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韩信跟忠义一点都不沾边,他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在乎的是功名利禄,他的理想是王侯将相,谁能提供这些给他,韩信就会跟谁。

《史记 淮阴侯列传》: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秦末天下大乱时,韩信投入项粱部下,却没有名声。项粱战败被杀后,韩信又隶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郎中。他屡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项羽都没有采纳。

郎中一职其实就是主帅身边的侍从官员,也可以理解为后备干部,在内是主帅的侍卫,负责保护主帅安全,在外行军打仗,充当军队的将领。

这个官职说低不低,说高不高,但是如果有战功,升迁就很快。

韩信投靠项梁时,没有战功,也没有事迹,投靠项羽后,多次向项羽献计,但项羽打仗几乎就没有输过,不采纳韩信的计谋也不能说明项羽错了。

韩信带剑投靠项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项羽仍然封韩信为郎中,这对韩信来说,已经是提拔了。

韩信一无名声,二无战功,就能得到郎中一职,大概率是积极给项羽献计的原因。

韩信显然看不起郎中一职,他的理想是王侯将相。

即使是郎中一职,显然也是不低的,不信你看季布和灌婴。

《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刘邦赦免季布后,任命季布为郎中。

季布虽然是项羽的部将,但没有记载官职,到了刘邦手下也只能当个郎中,季布可没有嫌官职小,后来还担任过中郎将与河东郡守。

《史记 樊郦滕灌列传》:沛公立为汉王,拜婴为郎中,从入汉中,十月,拜为中谒者。

刘邦被封为汉王后,任命灌婴为郎中,还定三秦后,任命灌婴为中谒者。

韩信在项羽手下做了郎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灌婴可是在反秦战争中投靠刘邦的,参与了楚汉战争之间的所有战争,立下了不少战功,才得到了郎中一职。

郎中并不低,只是韩信看不起而已。

然后韩信离开项羽投靠了刘邦,韩信为什么离开项羽投靠刘邦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韩信的理想在项羽那里得不到实现,韩信这个人自负极高,野心极强,哪怕是作为中层的郎中一职,也不会放在眼中,他的理想是王侯将相。

项羽不舍得分封,但刘邦舍得分封,为了追求理想,韩信就离开项羽投靠刘邦了。

如果韩信有忠义,为什么要离开项羽,始终跟随才叫忠义,忠义的人可不讲什么王侯将相,这只能说明韩信是精致利己主义者。

韩信追求功名利䘵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你不能在韩信追求功名利䘵的同时还说韩信忠义,两者是矛盾的

韩信投靠刘邦之后,起初也没有受到重用,先后担任过连敖(接待宾客的小官),治粟都尉(掌管生产军粮的中层官员)。

韩信发现仍然没受重用,于是又逃走了,萧何发现后,把韩信追了回来,并且承诺封他为大将,韩信才肯回来。

刘邦要是不重用韩信,韩信一样会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忠义吗?拿官职来讨价还价的,这本身就是追求功名利䘵的。

如果刘邦没有封韩信为大将,韩信还会跟随刘邦吗?

当然不会,这就跟忠义无关,只跟功名有关。

啥叫忠义?

忠义指的是忠心和义气,历史上忠义的代表有关羽、岳飞等人。

关羽在刘备一无所有的时候,都没有离开刘备,早期刘备被打得四处逃散,到处投靠,可见关羽有半点功名利䘵之心?曹操拿功名利䘵来挽留关羽,关羽并不为所动,这才叫忠义。

岳飞一心报国,只要抗击外敌,对朝廷忠心耿耿,一生只为精忠报国,可曾在乎过自己的半点功名利䘵,岳飞一路高升靠的全是战功,手握兵权而且听从朝廷的号令,这才叫忠义。

韩信哪一点跟忠义有关?

无非就是说韩信没有背叛刘邦而已,这就跟忠义无关,韩信没有背叛刘邦,是因为他不具备自立的实力,也没有自立的条件,只是条件不成熟而已,他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你以为韩信不想自立?

如果韩信有忠义,他就应该杀死劝他自立的项羽使者武涉和蒯通,以证清白。

蒯通劝韩信自立,韩信说考虑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个人劝韩信自立以背叛刘邦,韩信对他们没有任何惩罚,说明了什么?

说明韩信还想留着这些人有用,尤其是蒯通,韩信虽然拒绝了蒯通,但又把这个人留在身边,你说韩信的用意是什么?

蒯通劝韩信自立的时候,韩信还说了这样的话:

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先生暂且说到这儿吧!让我考虑考虑。

韩信想考虑什么?

因为他要计算自立的成功率,有没有可能成功,机会有多大,自立的条件是什么,这可不是蒯通一句话就能解决的。

韩信只是没有把握成功而已,并不代表他不会自立,这跟忠义没有一点关系。

又过了几天,蒯通再次劝说韩信自立,韩信的表现是:

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

韩信犹豫不决,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认为功勋卓著,汉王终究不会夺去自己的齐国,于是谢绝了蒯通。

韩信的表现跟忠义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信一直在自立为王与忠于刘邦之间摇摆,越是犹豫,说明韩信越不是一个忠义的人。

因为自立的风险太大了,韩信没有一点成功的机会,所以才会放弃,韩信并不傻,在军事上他很强,但在政治上,十个韩信也不是一个刘邦的对手,他没有把握成功,只能暂时放弃。

当刘邦借云游云梦泽的机会召见韩信的时候,韩信的表现是:

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

刘邦将要到楚国时,韩信曾想发兵反叛,又认为自己没有罪,想朝见高祖,又怕被擒。

韩信一直就有反叛的准备与想法,但又因为风险太大,心存侥幸,所以又不敢反叛。

韩信所有的表现都跟忠义无关,跟功名利䘵倒是息息相关。

韩信一直想自立,奈何没有成功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看韩信是如何对待朋友的。

《史记 淮阴侯列传》: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信见未计事。眛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乃骂信曰:“公非长者!”卒自刭。信持其首,谒高祖於陈。

韩信想反叛又不敢起兵的时候,有人劝韩信杀钟离眜,以讨好刘邦。

钟离眜可以说是韩信唯一的朋友,但是韩信可不讲什么忠义,直接逼死了钟离眜,拿着他的首级向刘邦请功,钟离眜临死前说道:你不是个忠厚的人。

韩信可以出卖朋友,就能出卖旧主,何来忠义?他跟忠义就不沾边,韩信就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了自己的功利利䘵,他能出卖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