿县,在国民党部队中从事兵员运输工作,并成立了学兵团,以培养和发展进步的骨干力量。
许光达(中间)
1928年9月,由于身份被曝光,许光达受到通缉,不得不逃离。他原本打算前往北京寻找组织,但途中却绕回家举行了婚礼。
然而敌人不停的地追击,一路赶到长沙。无奈之下,许光达不得不忍痛离开他的新婚妻子。
为防止被敌人察觉,许光达改名为“许泛舟”,前往清河县投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岳父、启蒙老师邹希鲁,后者正在担任该县县长。
邹希鲁对女婿的到来自然是万分欢迎,他安排女婿担任清河县警察局长,许上任后当即下令释放全县“政治犯”。
然而,这一行为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关注,他们要求邹希鲁将许光达绳之以法。邹希鲁当然不想这样,于是急忙催促女婿逃离。
为了不拖累岳父,许光达上演了一出“畏罪潜逃”的精彩戏码。然而,即便如此,邹希鲁还是失去了官职,被迫回到了故乡。
1929年3月,许光达正式与党建立联系。为了不影响父母和妻子的生活,他决定将原名“德华”更改为“光达”,寓意着定能抵达辉煌的彼岸。
年轻的许光达
1930年,许光达被派往红5军团任职,贺龙给予他2军17师的指挥权。
那时许光达已经不再年轻,贺龙看到他孤身一人,于是决定为他介绍个对象,但许光达立刻拒绝,表示自己其实已婚。
贺总关心地询问:“她在哪儿?你怎么没有把她带到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光达轻轻摇头,表示自己与新婚妻子相处仅有10天。因为担心拖累她,他在离家两年多以来一直没有联系,现在依然不知道妻子的生死。
贺老总迅速派人去了解许光达的妻子邹靖华的情况,才发现她这两年来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自从许光达离家出走后,他的家庭遭遇了严重的灾难。长沙警备司令部频繁上门要求交出许光达,否则就会把全家人抓去游行示众。
然而,许光达已经失踪,家人对他的下落毫不知情。于是,许子贵夫妻和新婚妻子邹靖华时常被抓到大街上承受各种屈辱。
为了供养家庭,邹靖华挑起了丈夫的责任,前往袜子厂工作。
不久后,国民党特务来找上门,威胁她与许光达解除婚姻,并表示只要在报纸上发布离婚公告,就不会再对她制造困扰。
邹靖华
(http://www.alphayeng.cn)
来源:http://www.ali39.cn
(http://www.kcxv.cn)
来源:http://www.njtyu.cn
(http://www.laryee.cn)
来源:http://www.apluswe.cn
(http://www.utns.cn)
来源:http://www.scypzs.cn
(http://www.freaks.cn)
来源:http://www.halibaba.com.cn
(http://www.gwmoto.cn)
来源:http://www.zr59.cn
(http://www.crack123.com.cn)
来源:http://www.szgdshutong.cn
(http://www.phpid.cn)
来源:http://www.jaqr.cn
(http://www.nanchangdaiyun.cn)
来源:http://www.watcheslove.cn
(http://www.lei-feng.com.cn)
来源:http://www.tyselma.cn
性格刚烈的邹靖华多次拒绝了特务和老板的要求。由于她不顺从,老板便给她贴上了“共产婆”的标签,并处罚她在工厂门口站着供人观赏。老板还叫嚣道:“通共匪的,就是这样的下场。”
由于经历了诸多折磨,邹靖华生病了,还感染上了肺结核,常常出现咳嗽和吐血的情况,甚至在工作时晕倒。
1930年的某一天,国民党报纸上公布了一份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名单,其中赫然出现了许德华的名字。
邹靖华看到后精神崩溃,直接晕倒在地,这一噩耗彻底让她失去活着的希望,她有了自杀的想法,幸好许子贵及时发现,将她救了下来。
从那时起,大家都认为许光达已经去世,许子贵深感悲痛,多次派人寻找,但始终没有结果。同时,邹靖华也被他的父亲邹希鲁接回家中进行调养。
许光达意识到自己的父母和新婚妻子在他离开后经历了无尽的艰难,心中的愤恨对国民党的情绪愈发强烈。他希望能把家人接到身边,但战乱四起,那样并不安全,因此只能放弃这个念头。
他也渴望给家里写封信,但那时长沙被国民党军控制,寄信回乡只会危及家人安全,他只能将对家的思念深藏在心底。
隔了十年,新婚的夫妇再次相遇。
1932年1月20日,红9师对皂市展开了突击,许光达指挥第25团和第26团与敌方48师特务团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他们成功地全歼了敌军。
同月24日,敌方的4师12旅前来支援,并依靠两座炮楼构筑了密集的火力网,阻碍了红军的行动。尽管爆破小组进行了三次爆破尝试,但都未能成功。
许光达亲自带领部队冲锋,却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当场倒下,随后被送往后方医院接受治疗。
由于许光达的伤势过于严重,加上医院条件有限,医生几次手术都未能成功,只好无奈地将他转送至上海进行治疗。
许光达忧虑自己的伤势严重,随时可能面临牺牲的风险,思乡之情愈发加深。他怀念父母和妻子,于是决定给家里写一封信。
为了避免被敌人察觉,这封信内容混乱。父亲许子贵在收到信后,始终搞不清楚这是谁写的,只得请居住在娘家的邹靖华过来帮忙阅读。
虽然信的内容并没有透露太多的信息,但细心的邹靖华却认出了那是丈夫的字迹。她推测,可能是父亲担心被人检查,因此才选择了这种方式来试探情况。
邹靖华得知丈夫还活着,激动不已,原本虚弱的身体再次充满力量,她连忙给许光达回信,信中表达会一直等待丈夫回家的意愿。
收到这封信后,躺在病床上的许光达感到无比欣慰,多年来压在心头的担忧终于舒缓。他将省下来的200元银洋寄回了故乡。
