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青报》三评掼蛋

我的朋友狗蛋说,他经历的最抽象的事,发生于他的童年。

狗蛋上小学的时候,成绩不错,天性开朗,人缘很好,放学后还经常带着同学去家里玩。

有一天,两个同学来到狗蛋家,大伙儿正叽叽喳喳地讨论玩什么,狗蛋的母亲(注:当地一个小学的校长)笑眯眯地拿着三份试卷,风轻云淡地说:

来,你们把这份试卷做一做,看谁做得快、做得准。

不久以后,这个故事不翼而飞,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谈虎色变的都市传说。

自此,再也没有小伙伴去狗蛋家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次听到狗蛋老师幽怨的叙述时,我的脑海里立刻有了画面感,仿佛看到一群小学生比赛看谁答题快,答完后,还时而认真点评、时而抚章大笑…

——整个房间都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氛围。

该画面过于怪诞,以至于我不厚道地怀疑,狗蛋老师来自于云南,这是他毒蘑菇吃多了出现的幻觉。

但接下来的叙述让我意识到,狗蛋老师说的不像是假的。

狗蛋说,后来,他考上了一所还不错的大学。但每次寒暑假回家后都宅在家里,从不出门,这可把他的校长母亲急坏了,她埋怨道,你身上怎么看不到一丁点年轻人的活力,你怎么连基本的社交都不搞,你那么多的同学中,难道就没有一个朋友吗?

最后,她老人家总结说:

你这么下去,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立足!

吖,一个无厘头开局的故事最终以伦理剧收场,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鹅,若干年过去了,打着“都为你好、你丫闭嘴”的故事依然层出不穷。

例如2024年8月5日至7日,《北京青年报》连续三天刊发评论员文章,批评近年来盛行的:

掼蛋之风。

掼蛋是一种起源于江苏淮安的益智类扑克牌游戏,但掼蛋游戏从江苏省、从金融圈破圈,却得益于它独特的玩法——它吸收了曾经风靡全国的“跑得快”和“拖拉机(升级)”的特点,上手极快,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金融圈、商学院、游戏平台的推介下,这项学习成本低,组织形式方便、对抗性强的棋牌游戏,迅速在全国铺开,目前全国掼蛋玩家多达 1.4 亿人,掼友们甚至还喊出了响亮的slogan:

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饭后不掼蛋,等于白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餐桌上摆着掼蛋的扑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个都不能少)

8月5日,北青报刊发了“晨云”的评论员署名文章《警惕掼蛋沉迷助长消颓之气》,义正辞严地提出了三个论点:

1,人民群众沉迷于掼蛋游戏,让社会失去动力、失去企业家精神。

2,广大青年沉迷于掼蛋,消磨了拼搏的志气,助长了“躺平”之风。

3,掼蛋沉迷已成腐蚀干部作风的毒弹,一些党员干部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6日,北青报再接再厉,刊发了《“全民掼蛋”的躺平之风该管管了》一文,重点训斥了掼蛋对年轻人的危害。该文认为:

当“躺平心态”遇上“掼蛋文化”, 躺平之风、消颓之气就日益侵入肌体、深入骨髓。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年轻人应当走出精神和追求上的洼地,我们需要的是信心和能力,而不是逃避和畏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7日,北青报刊再发《亟须破除掼蛋编结的“圈子文化”》,则从圈子文化的危害层面,对掼蛋之风予以批评:

“容易入门、两两组队、默契配合、游戏感强”的游戏特点,让掼蛋成为一些人企图搞政治攀附、谋利益寻租的敲门砖,侵染的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消解的是广大干部创业干事的活力热情。 各行各业的青年特别是年轻干部,决不能沉湎于“圈子文化”、醉心于团团伙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青报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下的媒体子刊,后者作为北京市委的喉舌,在经济趋紧的时候说说鼓气话,这没问题,但上纲上线到如此地步,就由不得人站出来:

让我说句公道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究是掼蛋扛下了所有

我们先理顺一下,掼蛋何以从地方性的小游戏,登堂入室成为显学。

2018年起,国内投资圈的格局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外资、民资神隐,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成为国内投资的主力,其中又以江浙沪皖“包邮区”的资金最为雄厚,投资也最活跃。

