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西安办事,饭局上听说了一个西安本地的百万粉丝商业IP又翻车了,半年多时间客户被坑了二十多万的咨询费、陪跑费、会员费,还不算客户请他和他那猪朋狗友的吃饭、唱歌、捏脚的招待费。
最后毫无结果,客户很生气,两边闹的要对簿公堂。
以前也翻过车,都是赶紧把钱退了就没事了,反正西安的韭菜老板多,继续割就好了。
今年是因为日子不好过,韭菜老板越来越少了,换思路了:
能坑一个是一个,反正都不是一个圈子。
围观之前好多知名商业咨询顾问“翻车”的年度演讲新闻,我心里产生了一个好奇:
西安老板花大价钱请咨询顾问?后来怎么样了?
1、社群里一位工业品贸易背景的“创二代”认为,自己家族的生意是基本围绕的就是工业品耗材批发零售,这几年利润率下降了不少,但总体还算不错,是个挣钱的生意。
自己2014年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就想通过互联网工具从经销商升级为MRO工业品超市,搞产业数字化。
回西安后找过一些公司,费用高不说,最主要是不理解工业品销售这个行业,给出的方案过于理想化,落地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
交流后我建议是先去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学习了解,有合适的先做个加盟商或者代理商,熟悉互联网+MRO产品的管理和营销逻辑,再考虑做自己的品牌。
先学习,再复制。
最后通过社群推荐找到上海某公司的管理层个人,很懂行业,价格很低,经验还实用。
找“外援”有必要,但一定要务实。
2、西安一个财税公司规模在40人左右,因为客户信任,新开了一块产业园区委托招商的业务,但老板不太熟悉新业务。
做方案汇报前就找了某策划代理公司,他们看起来很专业,方案做得很细致,还有一些针对性的课程和培训和年费服务方案。
因为也是合作的产业园项目,就拿给我看了看方案,看完了我就说:
挺漂亮的,但落不了地,原因是...
那家公司我熟悉,这几年用的咨询方案都是一个模板,每次换一下公司名称就可以继续用。
如果公司完全按咨询方案去做,那公司就完了,后续服务就是让老板再掏点钱,反正双方对结果的理解千差万别。
3、西安一个老板这几年在经营中遇到了瓶颈,看不上西安的人,抱着“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贵就是好”、“花钱买经验”的想法,通过在抖音上链接了某商业导师,到杭州花了十几万去学习交流。
老板一个人去的,没有带团队任何成员。
上完课后回来感觉自己就是“懂王”,真具体干的时候又发现不知道如何下手,一顿组织变革之后,老员工流失了30%,连销冠都跑了。
不仅没反思,还琢磨从杭州挖人回来干。
4、西安一个电商公司的销售渠道,此前都专注在传统电商平台,疫情期间规模有所萎缩,需要探索新渠道。
同时内部的人才架构体系过于成熟,已经不太能够适应市场现状了。
为了寻找一些外部的新声音和新血液,老板在某音上看到某商业导师,就是一个胖胖的那个。
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支付了费用,同时希望能够链接到商业导师公司的客户资源和行业资源。
这个项目前前后后忙活了几个月,深度交流、业务分析、客户访谈、合作方访谈,基于交流信息,对方列出了企业的一些问题。
接下来,就是不停开会确定方向和PPT内容,但因为对方对行业、公司内部关系和流程的了解程度优先。
最后给出的方案过于理想化,不仅理想化,还都是概念和形式上的东西。
这一单公司不光花了钱,还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对于最后这个结果,老板和管理层都觉得很不值。
5、西安一个新媒体公司,办公面积900㎡,管理层都比较年轻,也是在某音上看到某商业导师的“流量新打法”,听了几个短视频确认过了声音,感觉就是自己需要的东西.
8万块请了老师来做3天的内训。
内训结束后,商业导师走了,导师助理留下来报出来50万一年的咨询服务费用,老板头一热,幸好被财务以“账上现金流不足”的实际情况浇清醒了。
真实情况也确实是账面现金不足。
最后管理层一致反对购买咨询服务,都是做业务出来的,咨询公司的方案都是“正确的废话”。
第一次因为穷,才避免了被割的结局。
6、西安一个做SaaS平台的创业公司拿了某个人的200万天使投资,因为是技术型公司,老板考虑要提升营销方面的短板,就请了营销方面的咨询顾问。
顾问团队上来就是先做培训、目标拆解,然后是流程分析,然后是流程优化,一顿操作猛如虎,十几万花出去了,一个有效成单都没有。
人家卖的是私域方案,你拿财务软件的销售流程硬怼,还是别吃这碗饭了。
咨询公司不懂客户的业务,怎么可能做好?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也能理解。
一般做战略咨询,最主要的方法论之一就是:对标分析。
容易找到头部企业的闪光点,结合自己的资源和目标等等做决定,收益比较大。
但对很多创新企业或者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很难定位,回报也更难预测。
但即使这样,还是要努力去做,为了企业的未来,老板们总会愿意付出,如果最后发现不值,及时止损就行了。
分阶段支付,按写出来的、共同确定、没有歧义的结果支付。
因为做产业园区很多年了,一直干业务,前段时间帮一个靠资源拿到项目的新团队做业务梳理。
特别在产业招商方面,重新梳理了公司的招商体系,调整招商岗位工作职责和内容,把渠道开发和管理作为重点,确定了明确的招商管理制度。
除了之外,还调整了客户的产品结构,确定了差异化的产品线,几个月后,项目招商有了明显的增长。
我自己以前经验不足的时候也请过咨询顾问,顾问的公司只有三个人,都是中年男人回流西安再就业,除了不熟悉西安的市场环境,其他方面都能给我很大的帮助。
除了业务上的指导,顾问还会参与到公司的方方面面。
比如大方向上,会建议把公司品牌树立起来,内部做好员工规范,也会参加我们的周会、季度会、半年会。
我觉得咨询顾问最核心的能力是:
从高于企业经营的视角提出并推进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工作经验、工作方法。
公司并不是找了咨询顾问,就能万事大吉。
作为老板也要想清楚几个事情:
- 公司下一阶段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不能是虚的。
- 你需要咨询顾问为企业来什么附加价值 ?
