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奇瑞员工吐槽被迫卷工时:月加班120小时到手4800元

近日,有奇瑞汽车员工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公司存在强制加班行为。据报道,员工每周加班时长需超20小时,但无加班费,仅补贴10元餐补。一位应届生表示,5月加班120小时,总工作时长近300小时,到手工资仅4800元左右,时薪约16元。有员工称即使工作完成也不允许下班,必须留在工位上卷加班时长。部分部门还禁止调休申请和请假,并依加班时长进行末位淘汰。

7岁中国小女孩报告特斯拉汽车BUG,马斯克回应会修复

近日,一名7岁的中国小女孩通过视频向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报告了一个汽车软件问题。该问题涉及车载系统的涂鸦功能,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先前绘制的内容消失。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简短回应,表示将会修复这个问题。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对特斯拉车载系统稳定性的关注,同时也反映出用户反馈对产品改进的重要性。特斯拉方面尚未公布具体的修复时间表。

乘联会:特斯拉中国6月批发销量为7.1万辆

乘联会于7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特斯拉中国6月批发销量达到7.1万辆,在市场排名中位列第二。这一数据反映了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持续表现。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批发销量并不等同于零售销量,实际交付给消费者的车辆数量可能有所不同。此外,该数据仅代表单月表现,不能完全反映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长期趋势。市场观察者应结合更多因素来评估特斯拉在中国的整体表现。

特斯拉宣布最新价格政策

特斯拉针对Model 3和Model Y推出新的购车金融政策。从通知发布日至7月31日下订的车主可享受5年0利息方案,覆盖包括车漆、内饰等在内的选配价格。特斯拉称在此政策下,3/Y标准续航版新车最低日供将低至85元/天起。然而,这种降价方式未得到网友普遍认可,因很多消费者购车为全款。分析认为,此次优惠促销对销量的刺激作用可能有限。特斯拉面临销量下滑压力,未来是否会进一步降价引发关注。

多家新势力6月交付量创新高:理想再夺销冠,极氪、零跑首超两万辆

多家造车新势力6月交付量创下新高。理想汽车以4.78万辆再度成为销量冠军,同比增长46.7%。问界交付4.28万辆,同比增长654.76%。蔚来、极氪和零跑均创历史新高,后两者首次月交付突破2万辆。小鹏汽车交付1.07万台,同比增长24%。小米汽车交付量超1万辆。哪吒汽车交付1.02万台,同比下滑15.88%,是唯一交付量下滑的新势力。乘联会分析认为,北京电动车号牌发放和以旧换新政策等因素推动了6月购车热度的延续。

日产关闭常州工厂,销量持续下滑

日产汽车宣布关闭位于江苏常州的整车工厂,这是日产首次在中国关闭整车工厂。虽然东风日产称只是暂停生产,但此举被视为日产在中国市场战略调整的信号。日产在中国销量持续下滑,2024年1-5月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01%。面对销量困境,日产调整了财年营业利润预期,下调14.5%。日产表示将加速智能化、电驱化转型,计划在2026年底前投放7款新能源产品,并投资超100亿元加大新能源车型布局。

余承东:享界S9将首发轿车后排零重力座椅,展车很快进店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7月2日在微博透露,享界S9将推出创新性的后排零重力座椅设计,这在轿车领域尚属首次。该车型还将配备总裁级扶手屏,提升后排乘客的舒适度和科技体验。余承东表示,享界S9的展车将很快进入各地展厅,供消费者近距离体验。这一消息表明华为正积极推进其在高端汽车市场的布局,以创新功能吸引消费者关注。

雷诺将与宁德时代、LG合作研发电池

雷诺电动汽车部门Ampere宣布将与宁德时代、LG能源合作,将磷酸铁锂技术纳入其电动汽车量产计划。LG能源将向雷诺供应3.9万MWh的磷酸铁锂袋装电池,可为约59万辆汽车提供动力。此举被认为是雷诺应对中国电动车企竞争压力的策略。同时,这也可能是为绕开即将实施的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政策。雷诺此前的合作伙伴东风可能面临21%的关税额度,这对雷诺的影响可能较大。

上汽通用引入RoboTest机器人测试系统

上汽通用汽车于6月25日对外展示了自主研发的RoboTest无人化整车智能试验平台。该平台是国内外主机厂中唯一由车企自主研发并应用于整车试验认证流程的机器人测试系统。RoboTest平台由车端和云端两部分组成,具有精准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可显著提升整车研发效率和智能水平。目前,该平台已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多个台架和道路试验场地广泛应用,仅耐久台架试验使用里程已达150万公里。该平台还获得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的认可。

LG新能源首次大规模供应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

LG新能源宣布将从2025年开始向雷诺旗下电动汽车部门Ampere供应磷酸铁锂电池。这份为期五年的合同总产能约39GWh,标志着LG新能源首次大规模进军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市场。此举显示了LG新能源在电池技术和产品线上的扩展,以及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中的战略布局。这一合作也反映了汽车制造商对多元化电池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