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识才用才一直是很大的难题,用对人和用错人会使得一件事情出现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结果。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青年干部大会上说道:“毛主席识才用才的眼光是无与伦比的,在我们革命多年的经历中,毛主席总能发现人才,合理地运用人才,这使得我们的革命工作能顺利进行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周总理作为党内元老,他和毛主席共事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在毛主席所作出的很多重大决策中,周总理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他对毛主席的用人眼光十分清楚,他深知毛主席在识才用才方面是眼光独到的。

毛主席说过,必须要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

毛主席识别人才一向是从整体角度出发,是从历史角度出发的。毛主席在建国后曾再次登上黄鹤楼,他在此处详细谈论过识人的原则,毛主席说道:“全面的看待一个干部,不能过于放大其优点,也不能放大其短处,最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让干部扬长避短,要全面地看待一个干部的品德和能力。”

毛主席的话充满了哲理,也十分科学。就拿毛主席重用许世友将军这一事例来说吧,在红军时期许世友将军曾顶撞过毛主席,但是毛主席并没有因为一时的事情就否定许世友,毛主席通过谈话和交心打消了许世友的顾虑,并依旧让许世友在军中担任重要职务。

抗战爆发后,许世友依旧被毛主席派到前线担任八路军中的要职,在很早期的时候许世友就和陈赓搭档担任过八路军386旅副旅长,要知道在抗战初期,八路军任何一支部队的副旅长都是极其重要的职务。很多后来的开国上将在这个时期都是担任着团长的职务。

毛主席是善于识别一个人的能力的,他对许世友的重用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后来有人在毛主席面前列举过一些许世友的缺点,毛主席笑言:“许世友这个人性格刚烈,嫉恶如仇,他是眼里不揉沙子的,所以他行事上容易冲动,也爱乱开炮。但是许世友在大是大非上心里很有谱,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后来有人将毛主席的话告知许世友,那时许世友正在筹备胶东保卫战,他听闻此话开心不已,许世友激动地让聂凤智将军拿酒来,许世友连饮几杯后说道:“毛主席是了解我老许的,真是痛快啊!”

许世友将军也从未辜负过毛主席的厚望,华东野战军所取得的重要胜利中,许世友可谓是功劳卓著,比如孟良崮战役,许世友率领九纵负责诱敌深入,张灵甫的整编74师穷追不舍,九纵当时的伤亡不小,但是许世友毫无怨言,最终将张灵甫诱进了包围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胶东保卫战就更加惊险了,当时范汉杰的大军几乎已经完成了对许世友所部的包围,许世友展现出他的指挥天赋,通过各部队穿插迂回,硬是在危险关头反击成功,这场大战也改变了胶东半岛的作战形势。

还有就是济南战役,当时驻守济南的是国民党的悍将王耀武,当时军中首长都预测攻打济南不会太顺利,这必将是一场恶仗,大家都认为我军要做好伤亡大的心理准备。许世友将军却不这么认为,他坚定要求宋时轮和聂凤智要在短期内拿下济南,结果在许世友的指挥下,我军主力仅仅用8天就解放了济南。

毛主席在识才用才上确实别具一格,全面、历史地看待干部也成为了毛主席识人用人的重要原则。

毛主席说:“识才用才不能用静态的方法,要用动态的方法,因为世界在变化,人也是在变化的。”

毛主席多次提到要培养年轻干部,毛主席有一次前往江西视察,在培养干部的问题上毛主席就说道:“我们在用人的过程中识之以德才,用之以诚,纠之以法,赏功罚罪,使之向上,不敢为非。环境在变化,人也会随之变化,所以要时时考察,加强干部的教育和学习。”

毛主席的这句话实在是经典,毛主席认为要在联系中看待一个人,量才而用,既然世界是在变化的,那么就必须让干部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锻炼干事的能力。

开国大将谭政跟随毛主席的时间较早,在秋收起义时期他就成为了毛主席的得力部下,三湾改编的时候,毛主席旨在打造一支秋毫无犯,纪律严明,听党指挥的部队,他在平日的相处中察觉到了谭政的政治工作能力,便让谭政作为主力部队的党代表去改造部队。

当时谭政的年纪较小,很多老战士感觉谭政可能做不好这样艰巨的工作,毛主席对此却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说道:“一个的才能有长有短,但是谭政不但在军事上有独到的见解,根据我平时的观察,他在政治工作上也是一把好手!”

果然,谭政后来长期从事政工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这也是毛主席知人善任的结果。

毛主席极爱读书,一部二十四史看了12遍,一部《资治通鉴》更是读了17遍,他对历史的研究是很深入的。毛主席曾经借用白居易的诗句说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毛主席的意思是要在实践中对人才进行长期考察。

罗荣桓元帅能得到毛主席的重用,也是因为毛主席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了罗荣桓的众多优点。首先毛主席很欣赏罗荣桓对革命的忠诚,秋收起义后部队伤亡不小,部队只剩下两个营的兵力,当时很多人吃不了苦都离开了部队,罗荣桓是中山大学的高材生,毛主席很担心罗荣桓也会离开,但是最终罗荣桓却表现出比大多数人更坚决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荣桓元帅

后来毛主席问罗荣桓:“看不出你这个文质彬彬的大学生还是个要强的人呢!你当初在秋收起义后为什么没有走啊?”

罗荣桓笑着说道:“我说出原因主席可能会不相信!我从那个时候就看出主席你是有雄才伟略的人,跟着你一定会成功!”

