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的上一篇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句俗话叫做“饿了吃糠甜如蜜”。作为美食大国的中国国民,很多人都善意地嘲笑过俄式黑列巴。如果抓到一个间谍给他吃半条黑列巴,到晚上之前他就会说实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我们可以看一下二战当中他们的对手德军的黑面包,其实也没可口到哪儿去。即使是二战时期后勤供给跟不上的日军,也敢在战后揶揄德军的伙食为“寄宿人的料理”,也就是说像学校食堂那样很难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战的时候,属于欧洲王室表亲的战争,那个时代是属于“红男爵”的时代,在军官的餐桌上还会出现“俾斯麦牛排”这样牛排加鸡蛋的“大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就不一样了,德军根据部队所在区域和任务来定量配给伙食,具体分为4个等级。1级是一线作战部队;2级是占领区部队;3级是国内守备部队;4级为国内办公文职人员。

1级配给的供应量最多,此后依次递减。一线作战部队的伙食被称为“一号口粮”,属于优先补给的物资。

某些时期物资很匮乏,所以他们会在海岸上拦截轰炸英军的运输船。比如说重巡洋舰“舍尔海军上将”号(Admiral Scheer),抢劫英军杜基萨号(Duquesa)冷藏船,把它叫做“来自丘吉尔的圣诞礼物”,搬运一空之后再把它击沉,夺走大约3千吨冷冻肉类和1450万个鸡蛋,给德军吃了很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德军《补给部队指南》的记录,1942年一名德军士兵单日标准配给内容如下:军用面包750克、黄油(或人造黄油)或猪油(抹在面包上食用的动物油脂)45克、香肠(生香肠或罐头香肠,有时是熏鱼和奶酪)120克、果酱或人造蜂蜜200克、烤土豆750克、肉120克、蔬菜45克、番茄酱15克、咖啡(有时是代用咖啡或红茶)8克、点心或巧克力1袋、香烟7根、雪茄2根以及其他调味品。味道可能欠佳,热量绝对够了。

此外,还有为行军部队或受地域限制无法正常供食的部队所准备的专用口粮,主要以罐头及饼干为主。实际上,由于各处战场上战况、补给状况互有差别,德军战地伙食的供给也会随时调整变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爆发之前,即使存在地域和阶级差异,德国人的饮食习惯一直比较“传统和务实”。贵族阶层曾有“一日五餐”之说,早晚餐各两次,但基本以面包等轻饮食为主,只有午餐较为充足和丰盛。当然在战场上肯定不能像电视剧里的贵族那样吃下午茶和晚餐还要换两次礼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时代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开发方便携带的食品。美军和德军都开发了各种高能量密度的食品,比如军用的巧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通德国人的早餐和早茶通常包括咖啡、面包和果酱;午餐是全天唯一需要下厨煮热食的一餐,有土豆汤、肉类菜肴、蔬菜沙拉(或蒸煮的蔬菜)等;晚餐的时间通常比现在上班族要晚,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有一次简短的下午茶(以咖啡加点心为主);晚餐也是吃冷食居多,有作为主食的面包、香肠或火腿、奶酪等。由于德国人酷爱酒精饮料,啤酒或红酒都是常见的佐餐饮料。

到了二战时期,德国军队中的饮食变成了严格的早中晚三餐,但通常意识当中还是把午餐当成正餐。作为唯一能吃到热食的一餐,二战中的德国军人对午餐尤为重视和期待。

在作战部队中,具体食品种类可能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午餐总有老三样,就是浓肉汤加主食面包,还有咖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肉汤(gulasch)就类似于一种把很多原料炖软的有浓汁的菜,主食面包通常偏硬,可以泡进去吃。曾经的奥匈帝国是一家子,大家熟知的这种炖肉汤被称为“匈牙利式肉汤”,也有人把它叫做奥地利牛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菜名所示其源自匈牙利,在匈牙利语中被称为Gulyásleves,意为“牧牛人烹饪的肉”,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9世纪,是匈牙利草原上马扎尔牧民创造的特色料理。现代人的做法当中有辣椒,几百年之前,他们放的是其他的调料,据说原料牛肉和洋葱是一直不可少的。辣椒传到欧洲之后,一开始用来代替更昂贵的胡椒,后来为不少人所喜爱,在很多地方都有种植,居然变成了传统菜式。不论如何,在战场上如果碰到这样一碗热菜配上面包,可以说已经看到天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咖啡就不用说了,只有在一定军衔之上的人可以享用真正的咖啡,其他一些人可能会被分到代用品咖啡,也就是说用麦芽和菊苣根等东西做的有类似苦味儿的饮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实行的是咖啡配给制,1939年之后,汉堡港进口能力下降,普通人能买咖啡豆的机会就很少了。在伙食的配给当中,大家可以选咖啡或者红茶,所以他们都选咖啡。后勤补给正常时,普通士兵每天都能领到8克咖啡(根据现代冲煮方法大概就是一人一天一杯),但是很多人领到的是代用品……毕竟聊胜于无,毕竟当时英国人也一直取笑希特勒坐在地堡里吃烤豆子罐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重要的还是要吃饭,也就是说主食部分,碳水化合物很关键!

