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7月4日电(记者 李映雪)一个模特头像、一个鸡毛掸子、一顶草帽、一条玩具金鱼、一个鸽子雕塑、一枚硬币、一个摩托车牌照……数百个看似毫不相干的物体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跳着令人着迷的舞,混乱和秩序并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长10米、高3米的装置作品名为《内耗小队》,是青年艺术家童昆鸟的心血之作。这位34岁的长沙艺术家从城市和乡村收集了大量废品,并将这些被遗忘的碎片转化为迷人的艺术品。“它们脱离了快节奏的生活和野蛮的社会。我把它们的存在想象成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巨大能量的消耗世界。”他进一步解释说:“这件混乱而统一的装置作品在提醒我们,社会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是无数元素争夺注意力和争取生存权利的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这件作品同时展出的还有其他69 件作品,均出自 35 岁以下的中国艺术家之手。《返场时代》展览于 6 月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展出了32位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艺术家作品,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当代社会的多元风貌。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鲍栋希望通过展览扩宽我们对90后艺术家的讨论。从艺术与文化史、技术驱动与影响、社会现实与问题、美学创新与反叛四个维度,探讨了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历史背景。作为今年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的策展单元“艺述”,《返场时代》由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和北京时代美术馆合作举办,展览将持续至9月1日。

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末以后出生的艺术家成长在一个全新的世界,自然而然地在艺术实践中寻求新的境界。他们的艺术是延续还是创新,是终结还是重启,是落幕之后的余兴安可,是大时代间的幕间插曲,抑或是下个时代来临前的开场序曲?展览通过四个部分“永别了现代”“未来原住民”“社会的田野”和“多巴胺归来”,展现中国年轻艺术家充满活力的多元视角,以此来回答这些问题。

本次展览策展人、北京当代艺博会总监鲍栋解释说,过去 35年是中国在全球动荡中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这一代人在动态中形成了与上一代人不同的视角。他强调,虽然艺术家之间的代际差异很小,但个体差异却很大。我们为年轻艺术家举办的展览正是为了通过他们的艺术创作捕捉这个时代的讯息。

《返场时代》展览源于北京当代艺博会去年发起的“90×90×90:中国青年艺术家调查”项目。该项目向90位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艺术家提出了90个关于创作、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问题,旨在描绘这一代人的艺术特征。鲍栋在过去一年中走遍了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和武汉等城市,亲自采访了90位年轻艺术家,有的在工作室,有的在咖啡馆……还有人在为即将举办的展览做准备。该项目是一项社会学调查,采访内容包括他们的年龄、地域、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对婚姻、恋爱、子女的看法以及他们对艺术的看法。

鲍栋原本以为大多数年轻艺术家都很外向,但在与这些艺术家交谈后,他发现很多人其实很内向。“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喝咖啡、不喝酒、不抽烟。他们喜欢安静的、以家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这些年轻艺术家的背景各不相同,有的人有丰富的国际经验,有的人则从未离开过家乡,但总的来说,他们都有着强烈的成功愿望。”

鲍栋强调了社交媒体对这些年轻艺术家的重大影响,他说:“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与观众建立联系的快捷方式,他们善于利用新媒体来展示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在“未来原住民”单元,鲍栋重点介绍了年轻艺术家如何看待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作为1990年后出生的艺术家,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对信息的敏感、对技术的熟悉、对媒体的创新运用,让他们具有天然的艺术表达能力。”这一章的重点不是展示高科技产品,而是探索技术如何影响社会,以及艺术家如何观察并将这种影响转化为他们的创作语言。

据时代美术馆执行馆长、本次展览监制刘威威透露展览筹备了近一年,她说:“青年艺术家是社会的切片,他们通过作品表达对当下时代和社会状况的思考。”她相信,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艺术家在不断发展,因此要得出明确的结论并不容易。许多艺术家认为,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不确定性,每天都有重大事件发生。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会体验到强烈的情绪和感悟,一些艺术家用他们的作品来表达这些感受。到了30或35岁,艺术家的思想趋于成熟,创作表达更加精炼,作品也更加完善。

刘威威认为,这一时期是艺术家生产力的高峰期,生活经历、个人反思和社会观察丰富了这个阶段。“我们的目标是展示这一代人在这一关键阶段的艺术成就。老一辈艺术家可能会在农村或农场进行田野调查,而现在的年轻人则将互联网、直播平台或淘宝等在线市场视为他们的‘田野’。这就决定了‘社会的田野’单元的内容,旨在展示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艺术家的体验式艺术作品。”

童昆鸟的《内耗小队》是这个单元的一个亮点,它是专门为展览而创作的。“这是他迄今为止创作的最大作品,我们在策展过程中与他沟通设计了一个定制玻璃罩,以适合高大的展览空间。用这种展示方式增添仪式感和冲击力,让人联想到博物馆里展出的巨大恐龙骨架。”

展览突显了许多中国元素、经验和模式。例如,李汉威的装置作品《新传播》通过对电子商务物流的探索,生动地描绘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刘威威观察到,90后艺术家普遍兴趣广泛,他们在游戏、人工智能、摇摆舞和骑行等方面都有深入探索。

作为时代美术馆执行馆长,刘威威坦言希望通过跨界的方式来吸引不同圈层的爱好者观展。他们计划邀请音乐家、科学家和喜剧演员参与公教活动,将这些关注转化为更广泛的社会性对话。“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平台,让渴望交流的年轻人能够基于共同的兴趣聚集在一起,享受艺术。”本次展览力求与时代共振,强调身临其境的体验,通过亲临现场,观众可以与艺术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产生深刻的共鸣。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