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后,为了巩固根据地,红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打了不少硬仗,在这一时期毛主席进一步考察罗荣桓,毛主席发现每逢大战,罗荣桓都率军冲锋在最前面,每次撤退他又率部执行断后任务,给战士们立下的规矩罗荣桓总是以身作则,行军路上他还主动照顾病号,帮病号扛枪,他还时常省下自己的部分口粮分给其他战士,所以战士们很爱戴罗荣桓。

毛主席发现了罗荣桓的这些优点后决定重用他,1930年的夏天毛主席任命罗荣桓为红四军军政委,那一年罗荣桓仅仅24岁。

要问东北野战军为何在短短一年内就拥有了近百万人马,那最大的功臣非罗荣桓莫属,在招兵和训练新兵的工作上,罗荣桓实在是太厉害了,谁也不知道罗荣桓用了什么办法,反正他就是在短期内让东北野战军的实力大增。

所以要始终相信那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长期实践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毛主席始终秉持着这一用人标准。

毛主席多次提到:“我们选拔干部要量才而用,既要考察严格,也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这两句诗传唱至今,但是要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毛主席用人上总是眼光独到,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出身低就不用,这和国民党的那些大人物有本质上的区别。

毛主席多次大胆起用年轻人,他认为只要一个人能力出众,品行端正就应该得到提拔,不必去考虑出身的高低和年龄的大小。就像在解放战争期间毛主席重用杨成武将军,当时毛主席任命杨成武为华北野战军的兵团司令,但是那一年杨成武仅仅34岁,有一些老同志对毛主席说道:“让杨成武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他的年纪是不是小了点?”

毛主席听闻此话立刻拿起桌上的《三国演义》说道:“孙权重用周瑜的时候,周瑜才多大啊!”

后来杨成武将军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他和杨得志一左一右,在华北打了太多经典战役。杨成武将军在晚年的时候曾说过:“我完全是在毛主席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将军,没有毛主席的信任,就没有我的今天!”

除了杨成武以外,还有很多年轻人都得到了毛主席的重用,比如曾经担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吴亮平,他在担任这一职务的时候才20多岁。还有艾思奇先生,毛主席让他担任中央文委秘书长的时候,他也才20几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成武将军

还有向田家英先生,他本身没有什么学历和文凭,毛主席却点名让他担任自己的秘书,那一年田家英先生也才26岁。

在毛主席这里,不拘一格降人才从来不是一句空话。除了大胆任用年轻人才以外,毛主席还多次让大家毛遂自荐,这一点也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我军炮兵建设的奠基人之一朱瑞将军就是通过毛遂自荐的方式得到了毛主席的重用。朱瑞将军是从苏联回来的高材生,为人一向谦虚谨慎,是我军中的知识分子。

1945年的6月,毛主席本来决定让朱瑞将军担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任命下达后朱瑞自己主动找到毛主席,朱瑞直接对毛主席说道:“主席!你给我升官,我本来很高兴,但是我曾经在苏联的炮兵学校学习多年,现在我军炮兵的建设工作还没有人负责,我想在炮兵建设工作上做些工作。”

毛主席听到朱瑞的话有些意外,然后毛主席又感觉很欣喜,毛主席很欣赏朱瑞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宝贵品质,最终毛主席同意了朱瑞的请求。

因为有了朱瑞将军的努力,我军在炮兵建设方面慢慢有了成绩,在解放战争打响之前,朱瑞就在东北军内部组建了大量的炮兵部队,让东北部队拥有10个炮兵团、6个炮兵营,22个炮兵连。

除此以外,朱瑞将军还领导大家在东北建立了炮兵的军工厂,实现了炮弹和火炮装备的自给自足。到了1948年,东北野战军中已经拥有了16个炮兵团,各式的火炮更是多达4700余门,这都是朱瑞将军率领大家努力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瑞将军

粟裕将军作为毛主席的爱将,他也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得到了毛主席的重用。在粟裕身上你会发现很重要的一点,毛主席对有能力的人才是给予完全信任的。早在新四军时期,毛主席就关注到了粟裕的军事才能,在黄桥决战之后,毛主席曾和任弼时等人说道:“粟裕虽然年轻,但是他打仗灵活,是难得的人才,我们应该注重培养粟裕。”

后来到了解放战争爆发之前,毛主席再次提到粟裕,当时他又说道:“粟裕是从士兵成长起来的将领,我看他有能力指挥四五十万人的大军团。”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毛主席是多么地知人善任。华中军区刚成立,毛主席就下令让粟裕将军担任了华中军区司令员,当时作为革命元老的张鼎丞则是被任命为副司令员,毛主席很聪明地作了工作安排:“粟裕全权负责华中军区的军事指挥,张鼎丞则负责军区的全面工作!”

毛主席这样的安排就是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他知道粟裕最厉害的能力就是指挥部队作战,所以他要最大程度发挥粟裕的军事才华。

粟裕将军后来在军事上的成就可谓是震古烁今,从七战七捷一直到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粟裕率部歼敌超过百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将军

在这个过程中,粟裕能多次发挥其军事才能完全得益于毛主席的信任,陈毅曾经说过:“毛主席是度量大如海的人,他从来都是大胆放权给下面的指挥员,在军事上不会过多干涉什么,所以我们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能完全发挥作战上的自主性和机动性。”

1946年粟裕率领华中野战军进入山东作战,这样粟裕的部队和陈毅领导的山东野战军就成功会师了,那么当时就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这两支雄师究竟由谁统一指挥呢?

虽然当时华东野战军尚未成立,但是军事指挥权的统一问题必须解决,毛主席思考再三决定让粟裕全面负责两支部队的军事指挥,并让陈毅坐镇两军,统管两支部队的全面工作,这个安排十分高明。

陈毅曾经就是粟裕的老上司,山东野战军兵强马壮,只有陈毅才能镇得住那些老将,后来毛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陈毅和粟裕,两人合则必胜,分则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和陈毅的合照

最终的结果也验证了毛主席的话,陈毅和粟裕都是华东野战军的灵魂人物,两人互相配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