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剑天涯

这是近期军迷圈很关心的一件事,赤剑本身是不想写的,奈何越不写点有自己思考的东西,军迷圈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就把一些本不可能的事越传越离谱,无奈,只能提笔科普,说下赤剑的个人浅见。

决定战斗机产量的因素很多,但赤剑认为最关键的是战机配套发动机的产能。

只有发动机产能也跟上了,战机的产能也会跟上。

而根据美军的发动机的采购,100台发动里,一般有15台这样的比例是维修储备用途的(通俗讲的就是备件),也即别看美空军这时候一下出了个同一型号100台航空发动机的订单,换算成F-14,F-15,F-22,F-18等双发战斗机来看,实际的装机数量应该为100-15等于85,然后85除以2等于4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平时期100台航空发动机产能订单和双发战斗机实际数量最直接最粗暴的换算关系,真实操作中实际数量一般到40到无限接近50架之间的区间摇摆。

WS-15是我们最新的发动机,它会直接用于我们的歼-20,让歼20具备完整的战斗力,这个最基本的事实论述大伙认为应该没啥问题吧?

WS-15什么时候定型的?产能会有个爬坡过程不?

看不明上面的问题,让我们以WS-15的上一代产品WS-10及F-100/110系列发动机举例。

2006年定型的WS-10,初始产能也即90~100台一年,这个数据其实也是和外军以往的数据接近的,到2016~2017年,也即产品定型10年后,年产量才从100提高到300台的范畴(前面提到的产能爬坡)。

而这300台的范畴其实是要解决歼-10,歼-11,歼-20等多款先进战机的换发需求的,我们当时提高产能的意义在于,四五代战机的关键核“芯”终于不在受制于人了,从那时候起,我们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仍需从俄罗斯进口的消息就开始绝迹了,毕竟我们不只造出来了,产能也跟得上我们的装备步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太行及F-15EX近期F-100-GE-129发动机为例,可见初期适配战斗机的军用发动机年产量在90~100台之间很正常,发动机产能有个爬坡的过程,体现在战斗机上面,也同样有个显著的爬坡过程。

以2006年试飞,5年后批产的F-35为例,2011年F-35的年产量为9架,2012年为29架,2013年为35架,2014年为36架,2015年为45架,2016年为46架,2017年为66架,2018年为91架,2019年年产量才真正破百,达到131架,2020年则为140架,2021年为160架,2022年为170架,2023年为计划为153架,实际交付为90多架,军圈普遍猜测像早几年芯片原因被卡脖子导致国产车产量下降一样,美国人也被反向卡脖子了。

所以从上面的情况可知,军迷圈以前嘲笑苏57年交付多少多少架,F-15EX月产量多少多少架的,然后他们就如何如何不好了,这完全是不懂客观制造规律的瞎比比。

早期由于协调零配件和组织生产的原因(不只工厂的设备及工人还有上下游产品的供应链路的通畅等)出现年产量几架的情况真的非常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看F-35这个单发(也即才用1台发动机),并且发动机年产能不受丁点限制的情况下(普惠的发动机年产能很轻松跟得上F-35的生产,并这还是普惠没有发大的情况),美国的F-35总产量到2024年才破千。

请问下,比F-35晚上几年批产,发动机前期还受限,并且装机所需发动机是F-35X2的情况下,怎么得出2024年再过去2~3年,歼20产量会达到500架这一数值的。

按照合理的估值,赤剑认为2~3年后,歼20总产量达到300(正负误差50)都是个很令军迷喜悦的数字了,毕竟前期批产的时候,年产量真的不高,和F-35,苏57,F-15EX等刚批产的情况类似,后面随着上下产业链的打通,生产线的扩容,也才慢慢的达到F-35战机2012年到2016年的产能数据。

各国在研发战机的时候都有个市场数据估值,比如确定研制某款飞机,预计10年内总计装备多少架,加上研制费用平均下来每年支出多少等等,我们的国防预算是否能承受得起等等事宜,其实在上马前就有了“筹划”,往期文章也做过这事的科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歼8及歼11的情况做准绳,大伙会发现上面的例子是对的,预计生产200架,投产10年,平均每年生产20架,年平均采购开支为25亿。

所以综合WS-10发动机在2006~2018年的情况及歼20自2015年批产以后的情况及WS-15的情况,大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日媒在早几年做过统计,数值仅为部分乐观军迷统计的产量的1/3的数据。

日媒总计产能数值偏低,但也许更接近实际数据,毕竟一方的统计估计误差在几十架,而部分军迷则是按照整个航空旅全装歼20统计的,这和我们真实情况应该有百多架的差距。(杨总以前对媒体的宣告,我们20的数量比外界想象得多,其实这话就是喊给计数一向严谨的日本人听的,毕竟他们以前的统计数据,咋一看还是比较详实和吓人的)

毕竟一个旅是歼10,歼16/11,歼20混装(军改以后,航空旅基地化集成化,的确是把各种机型融进了一个团队,而不是过去那样,执行任务从攻击机团抽调一部分力量再从战斗机团抽调一部分力量形成空中编队,合成化,攻防兼备,能快速响应,航空旅即可执行多种任务一直是我们空军的追求)还是全旅几十架都是歼20,最后根据官媒已实锤换装了歼20的部队总数,统计出来的数据能差个2到3倍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军迷目前想定的数据,这真是战恐呀,过于夸大了产能。

发动机的情况摆在那儿,我们不能光造飞机壳子,不管有没有发动机装上这事呀。(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