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顶端新闻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邻居学做美食,送来一盘桲椤饼,让我们品尝。那饼是刚出锅的,热气腾腾,香味直往鼻孔里钻。古人说:“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这哪里是一盘饼,分明是一份浓浓的心意啊!

桲椤饼的做法并不复杂。把稀稠适中的淀粉糊抹在新鲜的桲椤叶上,再把事先拌好的馅料铺在淀粉上,然后把桲椤叶对折,边沿捏紧,上锅蒸熟即可。桲椤叶长得比较宽大,边缘波浪形,美观又自然,用新鲜的桲椤叶包馅儿做出的美食,散发出独特的香味儿。桲椤叶就是槲树叶,可以养蚕。《唐本草》记载:槲树叶的气味甘、平、无毒;具有止血、止咳、利小便等功效。

桲椤饼这种美食我们在秦皇岛吃过,这种饼是民族英雄戚继光做蓟镇总兵时所创。当地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桲椤饼真遗憾。”咀嚼着爽滑酥嫩的美味,我的思绪穿越到多年前的明朝,似乎看见了金戈铁马鼓角铮鸣的山海鏖战,好像看到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戚大将军。

戚继光十七岁开启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此后四十多载,“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他通书史,晓兵法,知地利,精器械,是明朝抗倭拒虏名将。《明神宗实录》说他:“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壮猷御虏,望著幽燕。”

戚继光在山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抗击倭寇时,以诗明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他打造的“戚家军”威武霸气,军纪严明,很像“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岳家军”,令倭寇闻风丧胆,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有人说戚继光自幼活泼好动,喜欢和小朋友们玩排兵布阵行军打仗的游戏,天赋异禀,非同常人;有人说他是将门之后,家学颇深,文武兼备;也有人说他得到了岳飞的兵书,胸藏韬略,腹有良谋。

荡平海疆之后,戚继光奉命守卫京师门户——蓟镇边关(大概就是今天居庸关到山海关一带),正值壮年的他又写下“但使雕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这样的诗句,表明为了消除战争,让国泰民安,甘愿毕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当时驻守边关的明朝军队,军纪松弛,军容不整,战斗力极差,蒙古鞑靼部落常来掳掠,当地百姓深受其害。戚继光带领名抗倭将士来到边关时,天正下雨。他让军队列阵于关门之外,独自进入关内巡视。雨从早晨下到傍晚,他的军队直挺挺地在雨中从早晨站到傍晚。一整天时间,没有一个士兵找吃要喝,也没有一个士兵出列避雨。原驻军兵看到这种阵仗,深深被戚家军严明的军纪所震撼,以后逐渐革除油滑散漫旧习,都乖乖听从号令,苦练杀敌本领,战斗力大增。戚继光帅领将士,整修加固倾圮残破的蓟辽一带长城,修建空心敌台,并把山海关长城修入海中,现今的老龙头入海石城就是当年戚继光首建,老龙头是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万里长城的点睛之笔;此外他还创立步、骑、车、辎重诸营,把蓟镇关山锻造得似铜墙铁壁,屡败入侵之鞑靼强敌,在他任内,边郡太平,民安物阜。

戚继光不但将兵有道,而且爱兵如子。打胜仗朝廷有赏赐,他论功行赏,从不截扣;将士阵亡,他痛哭流涕,厚葬抚恤;军兵伤病,他问寒问暖,关怀备至就连吃饭这种小事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镇守边关的戚家军有很多南方人,他们吃不惯北方的食物,戚继光发现这个问题后就认真研究怎样调整饭食种类,满足大家需要,其中创制出了桲椤饼。这种饼是饺子和粽子的结合体,把南方的粽叶换成了桲椤叶,把北方的饺子馅换成了粽子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桲椤饼也包饺子馅,有荤有素,这样南北方人都爱吃,解决了众口难调的问题。后来逐渐传入民间,成为当地特色美食。

品尝着香甜可口的桲椤饼,我又想起国人习惯把信仰寄托在食品中,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煮腊八粥是为了纪念岳飞,那么吃桲椤饼就是为了纪念戚继光。《清官谣》里唱:“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现在有一句话叫:“你把人民放在心中,人民把你举过头顶。”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他们是历史天空中闪耀的一颗颗明星,将在老百姓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辉光!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志国,河南省社旗县饶良镇人,喜爱读书散步,现在社旗商务部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