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许倬云拥有长达七十年的学术生涯,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研究领域集中于中国上古史、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及中西文化比较。近日,六卷本《许倬云学术著作集》(《西周史:中国古代理念的开始》《形塑中国:春秋、战国间的文化聚合》《汉代农业:天下帝国经济与政治体系的生成》《水击三千: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熔铸华夏: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倬云学术著作集

《西周史》最早于1984年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首度刊行,是许倬云重要的学术代表作,至今已问世四十年。多年来,此书修订、再版不断,其传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堪称上世纪西周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本次再版,收入“许倬云学术著作集”,以三联书店2018年“当代学术”的“增补二版”为底本。书中围绕“华夏国家”的形成这一中心议题,整合考古、文献、金文三方面的资料,对西周史上聚讼纷纭的议题,诸如西周的社会性质、封建的本质、商周文化嬗替的关系等,提出了信而有征的合理解说,不仅廓清了20世纪30年代西周史论战留下的疑窦,也在宏观分析时势演变的同时,呈现了西周时期“中国”“华夏”的理念,如何在政治体制、经济生活与思想形态等诸多面向上,凝聚为远远超越民族主义和文化共同性的独特国家单位。

《形塑中国:春秋、战国间的文化聚合》旨在探讨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222年中国古代社会纵向的流动过程及其特征。作者自《左传》《战国策》《史记》中选取了春秋、战国间的大约七百人,追踪他们的社会地位变动,从而观察数个社会群体的重要性升降的一般趋势,以社会流动为核心,考察中国古代早期(春秋、战国间)的总体社会转型和文化聚合。作者以精炼的语言描述了春秋、战国间漫长、复杂的整体社会转型和文化聚合,包括但不限于多个社会阶层的衰亡、兴起和更迭带来的政治权力的集散、转移;神圣和家国一体观念的变化;“士”的观念及其体现出来的意识形态的变迁;对军事、诸侯国内外的冲突和强权层面变化的观察和分析;对赋税、劳役、土地、货币、商业、技术和城市等具体现象之变迁的观察和分析;新型国家的出现和巩固及随之出现(或互为因果的)的新出现的行政专家和专门的教育机构。

《汉代农业:天下帝国经济与政治体系的生成》详细地分析了汉代农业的种种情况:政府解决人口与土地问题的措施,土地成为被追逐的财富,农民的生计,农业资源,耕种方法与技术,农作之外的选择等。作者强调,中国精耕细作式农业以及以农业为基调的经济,其关键转换点在汉武帝时期。与通常认为的不同,作者经过考察和分析发现,汉代的农业以小农户的小规模农作和劳力投入密集的精耕细作为基调;且汉代的农作方式具有相当的可调试性,根据时代、政治、经济、地方权力分配模式以及土地本身的状况而适时变动,在不同的具体耕作方式间灵活转换。这种个体农户的精耕细作农业又与市场经济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重商的农业经济模式,天下帝国经济与政治体系的生成也建基于此。

《水击三千: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为有关“古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各个转折点”之学术论文的合集,由许倬云先生从其经典作品《求古编》中选择篇目重新编排,聚焦汉代以前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从周人的兴起与社会变动、周代的社会与生活、秦汉帝国的转型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政治、文化、农业、经济体制等诸要素加以讨论,不仅厘清这一古代中国成型期社会生活方面的诸多方面,也在时代转变、文化整合的缝隙里,传递出作者对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种种现实关怀。

《熔铸华夏: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上编“社会与国家”,作者以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地理环境、农业经济、国家形态、思想方式等角度,回溯华夏中国熔铸、成型的历程,并与世界史上同期其他文明之演变对照讨论;下编则以“传统中国与社会”为题,讨论了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若干特色等题目。

《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以许倬云先生2007年任香港中文大学首届“余英时先生历史讲座教授”期间所做演讲整理、增补而成,可视为《说中国》及《经纬华夏》之先声。在不大的篇幅内,作者提纲挈领,鞭辟入里,而文字晓畅,可谓深入浅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倬云先生

《许倬云学术著作集》六卷本为许倬云先生学术面向之首度总结,他在总序中表示,希望读者阅读时能够理解其用心:“我并非只做学术研究,而是希望为己为人陈述一个‘中国方式的安身立命’;更盼望中国传统的‘个体’与‘群体’的紧密关系,亦即‘天人’的合一与‘群己’的合一,能够与世界应当走入的途径,彼此一致,互相启发。”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