据记载,德国人以面包为主食的历史已经超过800年,并且他们把所有能够烤面包的东西都利用上过。据统计,在德国经过官方认证的面包种类超过3200种,是世界上面包种类最多的国家,在德国境内已经有超过17000家专业面包店,而开设在其他商场内的面包店铺也多达10000家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面包根据形状、大小、重量、材料配比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别,也各有专属名称,比如重量达到或超过500克的才被称为通常意义上的面包(Brot),黑麦含量在90%以上的称为黑麦面包(Roggenbrot),黑麦含量50%~90%的称为混合黑麦面包(Roggenmischbrot),小麦含量在90%以上的称为小麦面包(Weizenbrot),小麦含量50%~90%的称为混合小麦面包(Weizenmischbrot)等等。一般来说,越往德国北部的地区,面包的黑麦含量越高,越往德国南部区域,面包的小麦含量越高。

纳粹当权时期,曾广泛宣传:健康饮食是每个顺从的国家公民的义务,他们把黑面包被指定为一个坚强民族的最合理主食!德军军用面包为了能在常温下保存更长的时间,烘焙得比较硬,而且在面包顶部形成一层坚硬的外壳,在口感上偏酸、偏咸,通常搭配菜汤食用,直接吃是太难咽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军黑面包包括黑麦面包、混合黑麦面包、多谷面包(Mehrkornbrot,黑麦、小麦和燕麦掺杂制成的面包)等类型,另外还有保存期更长的面包干(Rusk)、香脆饼干面包(Knäckebrot)和罐头面包等。

二战时期,德军黑面包的标准规格是重量750克的长方形面包,恰好是一名前线士兵的每日面包配给量,士兵们通常用面包刀或刺刀将整条面包切片,抹上猪油或配着肉汤食用,如果配发肉罐头的时候,他们也很欢迎,正好用里边的油脂抹面包。

德语中军用面包有一个专属名称Kommissbrot。这是一种以黑麦为主,加入小麦粉等其他面粉烘焙而成的黑面包,早在16世纪就已经是军队的主要口粮,而且直到一战之前都是专供军队,一战后才进入民间市场。由于工业化发展,大家开始在工厂里大量生产黑面包。但是对于作战部队,为了更加方便配备了自己的“面包连队”,就像炊事班做饭那样,他们是专门做面包的。

在《士兵生活指南》一书中,从如何制作烤面包炉到面包发酵都有详细记载。从编制上来讲,德军只有师级以上部队才会编有面包连,一般配置在集团军和师两级。二战中期及以前,德军每个集团军下辖2个面包连,二战后期则改编为1个大型面包连,师级部队则一直只编有1个面包连。

二战初期,德军步兵师的师属面包连的装备和人员编成具体如下:

第1排配有2辆“烤箱拖车”,1辆“和面拖车”,1辆6.5千瓦的发电机拖车,4辆面包运输马车,1辆运水马车,1名军官、7名军士、39名士兵(其中30人为面包师);第2排配有3辆烤箱拖车,6辆面包运输马车,1名军官、9名军士、39名士兵(其中30人为面包师)。

“烤箱拖车”与“和面拖车”是面包连最主要的装备,二战德军装备有两种烤箱拖车:Sd.Ah.105和Sd.Ah.106。前者是在一战烤箱拖车基础上的改进版本,箱体较圆,一次可以烤制80个750克的面包;后者是一战后新设计的型号,箱体较方且较大,一次可以烤制160个750克的面包,这两种烤箱拖车顶部都有一个可以收放的烟囱。每辆烤箱拖车由2名军士指挥,并配有数名面包师和辅助人员。此外,面包连还有一个装备大型野战炊事车、供水车等车辆的运输排,以及一个负责维护和修理工作的维修排。全连共计146人,包含3名军官、2名副官、22名军士以及119名士兵。

面包连是前线最受欢迎的单位,大家都愿意和他们搞好关系。面包连通常被安置在交战地域后方、相对比较安全的位置,如果其遭受轰炸或偷袭可能导致很多人没饭吃。

不过,面包连并不是非作战单位。除了制作和运输面包的设备之外,全连还装备有134支步枪、12支手枪,全体官兵都接受过常规的步兵作战训练,在必要的时候也要投入战斗保卫他们的面包和设备。

德军摩托化步兵师和装甲师的面包连的编制与步兵师面包连类似,只是人员数量与车辆构成不同,配有1名军官、1名副官、22名军士和122名士兵,装备136支步枪、10支手枪、23辆汽车和3辆摩托车。这些面包连队中的工作人员打仗之前通常也是有经验的面包师、厨师或者是厨师的助手。战争期间,部队还可以视情况雇佣平民充实面包连,有时帝国劳工组织的人员也会加入炊事工作。

军粮很重要,但是吃得好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打得好。

对于当时艰苦卓绝的中国战场上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部队,“小米加步枪”都已经是好的状况了。我军经受了更为严峻的各种考验,依靠坚定的信仰一路走来,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并且会走得更长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