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记叙八十年代那个轰轰烈烈的场景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情感历程。为了增加可阅读性,部分情节做了适当的艺术化加工,请注意甄别。

爱情和婚姻,确实是这世界上最奇妙的事情,有的人朝夕相处就是不来电,有的人萍水相逢,却从此不离不弃一生相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岁的我在山东服役两年了,那年三月的一个通知,我和战友们便登上南下的列车,目的地是祖国遥远的南疆。

在那段峥嵘的岁月里,尽管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死亡和分别,但我们这班年轻人却没有任何人说半句抱怨的话,心里只有一个非常纯粹的理想:保家卫国。

经历了几场浴血奋战,8月底,我们连队奉命回到后方休整。而所谓的后方,也就是一百来公里内的一个县城。那里有个农场,被用来专门安排我们这样从前线撤下来的人休整。

虽然我还只有20岁,在战友里算是年龄偏小的,可也算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内心的强大逐渐显露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此的那点小心思其实都清楚得很,无非就是希望自己能有出奇好的运气,收到一封来自同龄女青年的来信。

在战友里,我也算是读了高中的人,反倒对那些个问题不是特别感兴趣,于是也就没有和大家一起去抢。

等大伙都拿到几封自认为笔迹清秀的信散开之后,在指导员的“注视”下,我才不情不愿地走过去随便捡起来一封。

信封拿到手上的那一刻,我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一下:寄件人的地址是湖南,刚好是我老家所在的地区。

我的老家在湖南山区的一个小城市,自从来到南疆之后,就再也没有收到过家里的来信。如今突然见到信封上“湖南”两个字,自然就倍感亲切。

信封上的字写得相当清秀,收信人写着“解放军叔叔”,这也是当时部队收到的所有慰问信里常见的两个称呼,还有一个“最可爱的人”,这两个收信人是用得最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