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本书,成于西周,是孔子开坛办学时最重要的教材;

故宫太和殿“中国第一匾”上的题词“建极绥猷”,来自本书;

千古流传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指的就是它;

秦始皇焚书,第一本要烧的也是它——民间传说,秦朝所以15年寿夭,与烧这本书大有干系。

相比其他国学经典,它是中国政治学、史学和儒学的元典,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没有它,中国的文化底蕴将脆弱不堪。它的影响,还不仅仅体现在中国,更广泛地作用于东亚文化圈,日本天皇年号出典最多的,就来自这本书。

它就是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尚书》不仅如此重要,它还让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尚书》悖论”越古老的书,越接近现代文明。

但是,关于《尚书》,很多人只是听过书名,读过的寥寥无几,读懂的更是微乎其微——这个很正常,由于其文字极其佶屈聱牙,别说普通人,历史上自谦读不懂、但却从中受益的超级大咖,都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司马迁、韩愈、王国维......

三千多年来,虽然历代也有人试图解读《尚书》,然而,通读下来,不是考据癖,就是生搬硬套。直到在一位出版人推荐下,拜读了杨鹏老师的《〈尚书〉二十讲》,总算明白其中原因。

《尚书》之所以少有人解读,是因为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完全不同于《论语》《诗经》,更不同于唐诗宋词,想解读《尚书》,必须在见识的高度、思想的深度、视野的广度上,同时有所作为,下面分享几点杨鹏老师对《尚书》的独到见解。

作为政治学元典,

《尚书》为何让后世帝王既爱又怕?

《尚书》的核心内容是讨论治国之道,后来的诸子百家就是以此为基准开宗立派,并纷纷把《尚书》作为词库以加强自己的观点,因此,它不仅是中国政治学开山经典,更是中国古典政治的总教习,如果把它比喻成中国政治学的树干,诸子百家就只是向某一方向延伸的条条细枝。

而作为三千年帝王政治的思想源头,《尚书》却和诸子百家有一点大不同,那就是历经浩劫、命运多舛。为什么《尚书》如此重要,但影响力和知名度远没有《道德经》《论语》《二十四史》等后来者大?为什么关于《尚书》的“版本之争”,打了上千年的官司依然未见停歇?为什么《尚书》让后世的帝王又爱又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鹏老师在《〈尚书〉二十讲》中,深刻解读了此间“玄机”。《尚书》不仅推崇一种“君相共治”的政权结构,同时对有罪的君主,也可以“为民请命”、“以臣伐君”,这种政权更迭模式就是“革命”,它首次出现于《尚书》。后世君主畏惧的,显然与“代天行令”权并不独在“朕”手中有关。

不仅“革命”,包括禅让、上帝、民主、宪法等充满现代意义的政治词汇,都出自《尚书》,不读《尚书》,很多人会以为这些都是泊来语。在杨鹏老师的解读下,上古文化中的政治智慧和超前创见,令人惊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得益于杨鹏老师几十年来对国学的持续深耕。杨鹏老师有家学渊源,不仅对古代经典诸如《道德经》《论语》《史记》等如数家珍,对经典和经典之间的思想关联和承继关系,亦熟稔于心,没有这等游刃有余的功夫,他的英译本《道德经》,也不会被哈佛大学哲学教授赞为“神奇的成就”

成熟而系统的治理之道,使历代帝王将《尚书》视为案头第一书;而其中的君权“相对论”等现代政治基因,“人民才是真正的上天代理人”等“危险思想”,又几度使其成为专制时代的禁书,既被追逐也被放逐,亦是《尚书》必然的命运。

