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案于2001年发生在美国北卡罗纳州的Durham市的一栋豪宅里。豪宅占地3.5 英亩,使用面积达1000平方米,有五个房间,曾经是一些电影的取景地。
豪宅主人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夫妇,丈夫迈克尔·彼特森58岁,是个小说家,妻子凯瑟琳48岁,是跨国通讯公司Nortel的副总裁。
迈克尔和凯瑟琳夫妇共同养育着五个孩子。其中两个男孩是由迈克尔和前妻苏所生,两个女孩是迈克尔在上一段婚姻时期收养的。也就是说,四个孩子是迈克尔带过来的。另一个女孩卡特琳是凯瑟琳和其前夫所生。
比起他们的财富来,更让周围朋友津津乐道的,是两人的爱情。许多朋友证明,再没见过比他们更合拍的夫妻。他们的爱情是所有人梦想的那种,从不争吵,风趣幽默,有讲不完的笑话,一家人沉浸在欢声笑语中。
案发那天是2001年12月9日,孩子们都在外地读大学或者居住,并不在家。
凌晨2:40,911接线员突然接到迈克尔的电话,语气惊恐:“我的妻子发生意外了,她还在呼吸……她从楼梯上摔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接线员问他是从多高的楼梯摔下来的时,他发出“呃,呃”的声音,似乎在走向楼梯去数。大概10秒钟后,他回答:“15或者20级吧。”
挂断电话一分钟后,他再次报警,除了催促救护车外,还提及妻子已经没有呼吸了。电话里充满惊恐的啜泣声。
接到电话7分钟后,警察与医护人员赶到现场。与他们同时到达的,还有迈克尔的大儿子陶德和他的四个朋友。陶德声称自己刚参加完派对,接到父亲的电话就赶了过来。
首先到达的警员的第一反应是,现场似乎并不符合他经验中从楼梯上摔下来的景象。
尸体仰面朝上,后脑勺搁在第一级台阶上。墙上、地板上、尸体上到处都是大量鲜血,有些血迹的位置很高。她光着脚丫,脚底板上都是血。
一些血迹已经干了,几乎不会沾到警员的身上。
迈克尔的球鞋脱在一旁,旁边还有多块沾血的毛巾。
厨房水槽里有浓烈的酒味,桌上放了一个空酒瓶和两个酒杯。迈克尔身穿短裤和汗衫,不停啜泣。
迈克尔告诉警员,他和凯瑟琳在快到凌晨12点时决定去泳池边坐坐聊天,两人喝了不少酒。
坐了一会儿,他们就回到房子里。但这时,迈克尔发现泳池边的灯还没关,于是又走回去关灯。
从房子走到泳池,要经过一段小径。
等他关完灯回来,却发现凯瑟琳倒在了楼梯下方的血泊中。
他认为凯瑟琳是醉酒加上吃了一片安眠药后,从楼梯上摔了下来。
但后来,在开庭时迈克尔又改变了他的说法:
当晚,凯瑟琳和迈克尔坐在泳池边喝酒聊天,待了若干个小时。
后来凯瑟琳说她第二天一早还有会议,就先进了屋。而迈克尔则继续留在外面抽雪茄,大约多待了45分钟,直到2:30才进屋。
而他一进屋就发现了这恐怖的一幕。
警方认为现场不像一起意外,于是进行了尸检。
法医发现凯瑟琳体内的酒精含量并不高。
尸体全身有38处伤痕,头皮有七处很深的裂伤,颈部甲状软骨骨折,眼眶、眉下、鼻子、右耳和太阳穴都有伤,手腕和手臂也有伤口,她死于失血过多。
她左右两只手上还各抓了几根自己的头发,有些被连根拔起。头发中发现了一根微小的绒毛,一根松针,还有后脑勺头发里有一小片木头碎片。
法医认为,凯瑟琳头皮上的致命伤口来自于凶手用钝器的连续击打,颈部骨折是掐脖子造成的,其他伤口是防御伤。
由于迈克尔是当时唯一在房子里的人,自然成了嫌疑人。
没想到,居然还出现了第二名受害人?