外资风光的时候,企业家和投资圈人士必须学会喝咖啡、品红酒、玩德州扑克;港资生猛的时候,许家印都得学会锄大D。这不仅仅是逢迎个别人、拉近社交距离的需要,还是一种典型的“社交货币”:

所谓社交货币,是利用人们乐于与他人分享的特质,来塑造自己的产品或思想,从而达到口碑传播的目的。

说白了,拥有社交货币的技能,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一张特定的“入场券”,为进一步的社会交际与利益交换提供机会。

不难理解,作为普通合伙人(GP)的金融人士,为了拉近与出资人(LP)的社交距离,就必须融入当地的圈子(参见我一年前的旧作《》)。

彼时国内投资圈的热点是新能源,因而在光伏企业云集的江苏省,更接地气的掼蛋游戏就取代了舶来品德州扑克,成为融入当地融资圈的必备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9月和12月,《光明日报》两次刊发文章,探讨“掼蛋为什么火了”,这在官媒中是很罕见的)

北青报批评掼蛋游戏影响了年轻人,影响了企业家,毒害了政府官员…但它有没有想过:

甫一开始,谁才是掼蛋文化的“始作俑者”?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家一旦松懈就会被淘汰,哪里有“消颓之气”的资本?真正有资格消颓、躺平的,往往是有着政府背景的、垄断某种资源的企业。

例如上文说到的“政府引导基金”,是指由政府出资,不以盈利为目的,以股权或债权等方式投资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或新设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以支持创业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透露出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政府引导基金是国有性质的,该单位的身份是“公家人”;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他们是分“唐僧肉”的人,而不是向市场找饭吃的人。

所以掼蛋文化的盛行,其实就是体制内的某些同志好这一口,才有其他人凑上去,投其所好。

北青报的评论员同志痛心疾首地指出,掼蛋沉迷已成腐蚀干部作风的毒弹。但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一个“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的:

哲学问题。

(以下省略225字)

总之,沉迷掼蛋引发的消颓之气、圈子文化,这个确实需要引导管理,但应该正本清源,而不是缘木求鱼。

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禁止了掼蛋,还会有德州扑克、斗地主、麻将、24点…迅速补位。

另外,北青报在说明“掼蛋助长消颓之气”时,特别说到了对企业家精神的“伤害”:

还有一些经营者,在企业转型发展遇到瓶颈时,不是想方设法向“新”突破、向“高”攀登,千方百计追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超越,而是试图利用掼蛋与领导干部拉关系,在牌桌上摸清领导干部的需求爱好,寻求机会制造“人情债”。这种寄希望于“四两拨千斤”的巧劲,不仅是经营思路的跑偏,也是对亲清政商关系的损害。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必须有冒险精神,企业家精神的精髓是“创造性破坏”。

这其中,既包括在产品、服务上的毁灭式创新,也包括对现有制度体系的颠覆——例如上世纪80年代“鸡毛换糖”的义乌模式,例如90年代初兑换国库券的“杨百万模式”。

在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经济上行周期,企业家愿意加入新能源行业的初创事业,投资机构愿意协助政府引导基金的招商投资,那时候没人拿掼蛋说事。相反,通过掼蛋完成高效率的沟通,是制度创新的美谈。

这何尝不是一种“企业家精神”的活学活用?

但这两年,事情正在起变化。

2024年7月19日,《中国证券报》援引一份私募观察报告指出:

2024年上半年,我国共完成投融资5365件,仅为去年同期的56%;投融资金额2061亿,为去年同期的57%。另外,今年上半年LP认缴出资额仅为5069亿元,其中还包括2727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不难理解今年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为何重点提及“鼓励耐心资本”。

事实上,围绕着投融资与经济发展,各方面都在努力,但面对复杂的大环境,工具箱里的工具有限,增量效果也有限。

于是就让有关方面着急上火,需要鼓劲+鞭策了。

2024年8月初,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毛晓刚出任北京青年报总编辑,这位“80后”曾被称为北京最年轻的厅局级干部。今年7月,毛晓刚曾发表署名文章:

