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重建财政体系。财政,说简单一点,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让人比较意外的是,朱元璋选择在收税的时候收实物,也就是粮食;在支出的时候,比如给官员们发放俸禄之时,同样发放粮食。这种方式多少有些落后,因为自战国开始,货币就大量使用,在北宋就出现了纸币,宋元两代的货币都十分发达,而朱元璋却选择了一个如此落后的支付方式。

同时,若要论及一个均贫富的社会,朱元璋时代一定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最接近于此的时期。洪武三十年(1397)之时,户部报告说全国土地在700亩以上者,有14341户。这1万多户人是当时真正可以称得上的大户人家,若以洪武十四年(1381年)的统计数据,全国为1065万户,富裕人口的比例不足千分之二。之所以如此,这是明初四大案以及对功臣大肆杀戮,朱元璋对于贪腐严酷处罚之后所造成的结果。

这就是朱元璋所想要的理想社会。

但这个财政政策遭到了一些历史学家的猛力抨击,他们将朱元璋时期的财政称之为洪武型财政。

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说:

什么是洪武行财政?简言之为缺乏眼光,无想象力,一味节省,以农村经济为始终,凭零星杂碎之收入拼凑而成,当中因素都容易脱落。并且只注重原始型的生产,忽视供应行销间可能的技术上之增进。可是说到这里我们也要附带申明:这种观点只因我们在六百年后体会到一个内向和非竞争性的国家,不能适应于外界新潮流之创痛才能产生。在14世纪明太祖朱元璋决策时,一般人士未尝不以之为得计。一个大陆性格的国家动员时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企图长期保持各地区间之平衡,不计较对外折冲时一时一地的祸福得失,都有它特殊之逻辑,所以用最低度的因素为全国的标准,并不完全是缺乏头脑。

在论及洪武型财政之时,黄仁宇的批评可谓十分激烈,甚至认为明朝中后期,乃至清朝仍然没有摆脱这一财政的阴影。

当然,如果仅仅是论及明初之时,洪武型财政财政说法倒很贴切,朱元璋的洪武型财政像一个异类横亘在此,显得十分突兀,因为明之前宋元,在商业都已经迅猛发展,货币交易已经非常成熟,实物进行收支在财政中所占的比例都不是很高。

但如果纳入到当时明朝的历史中去看,其实朱元璋自有其道理。

在批评洪武型财政的时候,实际上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明朝边疆的战事。276年的明朝历史,就是北部边防276年的军事战争史,仗从建国一直打到亡国,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所没有经历的。我们说明朝是两省十三京,但实际上,明朝还存在着着大量的军事特区,也就是俗称的九边,在这些区域内,没有行省内的布政使、按察使等,而是实行由总兵、巡抚、总督、巡按等等组成的为了应对军事斗争,而建立的一套复杂军政体系。

九边本质上就是恒更在明朝北部的一个又一个的战区。

实物型财政的优点是很明显,那就是能够保证实物运送,减少贪腐;但缺点同样致命,运输的损耗相当巨大,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七八石粮食送到边镇之时,仅有一石,这无疑是一个巨大消耗。那如此大的消耗,明朝又如何能够承受呢?因为朱元璋实行的是军屯,边疆士卒战时作战,闲时则派大量的士卒进行耕种,粮食的供给主要来自于军屯耕种,运粮只是一种补充。

但军户制度很快就崩溃了,因为军户们无法承受种种压迫,纷纷选择逃亡,军屯的数量迅速减少,但边军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吃的粮食没有减少,所以从内地的运粮数量就大幅度增加,这对于明朝来讲又就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采取货币化运输,运银子到边疆,再行购买,可以减少运输之苦。明朝也是这么做的,粮折银也是白银化的一个重要节点。

但问题很快就发生了,九边都是苦寒之地,商贸不发达,农业产量低,银子在这里的购买力急剧下降,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只等同于内地二三钱,熊廷弼、袁崇焕等边疆将领无一不向朝廷抱怨锅此事。而且折银之后,贪腐的情况更加严重,粮食中出现贪腐,贪官还需要场地堆放,银两则便捷许多,所以弊端丛生。

要解决九边的粮食供应问题,朱元璋的军屯实际上是一种沉重的压迫,已经被淘汰,淘汰的过程与北周到初唐的府兵制并无二异。运银过去到边疆又存在着购买力下降,贪腐严重的问题,所以唯一能够解决的办法,还是从内地运输粮食到九边——虽然这样的运输艰苦且耗费巨大,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战事的军需。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不是银子而是粮食,是物资而非货币。

需知,洪武型的财政并非是一种倒退,选择用实物而非货币作为税赋的主体,是当时的条件所决定的。洪武时期,北元仍然具备了相当强大的军事实力,王保保先后两次在战场上挫败明军,尤其是洪武中期,15万明军深入大漠,被王保保大败。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洪武时期的财政有着战事经济的特征,这种特征一直延续到永乐时期,直到永乐帝于北伐归国途中去世而止。

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战时经济的巨大作用,洪武时期养兵120万,永乐时期养兵270万,而天下不乱。反观明末,辽东的兵力就从未超过20万人,因为粮食折银,士兵消耗巨大,一名士兵一年的收入需要18两,20万人就要360万两白银,而国家太仓的收入也仅有400万两左右,入不敷出成为常态。

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战时经济是无法持续的,所以仁宣时期,对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军事方针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但很遗憾的是,朝廷并没有对经济和财政进行相应的调整。

02

当然,洪武型财政有没有问题呢?当然是有的,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制度的僵化。

朱元璋在设计制度之时,曾经要求子子孙孙不能动他的制度,这当然是一种短视。但没有一种制度可以永葆青春,随着社会问题的增加,经济的发展,财政制度也是需要进行改变的。但明代真正意义进行财政改革还是在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时期,将实物型税赋改变为改变白银支付,劳役同样折银。而即便是张居正这样的人物,在改革的过程也遭遇到了种种强大的阻力,在张居正去世之后,一条鞭法也被废除。

张居正以后,再也没人真正从宏观上来改变明朝的财政制度,所以万历中后期,财政迅速恶化,整个大明朝都陷入了深渊之中。

二是明朝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任何的一种政策或者改革都在试图用一种办法来解决全国的问题。洪武型的财政是如此,一条鞭法同样是如此。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的改革,对于江南经济发达地区无疑是一个巨大利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但对于陕西、贵州等贫穷地区的农民来讲,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因为贫穷地区农民手里没有银两,在交税之时需要去把粮食换成银,银贵粮贱,农民每一次兑换都要遭受损失,深受其苦。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王安石把劳役折钱,司马光立即反对说山西的贫民宁远服劳役,不愿意交钱,因为对于贫民来讲,除了一身体力,啥都没有,靠着服劳役尚可以吃上饭,如果让交钱,他们根本拿不出,这是把他们往绝路上逼。

其实问题的核心不在一项制度之上,而在于是否能够因地制宜,能够灵活多变的处理问题,以此来制定制度。当然,这对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封建王朝来讲,无疑是天荒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