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新能源正前方”公号,这里有更多新能源行业热门话题深度剖析,记得关注哦~
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
964
篇原创文章
新能源正前方之前说过,“如果说锂电池行业里还有企业有望存在阿尔法机会,那只能是宁德时代”,但自从去年宁德时代业绩承压,增长开始放缓,逐步遭遇增长困境后,开始的一系列尝试却让人有“困兽之斗”的感觉,不免担心宁德时代是否也有阿尔法收益机会。
宁德时代瞄准C端
经常出差或者对宁德时代有所关注的朋友应该有注意到,从今年开始,很多机场或者火车站都出现了宁德时代电池的广告。
比如下面两张图片就是leo在上海机场和成都东站看到的宁德时代的广告。
很明显,这些广告就是直接瞄准C端消费者的。
实际上,宁德时代瞄准C端消费者的动作还不仅于此,至少从去年发布神行电池开始,官方就已经有加强C端影响力的打算和动作了。
神行电池的发布会是宁德时代首次举办的线下发布会,而且在多个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相关的宣传也不少,从发布会的整个过程来看,也带有很明显的面向C端消费者的偏向。
到今年,宁德时代的抖音直播间更是开启了面向C端消费者的日常直播。
因此,在与车企的合作中,宁德时代开始强调自己的品牌存在感。今年1月,宁德时代在与猛士科技达成合作时宣布,后续上市的猛士917车型将在车身印上“CATL Inside”的标识。
此外,据一些媒体报道,宁德时代计划今年8月在成都开设首个线下品牌展示门店,同时打造占地约1.5万平方米的“新能源生活广场”。展示门店的用途是全面展示“CATL Inside”车型,预计将涵盖超20家车企、超50款车型,展示车辆数量超150辆。
从种种动作来看,宁德时代强推“CATL Inside”战略的野心昭然若揭。
很明显,
“CATL Inside”是在模仿Intel INSIDE 战略,希望通过对C端用户心智的争夺加强对B端的影响力。
C端战略更像无奈之举
明明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此前也一直采取的是大客户采购为主的业务模式,为什么却突然如此热衷于面向终端消费者做宣传?
归根到底,还是宁德时代的增长遇到困难了。
早期坚决押注并吃到了三元锂电池的时代红利后,宁德时代迅速成长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尤其在国内市场,一度垄断半壁江山,成为绝对的行业龙头。
但这几年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尤其是下游主机厂商纷纷通过自研或者投资入股的方式寻求三电领域的垂直整合,宁德时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这里面来自比亚迪的竞争压力尤其大。
比亚迪这几年狂飙突进的市场份额不仅抢占了大量的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时也极大的挤压了一批新能源汽车厂商的生存空间,而比亚迪每卷死一家竞争对手,也就意味着宁德时代永久的失去了一部分市场份额。
同时随着合作的客户要不转向电池自供或者跟自己有股权关系的厂商,要不被比亚迪这样的巨头挤压,存量客户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相对的,宁德时代的话语权就越弱。这就是宁德时代的市占率和产能利用率,以及毛利率等关键指标连年下降的原因。
所以宁德时代希望通过抢占用户心智,借助终端消费者的力量增强对主机厂商的话语权,抢夺市场份额。
可惜的是,虽然宁德时代和英特尔都希望借助C端的力量获取在B端的市占率,但“CATL Inside”想要复制Intel INSIDE 战略的成功并不容易,结果很可能会让宁德时代失望。
CATL Inside 战略恐难成功
要搞清楚这一点,咱们必须对Intel Inside 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英特尔之所以推出Intel Inside,是因为1988年386处理器上市三年了,但是大部分人都还在使?286芯片,386只被?于?端产品,英特尔急需一个可以跨越几代产品的营销方案,建立公司的个人电脑芯片系列共用品牌。
于是设计了一个广告合作模式:只要OME合作伙伴在广告和电脑上加上英特尔的logo,就可以在购买英特尔芯片时计提广告费用,用来支付未来广告费用的?半。
以此达到让英特尔的logo出现在电脑产品上,以及让消费者更关心处理器的双重目的。
结果Intel Inside 大获成功,几乎所有主流的OEM厂商都签约合作了,成功打赢了消费者心智之战,从此芯片成为消费者选购电脑最重视的环节。英特尔也借此重塑了产业链议价权,牢牢掌控了议价权。
