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读者来说,能读到一部好作品算是三生有幸。大多数阅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并不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作品,即便有的人认为读到了喜欢的作品,也不一定读到了好作品。也就是说,人们喜欢的作品不一定是好作品,而不喜欢的作品有可能是好作品。那么如何发现好作品,进入作品内部阅读,或者说在阅读的过程中进入作品内部,获得美的享受,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获得思想的解放,才是读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读作品的读者要进入作品内部思考,就必须带有很浓厚的兴趣,或者说作品本身对读者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让读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者才会主动进入。倘若凭借强权来要求读者阅读,强迫读者进入,往往会适得其反。作者写出作品来,并不能追求曲高和寡的“高雅”效果,除非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作者要写专业类书籍,就可以用到很多专业术语,给本专业的人来读,而不是这个专业的读者,一般情况下读不懂,因为专业性太强,专业知识太多,只是学习成本就非常大,就更别提进入作品内部感受领悟了。一般的读者会对这一类的专业书籍望而却步,不会去阅读,以免浪费时间。他们会阅读自己看得懂的作品,而且阅读吸引自己的作品。而作者写作的时候会考虑潜在的读者,心里明白,要写出来给谁看,而不是给所有人看。虽然作者希望所有人都能看到自己的书,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影响力,给人们以思想的启迪。但书籍本身吸引力有限,市场规模有限,看书的人有限,感兴趣的人有限,能进入文本内部阅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即便作家满怀希望写出一本书,做了广告推广,也不一定能引起强烈的市场反响,不一定让大多数人读到。

作家不能对自己的作品抱有太高的希望,以免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不会对某些作家抱有太高的希望,因为作家写书是盈利的,是要赚钱的,就要写一些东西,具备用户粘性,把读者牢牢吸引在上面,才能扩大影响力,才能不断赚钱。倘若作家只是专注于描述自己想象的世界,而脱离现实太远,也不具备用户粘性,那么他的作品即便语言再优美,情节再曲折,也不会让很多人读到,甚至不会引起人们的兴趣。人们读书图的是个名气,喜欢读著名作家写的书,也喜欢读广告推广面很大的书。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有充分的自信,认为能够读懂手头的书。但这种自信只是一种盲目的自信,并不算十分可靠。因为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有的读者读不懂,就中途放弃了;有的读者因为作品不合口味,就放弃了;有的读者觉得作家写得太俗气,就放弃了;还有的读者因为作家写得太高雅,也就放弃了;甚至有的读者因为没时间阅读,或者干了别的事儿,也就放弃了。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就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管手头有什么事,也要先放一放,专注于阅读,或者办紧急的事儿之后挤出时间来阅读,就好像现在的人们玩手机,犯了网瘾之后,就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来玩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作品也会上瘾,而这种上瘾是被作品中的人物或情节牵引着,一步一步深入作品内部,进行主动探索。作家并不会把结果和盘托出,以免提前揭底,让故事失去了诱惑力,也不会总是平铺直叙,以免引发读者的审美疲劳。作家会用颇具个性的语言描述自己构思的故事,还要加入一些读者喜欢的元素,以此吸引大批读者。读者被吸引之后,就要主动探索文本了。优秀的作家并不会提前告诉读者答案,甚至在作品结尾也不会把自己所思所想全部告诉读者,而是把自己的思想展现在读者面前,或者说把自己构思的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吸引读者主动深入故事内部,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蹩脚的作家会把读者当成灌输的对象,甚至把读者当小孩来对待,什么故事都描写得淋漓尽致,看似比较细致,但没有留下读者探索的空间,甚至根本无法引导读者进入作品内部进行思考,也就让读者失去了兴趣。优秀的作品代替蹩脚的作品,就好像手机代替电视机一样。手机让用户具有了更灵活自主的操作模式,而电视只是灌输式的,让观众被动接受。于是观众们进化了,主动用手机,主动对手机后面的互联网文化探索一番,以至于不能自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品有了吸引力,才能吸引很多读者进入,读者进入之后才能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而个性化解读之后,读者才会有独特的体悟。有了体悟之后,读者就会认为没白读,作品写得不错。其实作品不一定写得很好,艺术水平也不一定高级,只是读者被吸引,进入了作品内部,进行了个性化解读而已。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就可以破解很多作家以及作品的神话,人们也就不会对所谓好作品顶礼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