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夜 校

这个颇具年代感的词汇

最近又重新走入大众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下班上夜校去。”

最近,在蚌埠

上夜校成了不少青年们

下班后的新选项

今天,和最蚌埠小编一起走进

蚌埠夜校看看吧

王子公主请上课!

课程“对胃”又有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周三,固镇青年汤姗下了班,回家简单休息后,便要去夜校上课了。

“每周三七点准时开课,我已经上过很多期夜校课程了。”汤姗告诉记者,青年夜校课程每周三开设一期,固定在晚上7-8点。“每周一个小时的课程,对我们上班族来说刚刚好,时间太长可能坚持不下去。”因为开设的课程类型比较丰富,汤姗只缺席了其中一两期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插花、摄影、古筝、蛋糕制作、禅绕画、咖啡课……在团固镇县委提供的青年夜校课程表里,不同类型的课程像菜单一样丰富,任青年挑选。“课程的设置都是在前期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设置的。”团固镇县委副书记刘奇奇说。

今年三月,团固镇县委开办了青年夜校的第一期课程——“插花体验课”。课程开设前,特地在线上进行了问卷调查,课程类别涵盖了手工、文化教育、体育、创业就业培训、办公技能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卷结果收上来一看,大家对夜校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每个类别都有不少人投票。后期在开设时就想着,前期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把课程类型丰富一些,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刘奇奇告诉记者。

结果出乎意料得好。“每期课程都是要抢的,可能稍微不注意就抢不到名额了。”汤姗向记者回忆,每一期大概课堂里人都是满的,“大概30人左右,不会出现空缺的现象,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都挺高的。我周围就有抢不到自己想上的课程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控制夜校课堂效果,团固镇县委在办过几期后,决定采用“先来后到”制控制课堂人数,这样可以保证效果,每一期青年学员人数控制在20—30人。

课堂效果靠学员参与,也看教师资质,夜校教得如何呢?汤姗直言,不输市面上的收费课程。“我在上书法课的时候,老师很认真地看着我们一个笔画一个笔画教的,学完很有收获,就是只开了一期,还想再学。”上过夜校课程的陈先生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强化师资力量,团固镇县委坚持渠道选配,组织动员有专长的团干部、青联委员等进驻夜校开课。“我们会从新兴领域青年、青春达人中寻找授课资源,邀请劳动模范、非遗传承人等参与授课,现已组建30人专业化师资和工作力量。”刘奇奇说。

收获知识 提升自己 结识好友

六月的一个周六下午,在绿地珠峰云端图书馆“青年之家”,一场别开生面的巧手制团扇DIY活动吸引了不少青年们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婚的小夫妻、三两结伴的小姐妹、还有和家人一起来的青年们在欢声笑语里制作属于自己的团扇。干花怎么摆放、铁丝怎么折成蝴蝶、团扇的留白面积多少比较合适,在讨论声中,时间不知觉地就度过了。

来自治淮街道的青年杨慧敏率先完成了团扇制作,引来了不少赞叹。“你这个蝴蝶折的也太好了吧。”因为团扇制作的精巧,杨慧敏得到了不少现场青年们的夸奖,并向其讨教。

“我也是第一次制作团扇,之前没接触过,今天完成之后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杨慧敏告诉记者,制作过程中会要求专注度更高,集中注意力认真看着示范画就能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获专注和夸赞,杨慧敏还在现场结识了对手工制作同样感兴趣的青年们。

上了很多期课程,汤姗感觉自己对插花很感兴趣。“之前可能没想到要特意学习,上完夜校后,忽然感觉找到了兴趣点。”汤姗说,不上夜校的空闲时间里,自己也会在家练习插花,尽量把生活空间装扮的更宜人。

因为现有青年夜校大都施行免费公益机制,场地也大都依托各区县、街道的“青年之家”,遇到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课程时,“青年之家”会暂时无法满足需求。以瑜伽课程为例,课程需要上课空间开阔,且有镜子可以实时纠正动作,一般教室内很少具备该类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了解了一圈后,发现县文化馆这边可以提供场地,便和县文化馆联合主办了这一期的夜校瑜伽课程。”团五河县委副书记凌瑞志告诉记者,合办过一期课程后,发现文化馆有不少活动和资源,都很符合青年人的爱好,后期打算开展更加深入的交流。

发现兴趣、认识自己、学到知识、结交好友、整合资源,一堂青年夜校课受益的不止是青年,还有参与的各方。或许,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何青年夜校为何能变热、走红。

学无止境 在夜校里重启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及夜校为何成为青年们的“新宠”,团固镇县委副书记刘奇奇分析,以县域为例,县城内的娱乐生活和夜生活相对单调,青年们正处于学习求知欲旺盛的阶段,也渴望和附近、周围生活有交流、有接触。“夜校相当于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和窗口,给青年们一种社会支持,从而托举着他们继续学习、提升、交流。”刘奇奇认为。

参加过不少期夜校课程的青年丁晓旭告诉记者,当时想上夜校,一方面是因为对夜校提供的课程感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夜校大都免费,很适合青年人去。“像外面专门的兴趣、学习机构一次课程费用太高,没法负担。自己在家学习又没人可以交流,夜校刚好满足需求。”采访中,丁晓旭告诉记者,自己已经预约了下一次夜校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蚌埠市被正式命名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通过围绕公共文化设施强基提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质增效、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墩苗培优、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四个方面,我市不断推动示范区创新发展,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市现有公共图书馆9个、文化馆8个、博物馆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5个,均已全面落实免费开放制度。同时在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已建成的基础上,持续完善提升了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推进各级公共文化设施根据群众的需求不断提档升级。

在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进看来,“青年夜校热”的背后,也与我市不断提升城市文化服务和社区教育创新有关。“市区范围内,目前大多数的青年夜校课程都以街道、社区为实施主体开展,如此一来,对于公共服务的可达性和质量要求就提出了更多考验,也对城市公共区域的建设与规划提出要求。”刘进认为。

蚌埠日报社“最蚌埠”融媒出品

来源:蚌埠日报 记者:王立春

编辑:阎然 校检:袁玉柱

审核:曹新铸 李博

监制:王静 总监制:孟儒存

蚌埠哥推荐阅读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