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拖延症是当代年轻人中常见的一个现象,甚至被戏称为“精神癌症”。许多人以为拖延症只是延迟受罪的有效工作机制,但其实它往往还会带来焦虑、压力或无助等心理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爱情公寓

归根结底还是那个常见误解,即以为拖延症只是偷懒或缺乏自律的表现,但实际上,它背后有更为复杂的心理机制。

这就要说到这些年很流行的行为经济学,它是一门结合心理学与经济学的学科,通过研究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来解释和预测经济决策。

它揭示了为什么我们在决策过程中常常会偏离理性,受到各种心理偏见和情绪的影响,“时间不一致性”、“自我效能感”等理论都能很好地说明拖延症为何如此顽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拖延症和“懒”关系不大

通过理解这些机制,我们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克服拖延,走出“罪与罚”的死循环。

一、为什么未来畅快不如当下享受

如果问你想在一个月后还是两个月后享受满汉全席,大多数人可能选择在一个月后享用,反映了人们“急不可耐”的迫切心理。

但如果给你另外两种选择:一个月后享受满汉全席,后两个月在家吃;或前两个月在家吃,再过一个月享受满汉全席。多数人大概选择后者,说明人们偏好效用递增的“改良序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这个时候,当下享受不再那么吸引人了呢?这就要说到行为经济学中的“选择托架”,不同的选项集合会激发不同的心理动机,导致不同的跨期选择。

拖延症通常涉及对立即享乐与长期效用之间的权衡,这可以通过选择托架的设计来解释和改善。当面临只有立即享乐(如看电影或玩游戏)的选择托架时,人们更容易选择短期的愉悦,推迟需要努力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当任务的完成几乎毫无头绪的时候

然而,如果选择托架中增加了长期效用的选项(如完成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或减轻未来的压力),人们对效用递增序列的偏好会显现出来,从而更倾向于选择对长期有利的选项。

此外,试比较“x日之前要完成”和“一个月内要完成”,人们往往更希望后者。这是因为人们通常偏好延期,因为定期的方式有一个计算成本,人们不愿意为定期的计算而费功夫,而延期将使得决策者认为有一个更高的贴现率。

理解延期和定期的不同影响,就可以理解我们通常是如何利用延期来进行自我安慰和逃避的了。

二、为什么deadline才是第一生产力?

拖延行为如此普遍地发生,似乎说明了拖延是暗含在人潜意识中的一种欲望。那么,拖延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从比较大众化的角度来看拖延行为的产生:

首先,拖延能够维持一种自我欺骗效应,对于不愿意做的事情,人们可以通过拖延的方法来摆脱这种事情所带来的烦恼,从而创造出一种暂时的轻松和安稳感。

其次,人们希望通过拖延来等待事情出现转机,甚至等待奇迹的突然出现。

最后,人们只愿意考虑当下,认为将来的事情还很远,将来的事就等到将来再考虑吧。

这种拖延行为一般是可以持续进行下去的,因为决策者在每一期都可能决定再拖延一期。怎样才能结束这种拖延呢?必须有一个最后通牒的期限!

行为经济学中的自我约束模式提醒我们,建立外部约束和自我要求规则可以有效地减少拖延行为。

类似于戒酒中心和减肥中心的模式,通过设立具体的限制和目标,人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

例如,设立明确的截止日期、分阶段完成任务、使用奖励和惩罚机制,都可以帮助提升任务完成的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每一个deadline都成为一部分生产力

让每一部分生产力都带来当下的一部分满足

这就是“延迟满足”的智慧所在——它要求我们超越即时的满足,去规划和等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于连续获得的小额回报的满足感可能会逐渐增加,这有助于增强延迟满足的动力。

三、为什么明知不好但却“摆烂”

存在一种极端情况,行为人彻底“摆烂”,只想追求当前效用的最大化。

这种不能形成有序的效用函数,在多重目标的冲突中,没有追求整体效用的最大化的情况,在行为经济学中就是“有限意志”

典型案例是,人们的储蓄行为中出现的“夸张贴现”现象,人们在预期金钱收入时能理性规划,但当钱到手后往往立即花掉。

此外,从一般意义上的酗酒、赌博、毒品上瘾,到信息时代的上网、刷朋友圈上瘾,上瘾行为正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拖延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瘾行为的形成,是因为过去的消费提高了当前的边际效用,导致消费越多,需求越强烈。例如,好的音乐越听越想听,酒鬼喝酒不醉不休,这些现象说明在某些情况下,边际效用并不递减

行为经济学认为,即使成瘾者理性地认识到长期成本大于收益,他们依然难以改变行为,这表明理性决策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实际的消费行为。

需求弹性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成瘾行为的有害或有益性,需求弹性高的成瘾性行为(如听音乐)通常是有益的,而需求弹性低的成瘾性行为(如吸烟)通常是有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贫穷也无法阻止上瘾的行为往往是有害行为

成瘾和拖延往往相伴而生,克服成瘾和拖延症需要识别和管理驱动行为的心理性因素(如饥饿、口渴、性欲、情绪、心情和感情、生理疼痛、对药物的渴望等)以及改变环境暗示(如场合、声音、图像、气味、装饰等)。

通过反复体验和调整,我们能够积累经验,对抗心理性因素,达到长期的最优消费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觉得拖延症背后有什么特殊原因

谈谈行为经济学怎么影响你的生活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此书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董志勇 著

洞悉思维深处的奥秘

指出“荒唐”决策的本质

探究非理性行为的规律

-End-

观点资料来源: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看清非理性,理性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