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翠娟:在历史厚重和文学之美中品味原色包拯——评滕非长篇历史小说《包拯传:大宋孤勇者》

滕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现任中华文化促进会燕赵文化委员会副会长,河北省网络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迄今发表、出版作品三百余万字,代表作有《庙堂与江湖:范仲淹传》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拯,一位被历史与民间文艺作品赋予了无数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故事跨越了千年,流传在街头巷尾,常见于小说戏剧,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作家滕非笔下的包拯,却给了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包拯传:大宋孤勇者》的作者滕非在深入历史事实考究的基础上,以轻快简明的笔调讲述了包拯的一生。他以包拯的生命过程为经,以包拯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的才华以及为官经历中体现出的精神内核为纬,串联起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人才等领域不为人知的光辉事迹,全方位展示包拯的智慧、品德,塑造了包拯忠孝、仁善、清廉、刚正的人物形象,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多面”包拯。

追根溯源

揭示“孝”是包拯的人生底色

包拯为何29岁还在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之后,又为何前后两次都没有接受朝廷的任命?带着这些疑问初读,便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滕非循循善诱,层层剥茧,以细腻的笔触对包拯两次弃官的来龙去脉展开描述,揭开了背后的隐情,让我们看到一个“孝”感天地的包拯。

从书中“辞官风波”一节得知,包拯放弃去建昌上任,是因为“父母皆老”,放弃和州税监官是因为父母“又不欲行”。包拯竟是个大孝子!在包氏族人的家谱中记载着,包拯的大哥当时远在家乡的千里之外当官,而他的二哥并未走仕途,包拯最小,复杂的家庭环境加之当时的社会风气,让包拯承担了赡养双亲的重任。

十年,包拯的十年,都是在一心一意地赡养年迈的双亲。

后来,父母相继离世,他强忍悲痛,坚持为父母守孝,待守孝期满,他迟迟不肯脱下孝服,又坚持在父母坟前多守了两年。

十年的光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那些当初和包拯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年都已飞黄腾达,唯有他自己还在庐州的乡下原地踏步。直到39岁,包拯才依依不舍地向墓地里的父母拜别,开始走上仕途。

在事业和尽孝之间,包拯有他自己的选择!这足以引发读者的深思。在滕非的表述中,包拯还有一个谥号“孝肃”,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孝行。包拯去世,为了褒扬他孝顺的高贵品德,朝廷决定赐谥号以示尊荣,并特意在谥号中给他赐了一个“孝”字。此“孝”字正是他重要的人生底色。

有理有据

呈现包拯不入俗流的个性化形象

“少年底色”一节,滕非借《朱子语类》的记载向读者展现一个不入俗流、独立思考、坚定自我的包拯。少年时期的包拯不但富有才华,而且有着不俗的见识和定力。一位富人三次邀请包拯,包拯始终不愿意与其结交,奠定他未来不畏权贵的个性特征。

进入御史台后,包拯没有轻易让自己卷入保守派与改革派之间的斗争中,他始终坚持做实事,不受别人的影响,更不会人云亦云。在庆历初年的大宋朝堂上,他不站队不张扬,对于新政的观点,根据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提出问题,点到为止。

凡事出于公心,敢于直言,不畏权贵,不欺弱小,这样的人和事总是难得可贵的。“挑战老臣权威”一节,读者很容易在包拯所奏《弹张若谷》的奏折中清晰明确地感受到他的坚持和勇气,他与官场各种不良风气做斗争,敢与老臣叫板,一个坚定自我、不畏权贵的包拯令读者肃然起敬。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嫉恶如仇,“七弹王逵”的曲折过程令读者印象最为深刻。滕非通过对包拯的思想、心理、语言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并站在客观理性的视角进行辨析,加深了读者对包拯惩恶扬善、不屈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刚正”印象。至此,包拯的形象也越发个性、丰满而鲜活。

广为流传的《铡美案》中,被包拯铡了的陈世美,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吗?“将驸马钉在耻辱柱上”一节为读者做出解答。原来历史上并没有陈世美此人,故事也是虚构的。但是,包拯斗驸马的事情确实存在。名门出身的郭承祐,任性骄纵、行为狂妄,屡受众人弹劾,却屡教不改。皇帝对郭承祐一再包庇,而包拯丝毫不退让,坚决进言,请皇帝下令将其绳之以法。这个故事再度让读者感受到了包拯的勇敢无畏,他同情弱势群体、敢于与权贵斗争的“青天”形象淋漓展现。

