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 利川百姓网
“多谢你们的帮助,我已经到上海了!”
“以前我们忙于工作,作为子女对父亲疏于关心,以后我会好好照顾父亲,请法官放心!”电话里,吴大爷与其女儿的声音传来。
“那就好,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大的幸福。”闻言,承办法官王法官松了一口气。
吴大爷最近有些烦恼,年过七旬的他育有二子二女,四子女成家后均在外地工作。习惯了农村生活的他,独自一人居住在老家,日子过得好不惬意。随年岁渐长,吴大爷患上双向情感障碍,无固定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得不到子女关心和照顾的他,不得已前往镇综治中心寻求帮助。
受理此案后,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联系辖区法庭、司法所及派出所成立诉前调解小组。了解原委后,考虑到吴大爷经济、心理急需子女供养照顾,王法官立即拨通其子女电话,多次耐心释法析理做调解工作,可电话那头的他们情绪激动,总是以“工作忙,后面再说”“又不止我一个孩子,要养也该大家一起养”等说辞敷衍了事,匆匆挂断电话。
都说家和万事兴,一边是不能自理的老人,一边是工作繁忙的子女,两辈人如何重拾亲情?吴大爷该如何安享晚年?病情恶化的他如何“老有所依”?
多年的办案经验让王法官深知,一纸协议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必须从根源上化解矛盾,让子女明白赡养老人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将矛盾妥善化解于诉前,经调解小组商议,辖区法庭联合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及村委会共同起草《关于督促履行赡养义务的联合告知书》,借助人民法院司法送达平台向吴大爷的四名子女分别发送。
“王法官,我们收到《告知书》了,仔仔细细阅读后,才发现我们真的错得太离谱。”送达第二天,吴大爷子女主动打来电话。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赡养父母是子女的责任,工作再忙,也不要丢了亲情呀。”王法官劝道。
“我们兄妹几人商量了,决定把父亲接到上海来,既便于父亲治疗,一家人也能时刻在一起。”
几日后,抵达上海的吴大爷打来电话,出现开头那一幕。至此,一场赡养纠纷案件被春风化雨般解决在诉前。
“要把老百姓的难事当自己的家事来办,以‘如我在诉’的要求做好司法审判工作,真正做到‘只见公仆不见官’。”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对每一位法院干警提出的要求。利川市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和法治保障功能,努力探索诉源治理新路径,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提高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来源:利川市人民法院
编辑|小 胡
审核|程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