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平竞争审查条例》2024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前两周北京、山东、陕西、江苏、四川的读者发私信咨询:

以后不能靠补贴政策招商了,怎么办?

因为长期从事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从2024年开始,在和山东、江苏、陕西等多个城市和开发区落地产业链龙头企业中,我是明显感觉到:

政策越来越收紧了。

特别是“清理地方税收优惠”、“不能返税”这几个词被反复地提到,包括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国家税务总局等,都从不同的角度都提出要对各地招商引资,特别是招商引资中的涉税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为了真正打通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政府部门首先在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方面,要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和带头合规。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就是作为我国第一部关于公平竞争审查的行政法规,强调各地不能进行不公平竞争。

仔细阅读了《条例》,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明确公平竞争审查的范围、规定有关方面的职责、明确公平竞争审查标准、明确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强化监督保障。

核心是明确了公平竞争审查标准。

该条例的出台,长远看绝对是非常有必要,而且对于创建良性的市场经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非常有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要是因为该条例在范围方面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特殊政策”,比如市场准入、要素获取、收税返还、一事一议、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奖励补贴等。

其中,第十条 起草单位起草的政策措施,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含有下列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内容:

(一)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

  (二)给予特定经营者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

  (三)给予特定经营者要素获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优惠;

(四)其他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内容。

这对一些地方政府、开发区、产业园区、产业新城等招商局、招商部来说,影响挺大的,很多国企开发的产业园区同行都摆摆手表示:

不会干了。

过去很多年,部分地方政府,特别是开发区为了尽快做出成绩,通过不规范的税费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比如税收先征后返等,形成“税收洼地”,养肥了很多“骗补”、“骗税”的企业。

扰乱税收征管秩序,也会破坏全社会招商引资环境,很容易形成地方上招商引资的不正当竞争,甚至出现同一个城市不同区县的恶性竞争。

这一行为危害巨大。

国家税收流失、地方税收也在流失,如果税收返政策在一些地方不能兑现,还会对地方政府的诚信造成危害或者纠纷。

今年这种纠纷和不兑现在某些开发区特别多。

从我自己这些年给开发区、产业园做产业链招商的实践经验看,真正产业招商引资做得好的地方,比拼的是: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的核心是政府对区域产业定位、产业链、产业聚集和产业升级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我个人经验判断,未来地方政府、开发区搞招商,会有以下变化:

1、未来必须要凭专业,凭实打实的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招商引资。

在开发区新建的百万平米载体内引入专业的产业园运营服务商,做实主题孵化器、特色产业园、潜力独角兽加速器等「园中园」会越来越多。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坦诚合作,既解决了地方政府在园区开发项目上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可以发挥市场化主体的市场灵敏度、运作效率和专业化能力,有效提高园区开发和运营管理效率。

可以委托运营,也可以对赌运营,还可以承包运营嘛。

例如有些省份已经主动撤销了政府内部的招商部门,通过成立专业的招商公司来承担这一职能,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不仅提高了招商效率,而且让招商工作更加精准和高效。

青岛高新区在很多年前就以开发、开放的市场化思维探索实施“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模式,招商效果显著。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一开始就没有管委会,成立总公司作为经营实体,承担着“政府眼中的企业,企业眼中的政府”角色,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集、土地开发等方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前段时间频繁接触的上海安亭镇绿地经济城公司也是用专业招商团队代替传统的政府招商局、商务局等招商功能,招商团队入职审核也非常严格,很多招商经理都有投资公司的从业背景。

2、市场主体流动性会进一步加大,营商环境虹吸效应明显。

以前,个别地方区县为了本地经济发展,对本地企业迁出设置了一些障碍,妨碍企业自主迁移。

过去,有的地方可能会通过下发文件等方式直接指定某个企业提供商品和服务,这样就排除了其他企业的准入机会。

以后再这么干,这就违反了条例的规定。

在招投标、市场准入等方面,竞争力更强的企业能够更公平地参与业务竞争。

以后北上广深、长三角地区等城市本身在经济基础、产业基础、优惠政策、营商环境等方面具有很强优势,会更容易招商成功,而其他在上述四个方面薄弱的城市可能招商更难。

这也不是绝对的,对一些老天爷赏饭吃的城市,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比如人才、矿产、交通等占据相对或者绝对优势的城市,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城市未来发展前景也是很不错的。

比如我之前研究过四川宜宾,就是充分承接产业长江流域发达城市的产业转移,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及精细化工、医疗器械、白酒食品等产业链。

宜宾结合本地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安家成本低等量身定制承接政策,吸引很多企业落户发展。

对很多三线四线城市发展产业,我一直坚持的观点就是:

本地有什么,就发展什么。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等,从0到1起步很难很难,但是如果已经有底子去发展,去升级,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

把已经有的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再通过招商引资补链、延链、强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

2023年,东莞的GDP已经到了11438.13亿元,10年时间GDP翻了一倍,这个城市的产业发展之路走的非常艰难,也非常值得研究。

3、“一事一议”政策力度受到限制。

我自己是写了快100个“一事一议”落户方案,其实现实中企业主要就关心:

钱、业务和人才招聘。

至于其他的二三线城市落户、人才公寓、购房补贴、子女教育等,其实对很多企业来说,在很多城市里并不十分看重,除非是来自一线城市的才会看重。

新《条例》下,会倒逼地方政府必须聘请专业机构认真分析区域竞争优势,摸排产业发展机会,这些对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和运营商来说,都是好消息。

4、科技创新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这就对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地方政府需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还要懂科技创新、懂新质生产力、懂要素聚集,才能提升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例如数据要素作为全新的生产要素,是我国引领全球、自上而下的重大理论创新,已全面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特别是从2024年开始,数据要素将从政策驱动阶段,迈向“政产”共振的新阶段,数据基础设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资产入表与评估、数据应用等环节或将逐步发生明显增长。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指出,在人工智能领域,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应用进程持续推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784亿元

截至2024年3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已有714个大模型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领域中的科技创新,企业更需要的是:场景落地。

这对所有地方政府都是公平的。

谁先落地专业公司运营的特色产业园,通过提供优质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就能吸引高科技企业投资落户,形成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集群,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这次二十届三中全会又再次强调“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

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已经看到中央的决心,开始进行自查自纠了。

未来,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不是靠优惠政策、返税等,而是靠自身营商环境、产业链完整和专业人才等。

还有包括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市场秩序,为企业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分享产业园、城市更新等产业地产招商运营、产业培育、产业投资的经验和案例,承接委托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