许光达与邹靖华(左侧第一位)
邹靖华这才确定丈夫还活着,她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嚎嚎大哭起来,她在心中提出要回到上海照顾他的请求,但迟迟得不到回应。
事实上,当许光达被带入手术室,医生正要为他施行麻醉时,由于叛徒的告密,国民党特务迅速现身。
组织立即派人前来实施转移。许光达刚离开医院10分钟,国民党特务便已将医院包围。一名在手术台上的红军伤员因无法撤离,遭敌人残忍对待。
鉴于上海无法长期停留,组织决定将许光达送往苏联接受治疗和学习。
几个月后,已经抵达莫斯科的许光达给妻子写了一封信,这让焦急和失落中的邹靖华感动得泪如雨下。两人互相书信往来,前后写了十多封,以此缓解彼此对远方的思念之苦。
然而到了1932年年底,由于国民党与苏联关系恶化,导致两国边境封锁。在接下来的6年里,许光达无法给妻子写信,从而双方的交流再次中断。
因许子贵并不知情,他仍然认为儿子已经牺牲。在此期间,他曾建议邹靖华嫁给别人,但只有她明白丈夫依然健在。为避免国民党军再次报复而泄露消息,她并未透露许光达仍活着的事实。
徐特立
直到1938年,邹希鲁通过老友、八路军驻长沙办事处的主任徐特立得知,许光达在1937年底已从苏联回到延安,并担任抗大的教育长。于是,他急忙让女儿前往延安攻读,以便观察许光达是否结婚,以及他对女儿的态度如何。
邹靖华刚到延安大旅社,就被一位穿着军装的小战士请了出去,她感到很困惑,毕竟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自己根本不认识任何人。
她刚迈向门口,突然看到一位高大的军人走了进来。邹靖华抬头一看,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丈夫,于是立即扑入他的怀抱。这对新婚夫妻在分别十年后再次重聚,彼此紧紧相拥,共享幸福时光。
许光达早已通过林伯渠得知妻子将赴延安参加抗大学习,因此一直关注这一情况,这才出现了刚才的场景。在接下来的多年里,夫妻二人的亲密关系令人艳羡。
承受非议,简化丧事。
与妻子团聚后,许光达询问了父母的健康状况。当得知母亲已经去世时,他感到无比悲痛,泪水涌出。然而,当他听到父亲许子贵身体仍旧健康时,又露出了欣慰的神情。
那时抗日战争局势严峻,许光达根本没有机会回家看望父亲,由于日军封锁,信件也无法寄出,他只能将对父亲的思念深藏于心。
许光达
抗日战争结束后,作为第3纵队的司令员,许光达接到命令南下参战,随后又深入大西北,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他参与了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重要战役,并取得了显著的功绩,却没有时间返回家乡看望父亲。
当长沙解放后,许光达带领部队前往兰州。而父亲许子贵通过报纸得知了儿子的消息,便赶到长沙的军管会进行寻找。
许光达得知父亲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寻找自己,自责之心涌上心头,他抱着妻子大哭一场,又急忙写了一封信回乡。
许子贵收到信后,邀请村里的老师反复朗读,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村民们也纷纷羡慕他有一个将军做儿子。
1949年12月,许光达终于从大西北返回北京,并被中央紧急委任负责组建装甲兵部队。
直到装甲兵部队初步形成,1950年的某一天,许光达才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回到了离开20多年的家乡,并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
许光达与兄妹
当他看到父亲许子贵满头银发,脸上布满了皱纹时,这位曾在战场上风光无限的战将也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父子俩紧紧相拥。
许子贵意识到儿子许光达多年来的境遇并非出于自己的选择,因此没有对他心存怨恨,反而感到自豪,认为儿子为老许家争光添彩。
返乡后,许光达希望把父亲接到身边尽孝,但父亲已经习惯了乡村的生活,不愿意搬去北京,只要儿子过得好,他就感到知足。
1956年,许子贵因病去世,享年90岁。噩耗传来,邹靖华无法抑制悲伤,大声痛哭;而许光达将军则努力控制情绪,在屋内徘徊不已,思绪中回忆起与父亲的点滴往事。
根据长沙的传统,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去世时需要举行盛大的丧礼。许光达的家人发电报请他主持葬礼,并准备30匹白布带回去。
中央刚刚提出要移风易俗,简化丧事的规定,作为中央委员的许光达怎么能带头违背呢?否则,在群众中将产生多么不良的影响。
许光达大将
因此,他想到一个折衷的办法,派了一位来自湖南的政治干部替他尽孝,并带上200元作为父亲的丧葬费用。许光达要求丧事一定要简朴,不能大张旗鼓地操办。
然而,许光达的哥哥和亲戚对此感到不满,认为他是不孝的儿子,做了高官却不愿意与贫困的亲戚们交往,并且威胁如果许光达不回来就不会举行出殡仪式。
干部无奈之下,只能打电话通知许将军。许光达心里有些不快,对家乡的亲人说道:“你们别想着借我的名声来做大事,要是你们不处理,我就会委托地方干部进行安葬。”
在许光达的坚持下,亲友们最终妥协,决定将父亲的葬礼简朴处理,从200元的丧葬费用中,仅花费了150元。不过,可以相信已故的许子贵也会理解儿子许光达的用心良苦。
实际上,许光达多年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连毛主席也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许光达是一面明镜,共产党的镜子。”
许光达与毛主席
尽管亲朋好友觉得他有些冷漠,但他一生致力于共产主义事业的精神与清高的风范,值得我们赞扬和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