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48年6月,彭总鉴于西野兵少,与胡宗南集团斗争有难度,曾向中央请示将华北一兵团西调,但军委考虑此时华北一兵团还负有解放山西的重任,因而拒绝了彭总的请求。辽沈战役胜利之际,中央预见到解放战争胜利已成定局,但此时除了东野外,其他野战军的兵力多多少少都比较紧张。基于此,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用作战略预备力量也是务实之举。

1949年3月,主席率中央机关迁往北京。不久,华北野战部队解放太原,华北再无大的战事,第十八、第十九兵团西调一野,仅留第二十兵团守卫京津重地。这个时候,华北也只有一个野战兵团,也就没有再成立第五野战军的必要了。

扶郿战役后,第十九兵团与一野第一、第二兵团进军大西北,第十八兵团与一野第七军南下剑门关,配合二野解放大西南,又转属西南军区。

四野参战8个军

四野南下后,留在东北的只有最后成立的第42军(东野5纵),解放后第42军原准备集体转业搞农业建设。朝鲜战争爆发后,高岗紧急将吴瑞林找来,当得知42军有五万人马,装备齐全,心里一块石头方才落下。

不久,第十三兵团紧急调往东北,组建了东北边防军。东野的五大主力1、2、3、4、6纵一下子来了三个,可见重视程度。

当时,原准备再调46军去东北,林彪考虑该军正在剿匪,任务繁重,建议改调第50军,并说该军战力不输于46军。首批入朝的六个军中,除来自华北的66军,其余均来自四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40军,军长温玉成,政治委员袁升平。辖第118师、第119师、第120师。1950年10月19日入朝,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1953年7月回国。

第42军,军长吴瑞林,政治委员周彪、郭成柱。辖第124师、第125师、第126师。1950年10月19日入朝,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和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10月30日回国。

第50军,军长曾泽生,政治委员徐文烈。辖第148师、第149师、第150师。1950年10月26日入朝,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1951年4月12日回国休整。同年7月上旬再次入朝,担任朝鲜西海岸防御及抢修机场任务,参加西朝鲜湾渡海攻岛作战。1955年4月19日回国。

第一次战役,40军首战两水洞,39军云山攻歼打败美骑兵第一师,这两个军表现最好。另一大主力第38军因为情报失误,错失战机,之后又忙着打小仗抓俘虏,耽误了向敌后穿插断敌退路。虽然抓的俘虏最多,但战后受到彭总的批评。

第42军在东线阻击,先抗击南朝鲜军,继而抗击美陆战一师。在美军的强大火力下阵地丢失,但随后又顽强地恢复阵地,打得也不错。

第二次战役,第39、40军表现依然亮眼,第42军中规中矩,最高光的是第38军,打出了“万岁军”的光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起义后多数起义军官和士兵多共2490人进入华北军政大学学习,1949年9月毕业后仅有575人分回50军,其余分到四野其他部队。当时,50军军事指挥员缺额很大,各级司令部的参谋人员缺编更大。军部缺副军长和副政委,3个步兵师缺2个师长、2个副政委、3个司令部副参谋长、2个政治部副主任、2个供给部长,团以下更不用说,很多基层指挥员是从起义士兵中刚刚提拔,缺少作战经验。

由于未来得及做动员就匆匆上了战场,加之是起义部队的因素,出现了畏敌怯战。此后,50军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思想整顿,总部调蔡正国就任50军副军长,并调整了个别思想右倾的团以下军事主官。

第三次战役,表现最亮眼的是第39军突破临津江,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攻击行动。第50军也打了翻身仗,一举歼灭了英29旅奥斯特来复枪团第一营及配属的坦克部队四百余人,其中毙伤敌200余人,俘虏敌少校营长柯尼斯以下官兵227人,炸毁敌坦克和装甲车27辆、汽车3辆,缴获坦克4辆、装甲车3辆、汽车18辆、榴弹炮2门。此外,美军第9装甲炮兵营也遭遇了50军149师的袭击,损失了4门M40155毫米自行火炮,不过这部分未列入50军此战的战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