细节真实

塑造高情商高智商“入世”的包拯

不入俗流,但又能“入世”,是包拯的大智慧。在26年的时间里成功升迁25次的包拯,不仅智商高,情商也高。

“巧断牛舌案”为读者生动地讲述了包拯在天长县任知县时断案的过程。一农人到县衙状告有歹人割去其家耕牛的舌头,请求捉拿罪犯。包拯推断此事必属怨家的报复行为,于是命农人宰牛卖肉以引罪犯上钩。宋代宰杀耕牛是犯法的,不出包拯所料,割牛舌者见牛主杀牛,欲加其罪,果然前往县衙首告,遂自投罗网,疑案立破。这一故事,体现了包拯断案的明敏正直,也说明了他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来解决问题。

包拯还是一位“表达”高手。滕非在“新官上任”中写道,包拯在反对皇帝重修上清宫一事中,话不直说,而是通过别人的话委婉的表达,借机让皇帝自己去想,给其留足尊严。同样,也反映了包拯的高情商。

宋仁宗久不立太子,朝堂上下积极谏言,包拯自然也不例外。在封建社会,妄议立储可是大罪,一旦处理不好,轻则丢官,重则本人甚至全家都要遭殃。但包拯不仅把这件事处理得很好,还让宋仁宗继续对他委以重任,包拯的情商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这不禁让读者再次产生了思考:个人价值如何在现世复杂的环境中得以实现?滕非告诉了我们答案。

纵横捭阖

展现一个颇具政治才能的包拯

滕非对包拯的描述,不是局限于一隅,而是纵横捭阖,全面深入。通读全书,读者不但读到了一个擅长断案的包拯,还读到了一个同样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人才等领域有着独到见解和敏锐洞察力的包拯。

包拯上任监察御史后,上奏《论取士》为朝廷选拔人才,提出十二个字的取士原则:以贤知贤,以能知能,知而用之。他认为,皇帝用人应该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看贤,二是看能。这十二个字,是包拯一生都为之秉持的人才观。

庆历四年,宋夏和议,包拯审时度势上奏《论杨守素》,一针见血指出西夏的险恶用心,巧妙地处理了大宋与西夏的外交关系。包拯既有战略,也有战术,在坚定战略的前提下调整并选择有效的战术。

对策天章阁时,包拯以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大局观,将仁宗皇帝的问策一一作答,还诚恳地提出落实建议,使仁宗皇帝对他非常满意。随后,包拯又被委以重任,去河北路解决士兵的吃粮问题,又风尘仆仆地奉命去陕西议定盐法。正是他的独到见解、深远谋略,包拯的职衔由直集贤院升为天章阁侍制,也由此成为了令人闻风丧胆的谏官。

在谏院工作期间,包拯又提出了多类奏议,如关于天文、自然灾害与国家命运的见解,府论朝政和人事,论大臣操守职责,论时政,论水利……

情感共鸣

心系民间疾苦的包拯形象跃然纸上

滕非对百姓的生活体验颇深,故为包拯一心为民的精神所打动,深入挖掘其精神本质,令读者于内心产生共鸣。《包拯传:大宋孤勇者》带领读者走近了一个心系民生疾苦,为大宋长治久安,为百姓担当作为的包拯。

陈州闹灾荒,包拯经过调查,得知并不是朝廷不关心民生疾苦,而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一些无良官员变相操作,反而加重了对灾民的盘剥。包拯针对陈州灾荒之年的横征暴敛向皇帝上奏,由此朝廷了解了京西路的真实情况,陈州灾情得以缓解,陈州的百姓在大灾之年得以活命。

而后,包拯又到其他受灾的各路查访。为了让大宋最底层的百姓吃上饭,包拯紧急上奏,朝廷大开义仓,赈济百姓,使得江浙荆湖一带安定下来。为了百姓生活安稳,包拯又连续多次上奏朝廷,对江南受灾地区的夏税征收提出了免收“折变”的建议。

包拯在举手投足之间首先考虑的是百姓疾苦,这也是他千百年来一直深受百姓爱戴的原因所在。

滕非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历史知识,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耳目一新、饱满而生动、真实又多面的包拯。《包拯传:大宋孤勇者》这部作品让读者在深刻感受历史的厚重和人物魅力的同时,也欣赏到了文学之美,它不仅仅是对人性的探索、对正义的坚守,更是对仁善、清廉、刚正、忠孝等高尚道德品质的精神传承。

滕非的文字严谨刚直,他注重客观理性地描述历史史实,语言虽不求华丽,但也不乏慷慨激昂之感。他的字里行间流淌着正气,直率而磊落。这源于作家同样有着与包拯一样的初心,包拯的精神影响着滕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祖翠娟,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秘书长。2021年出版纪实文学《戎冠秀 子弟兵的母亲》,获第十四届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21年度石家庄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七届石家庄市文艺繁荣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