《牢牢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

也许有关部门认为,当前萎缩的投资,是因为掼蛋之风把企业家的创新动力磨平了,把政府投资群体的事业雄心干趴了,认为投资停滞、经济低迷的原因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足”,是“主观懈怠与躺平之风”所致。

他们不愿意承认,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源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源于消费不足导致投资回报率下降,源于宏观杠杆达到历史高位后对市场上闲散资金的虹吸效应…

把投资不振归咎于掼蛋游戏,归咎于玩物丧志,本质上是一种误会和傲慢。

年轻人的原罪

有趣的是,北青报三评掼蛋,篇篇不离年轻人,甚至精准地定位于:

我们的毕业生。

例如北青报《“全民掼蛋”的躺平之风该管管了》一文中,就引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教授在学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掼蛋之风横扫大江南北,吹进各层面、各角落,是社会失去动力、失去企业家精神的表现,是逃避之风、颓废之风。我希望,我们的毕业生不要加入这一日渐膨胀的队伍,小掼怡情,大掼丧志。

实话实说,陆院长的发言水平,和狗蛋老师的母亲旗鼓相当。

狗蛋老师的母亲认为小学生玩玩乐乐是浪费学习的时间,因此要让他们比赛做试卷;复旦教授认为掼蛋让青年才俊失去进步,所以要拒绝再玩。

在他们眼里,中国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老老实实地上16年学,然后没日没夜地干到35岁被裁员,眼瞅着贷款30年的房子欲哭无泪,好不容易等到65岁领退休金了,却熬到治不好的大病,最后选个最便宜的炉子烧掉,装在天价骨灰盒中,埋到比房价还贵的墓地里,还得提醒儿女按年续费…

只有这样,当TA回首往事的时候,才不会因为艰难人生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似乎,在这个理想的社会里,年轻人就不应该有放松休闲的时光,也不该有对这个世界的善意与好奇,他们不应该慨叹日升日落的壮美,也不应该感受文学作品中别样的人生。

所以,他们就必须被扼杀游戏、小说、酒吧、音乐、绘画等一切可能玩物丧志的东西,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然后反过来被某些人质疑:

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为什么不热爱生活,为什么缺乏创新,为什么出现不了伟大的企业家?

就这样,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年轻人还得颔首曰:

啊对对对。

这心酸的一幕,让人联想到被赦免前的:

抹大拉的玛利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圣经故事里,被侮辱的玛利亚由于忏悔,才得到耶稣的赦免)

事实上,北青报批评“一张桌子、四把椅子、四杯清茶和两副扑克,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饭前饭后都要掼蛋一下”的现象,有没有可能轮到年轻人?

2024年7月,《经济观察报》发布《中国人每周工作时间越来越长》,文章指出:

中国劳动者的工作时长不断攀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逐步上涨,2023年的49小时周平均工时为近二十年新高。此外,工作时长增速也在加快:2015—2020年,周平均工时增幅为1.5小时,2020—2023年,增幅为2小时。

进入2024年,这一趋势并未得到缓解,甚至有进一步上扬的趋势。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周平均工时为48.6小时,为近6年同期次高,比2019年同期上涨2.9小时,超过“六天八小时”工作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

很难想象,每周工作时间被一再拉长的劳动人民,尤其是以年轻人为主的主力群体,在工作时有躺平掼蛋的闲暇。

例如被算法榨干了的外卖员,为了KPI和薪金都急着闯红灯了,你让他“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消极怠工,得空就掼”,他有这个意愿和能力吗?

真可谓:

文章写尽太平事,不肯俯首见苍生。

据说,每一篇灰败的文章都需要一个光明的结尾。最后,让我们把关注点集中到文章开头的狗蛋同学。

我是很钦佩这个年轻人的,因为他有一种历尽千帆而保持乐观的强韧,以及笑死人不偿命的冷幽默。

例如他有一次去同学家玩,就听着朋友的父母一边夸他,一边数落自己儿子。狗蛋老师忍不住说了句:

对不起,我不是来拆散这个家的…

我对中国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就在于周围有这样饱受磨难却依然善良的年轻人。

觉得有趣,请关注公众号:将军箭

8 Aug 2024

点击“分享”“赞”,感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