对于所有的TO B企业而言,Intel Inside模式的成功无疑让人心动不已,但想要复制却并不容易,除了英特尔自身具备市场领导者地位和顶尖的产品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时代不同了。
彼时的互联网大发展,互联网才是大家公认的入口,硬件本身的入口价值有限,再加上当时的行业竞争激烈,大家为了节省成本对于英特尔的战略目的放松了警惕。
但现在有了前车之鉴,尤其是无人驾驶时代逼近,主机厂商的入口价值凸显,下游主机厂商不会为了节省成本而让渡自己的产业链话语权,主机厂商不会积极主动合作。
消费者端区别也很大,PC时代,芯片和操作系统确实主导了产业的迭代和创新进程,因此wintel联盟牢牢垄断了市场。当时PC厂商普遍将研发外包,用户很少能够感受到整机厂的品牌价值和差异化,这使得消费者把intel处理器作为选购PC的标准之一。
但目前汽车行业的研发和创新主要还是下游主机厂商主导
,而且大家看到了无人驾驶时代汽车的入口价值,也越发重视自身的差异化价值,普遍都在追求垂直整合,加强自身的行业影响力,避免沦为纯粹的代工和组装厂商。这也就决定了
下游主机厂商的品牌、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等才是消费者的主要决策依据。
动力电池作为零部件之一,在这场与主机厂商的“用户心智争夺战争”中,胜算不会很高,而且随着锂电池的技术趋同,安全和续航问题越发得到解决,用户对于动力电池的关注越少,宁德时代的胜算就越小。
从长远趋势而言,CATL Inside想要成功的概率比较低,宁德时代的这个尝试更像没办法中的办法,有那么一点“困兽之斗”的感觉。
类似的“困兽之斗”动作还不少,比如近期传出来的惹了巨大争议的“896”工作制。896”工作制,即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共“奋斗100天”。
“896”奋斗100天惹争议
6月12日早上,宁德时代总部的员工们发现办公电脑的锁屏壁纸直接被公司统一更换为“奋斗100天”字样的LOGO。
据宁德时代内部员工爆料,“之前其实也是要加班的,但不强制到九点。”现在“896”工作制的明确提出,无疑将这种加班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底线被突破了,就会有更多底线被突破,当896这种比"996"更严苛的工作制被以奋斗100天的由头提出来后,就很难保证后面是否会成为常态化。
虽然后面在达沃斯论坛上,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回应了这个问题,表示"奋斗100天,就是号召大家去练好基本功,我们没有强迫大家。"
但我们都知道,在企业里,员工就是弱势的一方,尤其在当前大环境下,人人都在为饭碗担忧顾虑的情况下,员工就更弱势了,面对一层层的命令,很多所谓的不强迫,最终都成为了变相的强迫。
896工作制,不仅对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造成巨大的冲击,是否也违反了劳动者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而且根据网上的爆料,这个政策还对外籍员工“法外开恩”,对他们不做强制要求。从网上爆出来的消息看,很明显,对国内员工可以说就是“强制”的了,虽然曾毓群说不强制,但懂的都懂。
大清都灭亡上百年了,年轻人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的时候,你浓眉大眼的宁德时代还来搞国人和外国人区别对待的戏码,也真是让人失望。
宁德时代的这种种动作,归根到底都是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守擂者”遭遇增长压力后的应对,但是否真的有用还有待验证,目前看更像是“困兽之斗”。
虽然从宁德时代自身出发,这一切的折腾很合理,毕竟大环境层面,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越往后增长速度无可避免要放缓,国外渗透率依然比较低,但增长速度却不及国内。另外周围强敌四起,尤其是比亚迪,产生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尤其还要面对日益不确定的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对公司经营带来的巨大影响。
种种不确定性之下,宁德时代也只能想办法做一些应对,这实在无可厚非,只是leo每每想到作为中国智造的代表之一,已经贵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的宁德时代,一旦遇到风吹草动,第一刀砍下去的还是自己的员工,总是觉得不是滋味,似乎中国制造永远逃不掉内卷的宿命一般。
实在难免让人有兔死狐悲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