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周卓荣,1967年出生于江西一个贫困的小山村。父母是普通农民,靠种地为生。家里共有四个孩子,我排行老大。

从小父母就让我学习吃苦,每天放学后我都要帮着干农活。虽然辛苦,但我从不抱怨,因为我知道只有刻苦努力,将来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1985年,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县城重点中学。可没想到高考那年由于家里突发的一场变故,我一蹶不振落榜了。看着其他同学一个个离开家乡,我无比失落和自责。

就在我愁云惨淡之际,我的同桌小红主动来安慰我。她是我的暗恋对象,乐观开朗、阳光灿烂,是我在灰暗人生中唯一的一线光亮。

小红说:"卓荣,别难过了,人生不如意常有的事。你这么勇敢、努力,将来一定能有出息!不如你去当兵吧?兵行久则昌,说不定就是你通往成功的一条捷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了小红的开导,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从军旅中重新出发。于是乎,在小红的鼓励和期盼目光中,我毅然填写了入伍志愿书。

1986年的冬天,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含泪告别家人和小红,奔赴遥远的新疆某部前去服役。。。

坐着绿皮火车,我辗转几日终于到达新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片荒芜戈壁,滚滚黄沙在狂风中肆虐。作为一个从未离开家乡的乡下小伙子,我顿时受到了文化的冲击。

幸好,我很快就适应了艰苦的连队生活,部队的同事们也都很热情好客。我们这批新兵蛮受歧视,常被老兵嘲笑是"愣头青"。不过他们对我们要求也非常严格。

每天一大早就得起床,先跑10里山地操热身,然后就是刻苦枯燥的格斗技能训练,看着满地的泥水,我们这些新兵个个狼狈不堪。中午也不能休息,还要背着沉重的装备在烈日下行军数里路。晚上才能勉强休息,可一响钟声又得继续军事理论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节奏之紧凑,体力之透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可我并没有半点退缩的念头,因为我时常能想起小红临别前的一席话:"卓荣,你一定要加油啊!我看好你,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

是啊,我之所以选择这条道路,就是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小红骄傲的人。于是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我咬紧牙关,迎难而上。。。

我的孜孜不倦很快得到了长官的赏识。他们说我是新兵里出类拔萃的"战斗英雄",作风刚毅、品行优良。我也凭借过硬的军事素养和沉稳的职业作风,得到了战友们的一致好评。

部队生活就这样一年一年地度过,在无尽的操练和军旅生涯的磨砺下,我渐渐成长、进步并最终脱颖而出。与此同时,我和小红的感情也在这种异地恋的氛围中愈加深厚。。。

有时她会寄来家书,叙述家乡的变迁、亲朋好友的近况。我则会向她描绘部队生活的艰辛与欢乐,诉说自己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我们就这样通过笔墨交流思想,诉说着彼此的心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小红与我之间的书信往返从未中断过,我们比之前更加了解彼此了。她是我在军旅之路上前进的动力和支柱,是我最宝贵的精神家园。而我,也将肩负起她的一切期望与重托。

在艰难孤独的驻防生涯里,每每读到小红的来信,我总是百感交集,喜忧参半。喜的是她安康,忧的是我们相隔遥远。。。

一晃十年过去,我已从一名雄心勃勃的足迹涉世未深的小伙子,成长为一名经验老到、身经百战的中年军官。

这十年间,我先后几次战功赫赫,屡立功勋,最终从普通士兵一步步升迁为陆军上校。每每想到当年因落榜而备受打击的自己,如今却已小有成就,实在是刻骨铭心、引以为豪。

而这一切的根源和动力,都来源于小红多年如一日的包容和支持。她的存在就是我奋勇向前的最大理由。如果没有她的鼓舞,我恐怕难以从当年彷徨的低谷中重拾勇气,更不可能取得今日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