作为史学元典,

《尚书》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人物

《尚书》最显著的标签是,它是中国最早的史书,记载了唐、虞、夏、商、周1600年的历史,为后世保存了极为珍贵的上古史料。它的写法,也直接开启了二十四史的先河。

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给予《史记》的高度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都习惯了把《史记》当成中国史书的典范。《史记》当然是一部伟大的史书,人物性格描写堪称经典,具备无穷的魅力,但正如同样解读过《史记》人物的杨鹏老师所说,读了《尚书》就会知道,那种宏大深远、震动心灵的精神力量,《史记》亦是无法比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尚书〉二十讲》中,杨鹏老师指出,《尚书》与后世史书有一点最鲜明的区别,《尚书》中的人物是双层人格:既是世俗的,也是宗教的,将现实和神圣两个世界的力量,统一于一身。而这种双层人格,自《尚书》以降的历史叙事中,消失了,历史人物整体上丧失了信仰的一面,只体现出单一的功利人格。

信仰的丧失,导致了超越性精神的阙如,中国人从此不再过问“意义”,而信仰是一个族群系统的总纲,更是道德和秩序的核心,信仰的丧失,让人除了维持活着,失去了各种能力。反观西方文明,神权与政权的二元秩序长期共存,才孕育出现代文明。而中国,《尚书》之后,就只剩下世俗的单一叙事。

即便今天,有很多人既不知信仰为何物,亦不知中国曾经有过信仰,杨鹏老师通过《〈尚书〉二十讲》,找回了我们的信仰源头,同时也深入剖析了中国人的“上帝信仰”突然中断的根本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鹏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多年在哈佛访学,深受西方文明的洗礼,浸淫国学的同时,作为一名基督徒,亦深研于犹太教、基督教、神学与人类观念系统,这使得他的宗教视野能够穿透中西文化的壁垒,直抵信仰的内核。

重新得见中国人的信仰源头,这是《〈尚书〉二十讲》带给我们的独特震撼——事实上,拥抱现代文明也好,实现伟大复兴也罢,首要的,就是理想人格的重新塑造

作为儒学元典,

《尚书》的思想比诸子百家更具普世性

以“进步论”的历史观来看,既然诸子百家所呈现的,尚只是普世思想的萌芽状态,《尚书》本应更加保守才对,然而事实绝非如此。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上天不因血亲关系而保佑谁,只辅佐有德之人;民心并不永远忠于谁,所怀念的只是恩德和利益。秦之后的中国,可还有类似文字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鹏老师在《〈尚书〉二十讲》中告诉我们,“信仰上天,敬畏天命”——《尚书》的这种根本思想,决定了普适价值能够贯通全书,因为这八个字具体所指是:对上天有宗教信仰,对民众有利益保障;上天通过天命,决定国运及个人命运;天命不是抽象的,是通过民心来表现的。这就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民本观。

比这更让人“颠覆”的,在《〈尚书〉二十讲》中随处可见。比如,《尚书》中的天命论,并不是被动、消极、宿命论的,“惟克天德,自作元命”——天命是可以用有德性的行动去争取的,自我做成天命。这种“以德配天”的天命论,充分体现了“命运由我决定”的人本思维,甚至比新教改革后的基督教教义,更具有积极属性和人文关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鹏老师所做的研究,并不是为国学而国学,而是将其置于人类文明的参照系下,重新发现具有人类普遍价值的中华传统,并让其与人类最优秀的思想互通共融,通过建立全新的解读系统,为新秩序寻找可靠的理论支撑。可以说,回到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而这其中最厚重,却最难啃的一部,就是《尚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只列举了杨鹏老师在《〈尚书〉二十讲》中解读的众多概念中的少数几个,其他如共和、平等、大一统、权责对应等等,每一篇都有极为精彩的解读。不读《尚书》,不知“中国”之由来,不知社会观念与政治制度形成之渊源。孔子一生梦想恢复的“周制”,古今儒生念念不忘的“周公之道”,都在《尚书》之中,而《尚书》的德性精神,更启发了三千多年来无数学者的思想灵感。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再没有一本书能够回到历史的源头,给《尚书》以呼应。更让人遗憾的是,它同时也是史上最难读的典籍,由于年代久远、殷周金文一字多义以及语法形式、语言特点的独特,内容博大精深,文字晦涩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