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能否弯道超车?这个命题已经讨论了好几年,虽然正反意见层出不穷,但随着2024年1-6月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出炉,这个问题的答案已见端倪——在销量榜单TOP 10里,有6家中国车企上榜,其中比亚迪以160.71万辆的成绩稳居第一,比位居第二的大众汽车(105.77)多了近55万辆,而奇瑞汽车的销量也突破百万达到了105.77万辆,位列中国市场第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这三家“百万级”车企之外,排名第四的吉利销售成绩为95.57万辆;长安以80.9万辆位居第五;长城以46.74万辆位居第七;上汽以33.15万辆位居第十;海外品牌进入TOP 10的除了大众,还有丰田、本田和特斯拉,而日产、通用、现代、福特等老牌车企均名落前十之外,如果以总数来计算,国产汽车在华总销量超过了海外汽车品牌,自主车企在本土市场实现弯道超车已经不是空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个角度来看待中国汽车产业,我认为本身并不存在“内卷”,市场所展示出来的现象,是中国车企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打造出比合资品牌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这一点,中国新能源汽车表现出色,也直接带动了燃油车向新能源时代的转型速度,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国汽车品牌完全可以在一起良性竞争、良性共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说“卷”,我认为就是良性竞争的一种体现,因为“卷”的本质就是提升产品竞争力,也只有如此才能卷得长久、卷出中国汽车的出路。我们分享几个各车企公开数据,在2023年度,比亚迪实现销量302万辆,年度研发投入为399亿元;

长安销售255万辆,年度研发费用为90亿元;

吉利销售169万辆,年度研发费用为78亿元;

长城汽车销售38万辆,研发110亿元;

理想汽车销售38万辆,研发费用106亿元;

蔚来汽车销售16万辆,研发134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些数据我们能够看出,不管是比亚迪、吉利还是长安这类传统大厂,还是理想、蔚来这类新造车势力,想要保持领先或向上,就必须在产品研发上投入更多支持;而长城汽车我们可以作为一个特例来分析,虽然去年销量遭遇滑铁卢,但近一年内多款新车的产品力可圈可点,今年上半年销量已经超过去年总和,甚至有希望冲击百万大关,我认为和大力投入研发有密切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对技术升级的重视和投入,本身就是“卷”,我们可以引用比亚迪李云飞在论坛上的发言:中国汽车是越卷越好(技术),越卷越强(产品),在过去四年中国主流车企投入的研发经费,是四年之前投入总和的2.5倍;从产品角度出发,不管是内部自比、还是与合资品牌同级车型相比,现在的中国汽车也越来越好。这一点确实如此,现在的中国汽车不管是整车品牌、整车体验,都具备了很高的成熟度和竞争力,同时,各大车企对销售/售后的终端服务意识也更为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建立在新能源技术更加完善的前提下,不少中国车企开启了反向合作的时代,不再单方面依赖大陆、博世等海外供应商大厂,以比亚迪为例,对外已经和奔驰、丰田、特斯拉等海外车企合作,对内,也和长安、奇瑞、蔚来、小米等车企合作,合作范围包括电池、智能驾驶等领域,进入到广泛的技术开放与合作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车企也到了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阶段,需要打造能够令国际市场看好和尊敬的汽车品牌。目前,比亚迪、上汽、长城、吉利、奇瑞等车企,已经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了销售渠道和多款车型,甚至建立了整车生产基地,也逐步取得了海外消费者的认可和选择。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汽车出海目标还任重道远,但我相信,随着技术和产品的升级,中国成为汽车强国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