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青阳腔(安徽省青阳县、江西省湖口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〇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青阳县、江西省湖口县

青阳腔形成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因青阳属池州府,故又称池州调或徽池雅调。目前主要存在于安徽省青阳县及江西省湖口县等少部分地区。明代嘉靖年间,弋阳腔流入青阳地区,与当地方言及民歌小曲相结合,形成青阳腔。这一新起的声腔突破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发展了“滚调”,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将我国戏曲声腔的演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青阳腔的剧目上起元明南戏,下到后世的各种文人传奇,数量众多,历史上曾出现过《词林一枝》、《摘锦奇音》、《玉谷新簧》、《徽池雅调》等一批青阳腔剧目刊本,现在能收集到的青阳腔大小剧目有94个。青阳腔演唱时一般只用大鼓、大铙、大锣等伴奏而不用管弦,独唱与帮腔结合,一唱众和,同时在演唱中运用“滚调”的方法,在唱腔中加入“滚白”和“滚唱”,形成长于叙事的特点。其唱腔灵活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极大地提高了戏曲声腔的可塑性和表现力。青阳腔继承古南戏的脚色体制,有生、旦、净、末、丑、外、贴7个行当,后来又增加了小、夫两个脚色。其表演讲究“文戏武唱”,娱乐性、趣味性强,火爆热闹,常穿插表演窜刀门、盘吊杆、翻高台、跳火圈等技艺。青阳腔中还有各种纸质面具,在舞美上极具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阳腔从皖南流布到闽、湘、川、豫、晋、鲁等地,成为“天下时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徽剧、赣剧、川剧、黄梅戏等剧种的形成与发展,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然而,由于战争、瘟疫和外来文化冲击等多种原因,青阳腔日渐式微,基本上已从舞台上消失,濒于灭绝,急需抢救、保护和传承。

周和平主编。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 上[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03.

文化遗产在江西普及读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阳腔

青阳腔是中国古老戏曲声腔之一。明代嘉靖年间,弋阳腔流入青阳地区,与当地方言及民歌小曲相结合,形成青阳腔。其后青阳腔随徽商经水陆两路进入江西湖口、都昌等地,并在此生根开花。

青阳腔属南戏高腔体系,拙朴、高昂、刚健、原始。演唱时一般只用大鼓、大铙、大锣等伴奏而不用管弦,独唱与帮腔结合,一唱众和,同时在演唱中运用“滚调”的方法,在唱腔中加入“滚白”和“滚唱”,形成长于叙事的特点。唱腔灵活多样,曲调清秀婉转,戏曲语言、唱词通俗易懂,又极大地提高了戏曲声腔的可塑性和表现力,深受平民百姓所喜爱。

青阳腔的行当继承了古南戏的角色体制,有生、旦、净、末、丑、外、贴7个行当,后来又增加了小、夫两个角色。表演讲究“文戏武唱”,娱乐性、趣味性强,火爆热闹,常穿插表演窜刀门、盘吊杆、翻高台、跳火圈等技艺。青阳腔中还有各种纸质面具,在舞美上极具特色。

青阳腔的剧目上起元明南戏,下到后世的各种文人传奇,数量众多,历史上曾出现过《词林一枝》、《摘锦奇音》、《玉谷新簧》、《徽池雅调》等一批青阳腔剧目刊本,现在能收集到的青阳腔大小剧目有94个。

2006年,青阳腔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孙刚主编。 文化遗产在江西普及读本[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4.05.

江西非遗大观园·九江卷青阳腔

青阳腔是在明代嘉靖(1522—1566)年间,弋阳腔流入安徽青阳后与当地流传的戏曲声腔、地方语音、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结合而成的曲种,于明嘉(靖)、隆(庆)、万(历)(1522—1610)年间进入湖口流传至今。

湖口县位于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西濒鄱阳湖,交通便利,商贾辐奏,文人荟萃,戏曲盛行。青阳腔传进湖口后,很快便深受群众喜爱,流传盛广。并与当地流传的弹腔戏、饶河戏、文曲戏、采茶戏、黄梅戏、木偶戏等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相互竞争,促进了湖口县戏曲文化事业的发展。湖口县12个乡镇、121个行政村、30万人口,最盛行时竟然拥有110多个村级农民剧团,其中青阳腔剧团就有48个,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江西省戏曲之乡”。