- 你究竟要找的是哪种咨询顾问,能够信任到什么程度?
- 交付什么结果验证?双方的合作到什么程度要及时止损,或者加深合作。
这样咨询顾问的价值才能够发挥出来。
今年我发现咨询顾问行业也有一个新趋势,就是顾问方需要越来越懂客户具体做的东西,越来越细分。
以前行情好的时候哪怕只讲大道理,不管落地程度都能赚钱,现在行情不好了,可能请顾问之前,大家内部都讨论过了,如果没有具体的亮眼的新方案出来,都不再愿意买单。
顾问不能让企业起死回生,只能解决他经验和认知范围内的问题。
我之前服务了一个商业管理公司,当时的情况是时代红利下赚了一些钱,几个创始人闹分家,最后公司人事震荡,离职的人比较多,剩下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干活,招人又招不到。
老板的优势拓展和拿项目,不擅长管理。
我开始服务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培训,第二是优化流程。
培训是为了重拾信心,拉齐认知,保证人岗匹配;优化流程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
我也只能服务自己熟悉领域的客户。
找商业顾问这里面有很多坑,比如有的顾问给自己加了很多title,但很多经历没法验证,很多时候工作经历都是虚的,赶上了风口并不代表他的能力。
比如某大厂慈禧作风的公关总监,某大厂空降到直播电商公司被核心主播联合赶走的高管。
还有的顾问以前的经历和所服务公司的领域不一致,是那种很泛的商业咨询,讲宏观和不落地的内容,都是听起来很对的废话,不能落地,没有价值。
也有咨询顾问用一套方法论去硬套在所有客户上,还自诩是有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只能解决一类问题或者服务某一类企业。
比如,很多商业顾问不会做ToB的业务,但很擅长做ToC的业务,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路。
有的产业园区高薪招聘了总经理,结果这个总经理只干过招商,不会建立体系化的管理制度、流程和标准。
最要命的是不会带招商团队。
更多的商业顾问根本就是出来招摇撞骗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听老板说话、陪老板喝茶,缓解老板的焦虑,同时带着老板混混圈子,多认识骗子同行。
当然了,合作起来还有一个大坑就是老板的预期不切实际,就想求一个灵丹妙药,一下子就治好病。
结果肯定是病急乱投医,被坑了还给人送钱。
这几年经济下行,竞争压力大,人员成本不降反增,回款难,很多老板寄希望于商业咨询顾问,是因为盲目相信所谓的外部资源跟外部力量。
实际上,鼓吹视野、格局,最终也只是认识了一些有资源的人或者骗子,但是老板自己没有强到能给对方产生交易价值的时候,所谓的高端人脉也不会产生价值。
还有些老板给商业咨询顾问要求经营性KPI以及对应的奖励,这就混淆了咨询和业务的区别,还很容易造成KPI的扭曲、造假等事情发生,买顾问们的经验、时间和资源就可以了。
企业越想快速见效,越容易被骗子顾问割韭菜。
之前我遇到了一个所谓的某领域资深顾问,团队号称六个专家,自己说自己在西安服务了快20家客户,但我观察这个顾问的朋友圈,大部分时间都是出去当嘉宾、当评委、晒照片,几乎看不到对客户业务或者专业的思考。
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外面给自己贴金了,能把委托咨询的业务做好就真见鬼了。
实际只有一个人,又要做销售、又要立人设、又要陪老板聊天,最后拿不出结果,也可以理解嘛。
短视频平台崛起之后,出现了很多商业顾问和商业IP,粉丝关注量大的都是懂流量投放和爆款黄金三点论,能把商业讲得像相声或段子,满足了大部分人的兴趣驱动。
对企业来说,咨询顾问的专业性,和做出商业IP,是两种不同的能力,绝大部分情况下,商业IP就是个销售。
他们普遍采用虚假宣传、贩卖焦虑、炒作收割流量+账号矩阵扩大影响的打法,构建起粉丝量千万级的账号矩阵,铺天盖地的地推营销,招生分成,吸引短期内想要赚钱的人。
讲得好,不一定做得好,甚至越是专业的顾问,往往越难在短视频平台上获取流量,IP越难做起来。
一流水平的咨询顾问,都是长期驻场服务客户,哪里有什么神仙顾问来了指导一下,企业家就:
“惊出一身冷汗,突然间发现了自己的无知。”
搭建资产管理的招商运营服务体系,分享产业园、城市更新在产业策划、招商运营、产业培育、产业投资的经验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