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制动系统迎来新一轮变革。近几年,线控制动的概念越来越普及,我们已经能在宝马、奥迪、丰田、现代、比亚迪、长城等主机厂的部分量产车型上看到线控制动的身影。

虽然现阶段线控制动的装配率较低,但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以及主机厂迈向L3级自动驾驶,线控制动系统市场必将迎来爆发。

华经产业研究院预测,2026年全球线控制动渗透率将达到30%,整体市场规模高达574.7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线控制动将正式进入主流市场,成为中高端车型的标配。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这一数字仅为5%,因此线控制动将成为新的蓝海市场。

目前的线控制动市场,博世、大陆、采埃孚等国际Tier 1供应商凭借先发优势,占据领先位置。例如大陆集团近日宣布,其MK Cx HAD冗余线控制动系统解决方案已经在极狐阿尔法S HI版新车型上搭载并实现量产。并且,国内线控制动赛道的新玩家也在发力,如亚太股份、拿森科技、联创电子、利氪科技等,也在积极布局这一领域,并且已经向市场推出量产产品。百花齐放的竞争格局有利于线控制动系统不断推陈出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陆集团MK Cx HAD冗余线控制动系统解决方案

在政策方面,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强调了线控执行系统是智能网联的核心技术,需加快这一领域的发展速度。

那么,线控制动究竟为何受到市场的青睐?对今后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新能源汽车来说,线控制动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线控制动解决哪些痛点

传统的制动系统主要由机械结构完成,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控制液压缸产生液压制动力,再通过液压推动制动片与制动盘相互摩擦来实现制动效果。而线控制动系统则通过将驾驶员的刹车力度转换为电信号,将减速意图传递给系统,再由电机驱动液压系统完成制动。

这样的一套系统为何能成为未来的大方向?能解决以下几大痛点是关键。

1.提供真空源:

传统燃油汽车的液压制动是真空助力的形式,依靠发动机提供真空源来实现。而新能源汽车由于没有了发动机,因而缺乏真空源,无法通过真空助力器完成液压管路建压。如果仅仅由驾驶员施加的踏板力度来控制制动力,显然不符合要求,也不安全。

现在大部分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增加电子真空泵来改善这一问题,但毕竟真空度有限,且寿命受限、也容易受环境影响,不是长久的解决方案。

线控制动能用电子助力替代真空助力,使新能源汽车摆脱真空源的限制。线控制动通过电机代替真空助力器进行制动液压管路建压,有效解决了这一根本性的痛点。

2.能量回收:

续驶里程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能指标。提升续驶里程,既要开源也要节流。除了增加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外,能量回收的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传统燃油车上,当车辆制动时,摩擦产生的热能释放到大气中。而对于纯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这种被浪费的能量可以通过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转换为电能,进而储存在动力电池中,为车辆提供驱动力,增加续驶里程。

线控制动系统能够更好地支持能量回收发挥作用。不妨比较一下:在传统的制动系统中,液压的制动力取决于踏板的力度,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力来源于液压制动,电机制动所占的比例很小,因此能量回收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解耦式的线控制动能够极大地提升能量回收的效率。“解耦”指的是,驾驶员制动请求和液压制动力不是绝对的线性相关,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首先利用电机的回馈转矩实现制动,当电机的回馈力矩不足时,再让液压制动发挥作用。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最大化地提高了能量回收效率,为续驶能力提供支持。

3.支持自动驾驶:

L2级驾驶辅助系统已经在量产车型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L3级以上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对感知层、规划层、执行层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制动系统属于执行层的范畴,必须做到响应快、延迟低、精度高的同时,支持系统冗余。

随着自动驾驶级别的提升,执行机构需要更灵敏。线控制动系统的优势在于,没有复杂的机械连接,而是由电信号传递指令,因此能够比传统制动系统提供更快的建压速度,使车辆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制动,线控制动系统能够将达到最大制动力时间限制在150 ms内,大大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自动驾驶向高级别发展,对于高速的L3及以上级别,控制权交给了系统,由于速度的提高,安全风险大大增加,当主制动失效的情况下,需要更高的制动力,同时在制动过程中保证车辆必要的稳定性,避免前轮或后轮过制动导致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单独冗余制动系统来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