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2014年12月15日,尚爱云跪在在儿子的坟前痛哭,她的丈夫则在旁边烧纸。

“我儿啊,你终于清白了,安息吧!”那天的尚爱云,双眼哭的通红,而旁边的丈夫也早就已经红了眼眶。

尚爱云的儿子呼格吉勒图,在18年前被法院判以故意杀人罪,处以死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场“呼格吉勒图案”,却是中国近三十年来最大的冤假错案之一!

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竟让一个才18岁的少年成了死刑犯?

而这桩错案,又是如何在18年后被翻出平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午夜逢凶案——

1996年的一个夜晚,18岁的呼格吉勒图和同事闫峰在呼和浩特卷烟厂上夜班。

寂静的夜色笼罩着整个工厂,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打破了夜的宁静。呼格吉勒图和闫峰默默地工作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4月9日,轮到呼格吉勒图和闫峰值班。夜深人静,呼格吉勒图感到有些饥肠辘辘,决定去附近买些食物充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对闫峰说:"我去买点吃的,你在这里看着点门,我很快就回来。"闫峰点点头,目送呼格吉勒图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呼格吉勒图走在昏暗的街道上,路灯稀疏,周围一片漆黑。他加快了脚步,心中有些害怕。

突然,一阵微弱的呼救声传入他的耳朵。

那声音似乎来自附近的公厕,呼格吉勒图的心猛地一颤。

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决定先去买食物,然后再返回工厂找闫峰一起去查看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买好食物后,呼格吉勒图急匆匆地赶回工厂。

他对闫峰说:"我刚才在路过公厕的时候,好像听到有人在呼救。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闫峰虽然有些害怕,但还是同意了。

两人来到公厕,小心翼翼地推开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呼格吉勒图和闫峰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们打开手电筒,在昏暗的光线下,一具女尸出现在他们眼前。

女尸面目狰狞,身上满是血迹,显然死于非命。

呼格吉勒图和闫峰都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

他们颤抖着,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闫峰想要立即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但呼格吉勒图知道,他们必须尽快报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得报警,不能就这样走了。"呼格吉勒图坚定地说。闫峰点点头,尽管内心充满了恐惧,但他知道这是正确的决定。

呼格吉勒图拨通了报警电话,简要地描述了情况。

很快,警察赶到了现场。他们对呼格吉勒图和闫峰进行了初步的询问,然后将他们带回警局做进一步的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警局里,呼格吉勒图和闫峰回答着警察的问题,内心充满了不安和困惑。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卷入这样一起凶杀案件,更不知道接下来会面临什么。

但他们坚信,只要如实说明情况,真相终会大白于天下。

只是当时的这两个年轻人,谁也没有想到,只是一次报案,竟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警遭审判——

警方迅速介入调查这起发生在呼和浩特的凶杀案件,将其命名为"四九女尸案"。

呼格吉勒图和闫峰作为最初发现尸体的人,被警方分开审讯。

简单的问话之后,作为报案人的呼格吉勒图被暂时扣押,而他的好友闫峰则被允许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闫峰也十分纳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是出于对警方和好友的信任,他还是听话的离开了警察局,回到了自己打工的工厂。

只是,谁也没想到,在接下来的审讯中,警方竟然将呼格吉勒图视为嫌疑人,切断了他与外界的联系,甚至不允许他与家人会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仅18岁的呼格吉勒图,面对着警察的咄咄逼问和高压压迫,他只感到无助和恐惧。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他还遭受了刑讯逼供,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究其原因,竟然是警方在调查中发现,受害人指甲中的血液与呼格吉勒图的血型一致。这一发现,成为了他们指控呼格吉勒图的关键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这一证据存在着诸多疑点,但在警方的推动下,案件很快就有了结果。呼格吉勒图被以故意杀人罪和强奸罪起诉,面临着死刑的威胁。

媒体对这起案件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呼格吉勒图被描绘成一个冷血的杀人犯,而他的声音却被淹没在舆论的喧嚣中。

报道中称,呼格吉勒图已经承认了强奸和杀人的罪行,但事实上,这些供述都是在刑讯逼供下获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不公正的判决,呼格吉勒图选择了上诉。

然而,二审法院并没有对案件进行实质性的审理,而是草草维持了原判。

在法庭上,呼格吉勒图声嘶力竭地喊冤,称自己的口供是在刑讯逼供下获得的,但他的律师却为他做了有罪辩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切,都让呼格吉勒图感到绝望和无助。

最终,呼格吉勒图被判处死刑。

在判决宣布仅仅6天后,这个年仅18岁的少年,就被执行了枪决。他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留下了无数的疑问和不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人的坚持——

1996年4月,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枪决,生命戛然而止。然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个年仅18岁的少年仍然在喊冤,坚称自己是无辜的。

他的死亡,成为了家人心中永远的伤痛。

呼格吉勒图的离去,给家人留下了无尽的痛苦和耻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个时代,一个"杀人犯"的家属,往往要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歧视。

