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蓝天白云,艳阳高照,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唱歌。娇艳的鸡冠刺桐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少女般翩翩起舞。

“太感谢你了!罗支书,吃了饭再走嘛!要不是你帮修好水管,这几天的生活就成问题了!”75岁的苗族老人陶秀真拉着一个满头大汗的年轻人的手激动地说。

被称为“罗支书”的年轻人名叫罗加利,是望谟县蟠桃街道蟠桃园社区的党支部书记、主任。听说陶秀真家卫生间水管坏了,及时上门帮助维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维修水管。

罗加利老家在打易镇双坝村,2018年易地搬迁到蟠桃园社区。曾经在广东打工,又是布依族,平时就热心帮助各族新市民,深受大家的认可。2019年9月被选为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像这样帮助有困难的新市民家庭生活琐事已经数不胜数。

蟠桃园社区是2018年建成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全社区5个小组、62栋楼、976户4596人,来自全县15个乡镇,有布依族、苗族、汉族、瑶族、侗族、白族等民族。各族群众生活在一起,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大家相濡以沫、守望相助,情同手足,一起构筑“互嵌式”共有精神家园。

组织互嵌,搭建“连心桥”

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有力抓手。强化党建引领,建立了“新市民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纪检督单”“组织晒单”“新市民评单”的“六单一体”闭环服务机制,提升社区治理体系,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门服务。

蟠桃园社区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按照“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网格模式,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安排62名楼栋党员先锋岗,落细落实网格责任。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级联动机制,助推社区服务效能和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

按照“六单一体”闭环服务措施,采取“线上+线下”为民服务,主动与群众交流沟通,“听民声、解难题、优服务”,全方位服务各民族群众,做到知群众情,解群众难,暖群众心。一年来,收到2000余份“点单”,上门服务198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提高了群众的认可率和满意度。

服务互嵌,凝聚“团结情”

“社区组织我参加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我学会理发手艺,在县城开一家理发店,有稳定收入,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了。”来自边饶镇新坪村的布依族新市民黄祯学开心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便民服务窗口。

社区紧紧围绕各族群众最关心的事,解决群众诉求,夯实“互嵌式”社区阵地。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事”的工作条件,千方百计帮助稳就业,惠民生工作。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置就业服务窗口,开展双语服务,广泛收集民意,实现群众“办事不出社区,服务零距离”。每年都开展厨艺、理发、修理等职业技能培训,让社区新市民学到一技之长。常态化开展就业岗位推荐,宣传就业政策,组织各族群众参加县里举办的招聘会,帮助各族群众和就业困难人员适时就业。

到目前,共组织各族新市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5场500余人次;帮助300余名各族新市民通过招聘会赴东部沿海企业就业;解决困难家庭就业1525余人。

文化互嵌,绘就“同心圆”

“幸福粽子甜蜜蜜,温暖社区新市民。富裕不忘共产党,各族人民感恩情。”几位布依族群众端午节时领到粽子,坐在一起愉快地唱着山歌,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幸福粽子。

文化认同是最根本的认同。为更好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社区注重开展新市民民族文化活动,让各族新市民增进感情融合,不断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每逢“二月二”“三月三”“端午节”“六月六”和“五一”“中秋”“国庆”等传统民族节日、重要纪念日,社区都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和交流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激励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6月21日,省民宗委到社区开展文明健康知识等双语宣讲和“推普兴乡”活动,各族群众踊跃参加。社区关心青少年成长,建设特色图书馆,提供学习知识的环境,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各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长在一起,成为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好朋友。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浸润到各族群众心中,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心阅读。

“我们以丰富各族新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为重心,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建设,构筑和谐共生、守望相助的互嵌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族新市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蟠桃街道党工委书记严成琦说。

近年来,经过不断努力,蟠桃园社区先后荣获“黔西南州文明示范社区”“贵州省级物业示范社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等荣誉称号。(文/陈湘飚 图/望谟县蟠桃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