警方在调查时,有人对他们说起一件很巧合的事。16年前,迈克尔两个养女的生母,也是在楼梯下方身亡的。
这要从迈克尔的经历说起。迈克尔于1943年出生,毕业于杜克大学的政治学系。他当年在校时是风云人物,不仅外表风度翩翩,又是运动健将、学校的兄弟会主席,也是校报编辑,颇受女生欢迎。
毕业后他在美国国防部工作。同年,他和第一任妻子苏结婚,生育了两个儿子。
1968年,正值越战期间,他在美国海军服役,被派往越南。他于1971年退役。
此后,迈克尔和苏在德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他们在那里认识了另一对夫妇伊丽莎白和乔治。两对夫妇有很多共同点:妻子都是小学老师,丈夫都是退役军官。
后来乔治在某次军事行动中去世。他去世后的那一年,伊丽莎白和迈克尔夫妇的关系更为亲密。
1985年的一天早上,伊丽莎白的保姆去上班时,发现伊丽莎白死在楼梯下方,现场的地板、墙上都有大量鲜血。
而前晚,迈克尔一家刚和她吃了晚饭,饭后迈克尔送伊丽莎白回家,并照顾她的两个女儿上床睡觉后才离开。
因此,最后一个见到伊丽莎白活着的人,很可能就是迈克尔。
1985年时德国的法医技术还很落后。接到保姆报案后,医生和警察赶到现场,把一个针管插入伊丽莎白的脊椎,发现液体浑浊。加上获知伊丽莎白此前曾和家人抱怨头疼,以及她本身疑似患有血管性血友病,医生便认定她当晚发生“脑溢血”后,从楼梯上摔下来摔死了。
伊丽莎白死后留下了两个女儿,当时分别为一岁和两岁。
迈克尔收养了这两个女孩,也继承了伊丽莎白3.5万美元(一说6万美元)的遗产。
在案发一年多后,即1987年,迈克尔夫妇就分居了,两个儿子跟随苏在德国生活,迈克尔则带两个养女回到美国。
把两个案件联系起来后,检方做出决定:18年后重新开棺验尸。
此举得到了伊丽莎白娘家人的支持。
为伊丽莎白尸检和为凯瑟琳尸检的是同一个女法医,她的结论令人吃惊。
她发现在伊丽莎白的头部同样有多个裂口。女法医结合他人对现场大量血迹的描述,认为伊丽莎白死于凶手对其头部的连续击打。
凯瑟琳一案开庭时,检方还从德国请来了伊丽莎白的保姆、好友等人出庭。那些证人都描述看到了一个不太合理的现场,不仅有大量鲜血,有些鲜血的位置还非常高,就连高个子都需要伸手才能触及,摔下楼梯不太可能把血溅得这么高。
如今,伊丽莎白的娘家人和凯瑟琳的娘家人一样,都相信迈克尔就是凶手。
可能出于策略原因,检方并没有说迈克尔杀死伊丽莎白,而是指出,迈克尔可能从伊丽莎白之死中得到灵感,把凯瑟琳的死伪造成意外。
第二次婚姻
迈克尔曾以自己的军旅生活为题材写了三部小说。其中一部登上了畅销书榜,据说因此拿到了几十万美元的版税。
他为当地报纸写专栏,批评政府官员,也批评了后来起诉他的检察官,因此一些人认为检察官在办案时,有报复的嫌疑。
迈克尔刚搬回北卡住的学区刚好是凯瑟琳和女儿住的那一个,两家的女孩是朋友,也让她们的父母由此相识。
凯瑟琳的履历比迈克尔更为耀眼。
她读高中时是整个年级第一名,是杜克大学工程学院历史上招收的第一个女学生。她工作能力极强,30多岁已担任跨国通信公司Nortel的高管。
凯瑟琳是事业型女强人,但感情上却不顺利,上一段婚姻因为前夫的出轨而离婚,这让她备受打击。
在离婚后的一两年内,女儿卡特琳每天夜晚都能听到母亲独自在床上哭泣。令卡特琳高兴的是,自从母亲和同学的父亲迈克尔交往后,每天都那么快乐。
因此当母亲去世后,卡特琳一度站出来替继父说话,说他绝对不可能是凶手。
1989年,凯瑟琳和迈克尔搬到了一起同居。凯瑟琳很有爱心,不仅接纳了迈克尔的两个养女,还让他的两个儿子也从德国搬过来一起居住。
迈克尔的儿子之一是问题少年,在杜克大学读书时因为制造爆炸物入狱四年。
1997年迈克尔正式与前妻离婚,并和凯瑟琳结婚。他按照凯瑟琳的喜好,举行了一场盛大婚礼。
婚后,凯瑟琳不仅事业蒸蒸日上,升为Nortel的副总裁,而且精力充沛,亲自照顾五个孩子们,替他们做饭,料理家务。两个养女也表示,凯瑟琳是第一个替她们梳头发的人,她们从内心接受了她作为自己的母亲。
据说迈克尔的两个儿子不喜欢凯瑟琳,因为他们的父亲此前对自己的生母苏一直很冷淡,从没有像对凯瑟琳那么热情过。但慢慢地,他们也接受了凯瑟琳,至少在表面上。
夫妻俩也经常举行大型派对、奢侈的晚宴,高朋满座。
到2001年案发时,两人已经一起生活了12年。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两人感情甜蜜如初,令周遭人羡慕,纷纷用“完美”、“理想化”等词描绘。
如果一切都如所说的那样,迈克尔有什么动机杀害凯瑟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