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动乱时期:五代十国(公元907年至96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强大到令敌人胆寒的唐朝,随军阀割据灭亡后,中国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中原地区出现了五个正统王朝和十个割据政权,这一时期被称为五代十国。这五个朝代的更迭频繁,政治动荡,军阀之间的混战和内部的权力斗争导致了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直至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为止。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过渡期,随着中央政府的衰弱和地方割据,经济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在生产、商业和贸易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也对后来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和中央集权制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八次动乱时期:元末农民起义(公元1351年至1367年)
元末吏治腐败,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全国税额比元初增加20倍,大批蒙古贵族抢占土地,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而中原连年灾荒,更使得百姓破产流亡,无计为生。1351年,黄河泛滥,民谣传唱道:“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等便抓住机遇发动农民起义,因义军头裹红巾,亦称红巾军起义。这次农民战争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起义阶层的全面程度是空前的。乞丐皇帝朱元璋就是时势造英雄的典型人物,其在鄱阳湖之战中击败陈友谅,奠定了统一中国南方的基础,之后一路北上,势如破竹,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元末农民起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改朝换代,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还促进了民族融合,缓解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成为了反封建斗争的典范。同时,强化了汉民族的凝聚力和斗争精神,明朝灭亡后,“反清复明”、“驱逐鞑虏”的反抗事迹从未间断,由此可见一斑。
第九次动乱时期:明末农民起义(公元1627年至1658年)
明朝末年,政治腐朽,社会动荡,天灾人祸不断,官府横征暴敛,土地兼并严重,部分地区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农民起义军席卷了大明的半壁江山。崇祯帝励精图治,有心想要挽救国家危亡却不懂得如何治理好国家,总是独断专行,受清人反间计影响冤杀忠臣袁崇焕,最终成了亡国之君。
明末农民起义的主要事件包括李自成起义、张献忠起义等。其中,李自成起义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吸引了大量农民加入起义军。起义军在李自成的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最终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后期由于起义军管理混乱、放纵享乐,导致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放清军入关,加之内部争权夺利,力量被迅速瓦解削弱,李自成牺牲后,其建立的大顺农民军持续抗争至康熙即位止。
明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斗争最尖锐、对后世影响也最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对于明代旧有的生产关系和封建秩序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与破坏,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开辟了道路。农民起义不仅多少改变了土地剥削关系,而且对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李自成农民军第一次明确提出“均田”的口号,深刻触及到封建社会的土地问题,促进了农民自发地争取土地的斗争,对清代以后的农民起义有着重要的影响。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进京赶考”时,谆谆告诫要以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教训“引以为鉴,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由此可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第十次动乱时期:清朝末年(公元1840年至1911年)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末期由于列强入侵和国内矛盾激化,中国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之中,被迫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一直内乱不断,积重难返,乃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众意识开始觉醒,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清朝末年对中国近代发展史的影响是深远而沉痛的,由于其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固步自封,脱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轨道,后期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并未能从根本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从清朝的挑战与转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王朝在时代变迁中的挣扎与抉择,也为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化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http://www.aodou.com.cn)
来源:http://www.tgklg.cn
(http://www.sz-jzzs.cn)
来源:http://www.shengde88.cn
(http://www.mobuss.com.cn)
来源:http://www.5151511.cn
(http://www.dgtc888.cn)
来源:http://www.craiglist.cn
(http://www.sctte.cn)
来源:http://www.r279.cn
(http://www.lbyjd.cn)
来源:http://www.dlsyhg.cn
(http://www.fgncs.cn)
来源:http://www.bandie.com.cn
(http://www.hzdz88.cn)
来源:http://www.baidu200.cn
(http://www.youneng99.cn)
来源:http://www.futurefocus.com.cn
(http://www.aiwo999.cn)
来源:http://www.17852.com.cn
第十一次动乱时期:中华民国日本侵华(公元1931年至1945年)
说起小日本,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义愤填膺,咬牙切齿的,其侵略行为给中国人民带来沉痛的灾难和悲惨的命运。这不仅是家仇国恨,更是莫大的耻辱。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再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期间做尽了坏事,灭绝了人性,烧杀辱虐无恶不作,历史罪行罄竹难书,我国参与抗战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之多,对此,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忘记,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日本侵略中国期间,中国正处于分裂和内战中,国力衰弱,这是日本得以侥幸且趁虚而入的重要原因。中国政府和人民坚持正义,进行了长期的抵抗和斗争,展现了极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历史教训强调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强、国际合作和抵御侵略以及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等国际法则和重要原则,对于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警示作用。
结语:其实每个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动荡和分裂。每个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如何正确看待历史,理解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树立文化自信,是本文应有之义。
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演进就是一部治乱兴衰更替史。近代著名学者梁漱溟曾将这一规律总结为“循环于一治一乱而无革命”,黄炎培则将其称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
正所谓:自有千秋青史在,全凭一寸赤之心。功罪盖棺犹未定,是非留待后人评。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