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和弟弟,每天都要面对亲朋好友的议论和侮辱,甚至连最基本的同情都得不到。

为了躲避流言蜚语,他们被迫离开了生活了多年的家乡,搬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呼格吉勒图的弟弟来说,这种痛苦更加难以承受。

在学校里,他经常被同学欺凌和嘲笑,被称为"杀人犯的弟弟"。这个敏感的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恐惧和自卑中,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要承受这些本不属于他的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在所有人都对呼格吉勒图避之不及的时候,他的父母却从未动摇过对儿子的信任。他们坚信,自己的孩子是无辜的,是被冤枉的。

这种信念,成为了支撑他们走过艰难岁月的力量。

为了给儿子昭雪,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开始了漫长的申冤之路。

他们是普通的市民,没有任何法律背景,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脉。但他们却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开始了这场几乎不可能的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接下来的9年里,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奔波于各个司法机关,不断地提交申诉材料,呼吁重新审理此案。

他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复杂的法律程序,还有来自各方的阻力和压力。

有人劝他们放弃,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有人威胁他们,要他们不要再纠缠此事。

但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却从未退缩,他们知道,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浮出水面——

时间一直到了2005年,一个偶然的事件,让这个尘封已久的案件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

这一年,连环杀人犯赵志红落网,在审讯中,他竟然交代,9年前发生在呼和浩特公厕的杀人案,就是他所为。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惊雷,震撼了整个司法界。

赵志红详细讲述了当年的作案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天晚上,他尾随一个女孩进入公厕,意图不轨。女孩奋力反抗,赵志红情急之下,用手捂住了她的口鼻,导致女孩窒息而亡。随后,他还侵犯了女孩的尸体,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更让人愤怒的是,赵志红在得知这起案件已经结案,并有"替罪羊"为他顶罪后,竟然逍遥法外,继续犯案。

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又犯下了11起奸杀案,手段残忍,令人发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重新调查发现,赵志红的供词与案情高度吻合,而呼格吉勒图的供述则存在诸多疑点。种种迹象表明,呼格吉勒图很可能是一个无辜的替罪羊。

然而,令人悲哀的是,这个案件已经结案,呼格吉勒图也已经被执行死刑。即使真相大白,也无法挽回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

尽管警方多次讯问,印证了赵志红供述的属实,但因为证据不足,案件并未立即重启。

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在得知真相后,决心为儿子平反,却处处碰壁,投诉无门。

他们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人,每一步都充满了艰难和障碍。

就在这时,一位记者闯入了他们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汁了解案情后,决定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他三次向中央内参反映情况,呼吁重新审理此案。在他的努力下,案件终于有了转机。

2007年,赵志红在狱中写下了一份《偿命申请书》,再次交代,"四九女尸案"的真凶就是自己。

这份申请书,成为了重启"呼格案"调查的起点。在律师的帮助下,案件终于重新审理,呼格吉勒图的冤屈得以昭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无罪判决书递到呼格吉勒图父母手中的那一刻,这对饱经沧桑的老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们抱头痛哭,泪水中有悲伤,有欣慰,更有对儿子的无尽思念。

虽然儿子已经不在了,但他们终于用事实证明了儿子的清白,这是他们多年来唯一的心愿。

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带着无罪判决书,来到儿子的坟前。

他们跪在坟前,颤抖地诉说着这些年的艰辛和思念。他们祈求儿子在天之灵能够安息,告诉儿子,他已经不再是一个"杀人犯",而是一个无辜的冤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2015年1月,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赵志红案"。

控方指控赵志红犯下了22起罪行,其中就包括9年前的"四九女尸案"。在庭审中,赵志红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表示不为自己辩护。

4月30日,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强奸罪等罪名,判处赵志红死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赵志红案"的宣判,"呼格案"也迎来了追责和赔偿。

内蒙古自治区启动了对"呼格案"的追责调查,最终有27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分。承办此案的法官也公开承认判决存在失误,并向呼格吉勒图的父母表示道歉。

时隔18年,呼格吉勒图终于沉冤得雪,但他年轻的生命却已经永远地逝去了。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国家赔偿决定,赔偿呼格吉勒图父母205万余元,以弥补他们多年来的损失和伤害。

2015年11月,呼格吉勒图的骨灰迁入了新的坟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著名法学家江平为他撰写了墓志铭,以告慰这个无辜青年的在天之灵。墓志铭中写道:"呼格吉勒图,一个普通的青年,因司法不公而蒙冤入狱,含恨而死。他的不幸遭遇,揭示了司法制度的种种弊端,也昭示了司法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呼格吉勒图案,是中国司法史上一个悲惨而又充满教训的案例。

它告诉我们,司法公正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石,任何的司法不公,都可能导致无辜者蒙冤,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

这个案件,也再次提醒我们,司法改革刻不容缓,只有不断完善司法制度,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呼格吉勒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