由于老艺人相继谢世,青阳腔技艺已少有传人。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家中只剩老人小孩,无能力演出。日新月异的现代文化、生活,不断冲击和侵占了青阳腔的生存空间,使青阳腔出现了萎缩、滑坡趋势,严重威胁着它的生存与延伸,面临濒危状况。自1982年起,湖口县委、县人民政府对青阳腔采取了抢救保护等一系列措施,使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之花又重获了新生。

青阳腔不仅在湖口县生根开花,还流传至赣北都昌、彭泽、星子、瑞昌等地,而且传遍近半个中国,影响了川剧、湘剧、徽剧、赣剧、清戏、京剧、黄梅戏等戏曲剧种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青阳腔“滚调”的出现,使戏曲发生了重大变革。同时,它还传承了明代古戏曲艺术遗风,延续了明代古青阳腔遗脉,对于我们研究探讨明代流行的各种曲集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声腔和现在各地高腔剧种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琵琶记》饶兴觅饰赵五娘拍摄者:童艳华

拍摄时间:201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郡》石艳水饰黄忠,石贵兵饰关公

拍摄者:童艳华

拍摄时间:201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桃园记》殷武焕饰熊虎

目前,在国外众多国家级图书馆里,发现了明代极其珍贵的青阳腔资料,标志着青阳腔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而且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青阳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吴予雍,高平编著. 江西非遗大观园 九江卷[M].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20.07.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青阳腔

青阳腔 中国传统戏剧。因产生于安徽池州青阳而得名。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

青阳腔于明嘉靖年间在青阳本地“俳优四出”的基础上吸收了余姚腔、弋阳腔等声腔的特点,突破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向板腔体过渡。青阳腔包罗甚广,吸收四大声腔之精髓,采用村坊小曲、里巷歌谣,“错用乡语,融合土调”,将多种民间艺术熔为一炉,尤为平民百姓所喜。青阳腔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唱腔中加入“滚白”和“滚唱”,长于叙事,词情多于声情。青阳腔的剧目,上起元明南戏,下迄当代文人传奇。现有《青阳腔剧目汇编》收集青阳腔大小剧目九十四个。在演唱形式上,采用文戏武唱,只用锣鼓助声,不托管弦,一唱众和;在歌唱方法上,继承了余姚腔的“杂白混唱”“以曲代言”“诗作曲唱”等,沿平、低发展,使唱腔柔和、优美;在戏文形式上,创新了“破曲”与“并曲”,句法上增加三、五、七偶句,促成了板式唱腔的形成。演出形式主要是筑台唱戏和搭台唱戏。唱腔音乐方面,以五声音阶的角调式、羽调式为主,还有少部分为五声音阶的宫调式(或六声宫调式)、徵调式、商调式以及六声音阶的角调式。同时还存在具有两种调式色彩的交替调式,构成青阳腔音乐“既有高山,又有平原”的多姿多彩的旋律线条。湖口青阳腔是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自安徽传入。其音乐基本上保持了“一唱众和、锣鼓帮腔”等风格,此外在弋阳腔的“滚唱”基础上发展出“滚调”。“滚调”是将较长的或成段的“滚唱”间或插入“滚白”的附加词曲,与原曲牌形成有机的集合,可根据唱词内容的需要,在曲前、曲中、曲尾较自由地“加滚”,突破原有曲牌固有格式的局限,使青阳腔逐渐过渡到曲牌连缀兼以板式变化的形式。湖口青阳腔的表演继承了南戏传统,一方面保存了弋阳腔一派“金鼓杀伐”的舞台风貌,另一方面又具备了传奇戏曲“无一事无妇人,无一事不哭”的艺术特色。究其源流,无论是从剧目到表演,还是从声腔到装扮,主要出自南戏弋阳腔。青阳腔演员行当为十角制,即:一末(老生)、二净(大花脸)、三生(须生)、四旦(青衣)、五丑(小花脸)、六外(副末)、七小(小生)、八贴(花旦)、九老(老旦)、十杂(二花脸)。1959年,湖口高腔(青阳腔)老艺术家潘康泉、曹梅卿、曹耀春、吴江龙、吴厚德、骆硕仁、黄玉盛等被调入江西省赣剧团,并在北京中国文联礼堂参加汇报演出,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在中国戏曲史上,青阳腔被视为中国戏曲发展的里程碑。它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川剧、湘剧、徽剧、赣剧、清戏、京剧、黄梅戏等戏曲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李立、应姿)

王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M].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