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个短视频,图片上写有这样一段话,“今年南方大洪水,为什么看不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场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样的内容,笔者个人也有这样的感受,今年在多地的洪灾面前,的确各界对受灾地方的捐赠相比以前是比较偏少。

今年6月进入防汛抗灾高发期,全国整体出现了北方干旱南方洪水的特点。

从广东梅州暴雨开始,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重庆、云南、贵州、安徽、浙江、福建,几乎南方半个中国都面临洪水灾害的冲击。

特别是最近几天湖南的平江县、华容县遭遇的洪灾。

平江县遭遇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雨量最多的一次洪水冲击,水位之高、损失之大、受灾面积之广,前所未有。

平江县也极为少见的向社会各界发布了《关于接受社会捐赠的公告》,公开向社会各界求助,希望社会各界爱心组织、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捐物,帮助平江县战胜特大灾害,重建最美家园。

华容县也发生了罕见的洞庭湖一线堤坝溃堤,超过5000居民被紧急转移,大量民房被淹没的灾害。

同时甚至还有江西九江江洲镇因为遭遇特大洪水,该乡镇发出《致江洲在外乡亲的一封信》,号召在外老乡返乡抗洪。

至于有多少在外打工工作的老乡能够放下手中工作,能够在单位上请到抗洪假,笔者不清楚。

整体上今年发生在南方多个省市的大洪水,对多地群众带来的伤害看似并不亚于以前的洪灾。

但今年各界对南方大洪灾给出的捐赠明显偏少。

不要说相隔多年的1998长江大洪水、2008年512大地震,当年社会各界、港澳台地区、国内外政府企业踊跃数十亿、数百亿的捐款。

就是相比近几年的郑州洪灾、京津冀水灾等自然灾害,国内大型国企、民企群起巨额捐款,这样的情况在今年也没有出现。

比如,三年前也是这个时候,河南发生大洪水,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美团、滴滴出行这些企业每家一天都捐了一亿,一天内共有45家企业一天捐款了近20亿。

而在前几年,大量的外资企业在疫情爆发后针对中国进行的数以亿计的捐款,在今年南方大洪水后,也没怎么看到外资企业慷概伸出援手。

这样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盛景在今年已经成为了记忆中的事情。

《中国慈善家杂志》最近发表了“社会捐赠骤减,救援队捉襟见肘”的文章。

文章称,总体而言,企业捐款额有明显下降。

据《公益时报》不完全统计,去年京津冀水灾中,有72家企业参与捐赠,善款总额超过10亿元。本次水灾的捐款企业则多是闽、粤本地企业及本地商会、机关单位。梅州市工商联公布接收的捐款额为约2300万元,龙岩市文明委则只公布了爱心企业名单,未公布具体数额。

在以往的救灾行动中,许多演艺界明星带头参与,去年甚至还有不少大网红主动发声呼吁社会关注,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但在今年,这些明星、网红都变得相对沉寂。

是不是与最近一些地方加大税收征收,严查偷漏税,没有公开资料,不好评论。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本次洪灾波及的的是多个省份,涉及面积广、地域多,媒体报道也相对不集中、公众注意力更分散,这或许是公众筹款额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目前还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即便有企业在这次大洪水中慷慨出手捐赠,不久没有受到广泛的肯定,还受到了一些非议。

比如,这两天网红茶饮企业霸王茶姬为湖南华容县洞庭洞溃堤捐资了500万元,就在网络上就遭到了一些人的人非议。

有网友留言称,“这茶的利润太高了”,“以后坚决不喝这个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现这样的声音对整个社会不是好现象。

做善事没受到肯定,反而声誉受损,价值观这样颠倒必然有深层次的原因存在。

与这段时间洪灾袭击南方同步,最近舆论场也充斥不少企业裁员降薪引发关注的消息。

比如笔者上篇被删掉的稿件,讲了一位金融女精英因在裁员降薪压力自杀的文章。

这两天网络上还有建行全行员工降薪、平安银行上海员工变相裁员的传闻。

金融行业员工被认为是连续十多年,员工薪酬居各行业榜首的人群。

现在连金融业员工都面临很大的收入压力,更不要说其他行业的员工收入。

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针对南方洪灾出现捐款减少,或许并不让人意外。(文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