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近日,在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的至尊伯乐马术体能拓展中心,9岁的董玥辰在妈妈陪伴下,于马场内跑圈练习。此前,她因为去新疆旅游而爱上了骑马,回到家后,她经常梦到自己骑马的情景,平时画画的主角也是马。2023年秋天,这家马术练习中心在淮北开业,妈妈第一时间带董玥辰报名,“经过一年多学习,女儿培养了兴趣,未来还将进行系统性学习和马术考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民在体验马术项目。王海涵/摄

马术中心负责人、创业青年孙永雷说,针对青少年开展马术学习,一方面能助力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改变周围人对马术项目的认知。“青少年在练习之余,还要处理马粪、打扫马厩、冲洗马蹄、照顾马匹,在小事中磨砺性格。”

6月28日上午,同样位于杜集区的百莲百荷景区内,身穿各式华服的游客在景区船只、小桥、荷田边穿梭拍照、打卡。此前,这里是煤矿开采塌陷区域,地势深浅不一。近年来,淮北成立专业公司对该区域实施综合治理。百莲百荷项目总面积约2000亩,以发展荷花莲花育种与种植为基础,同时打造莲藕加工产品及荷花文创产品、科普研学教育。

景区运营方负责人介绍,景区还植入餐饮、营地帐篷、体育公园、萌宠乐园、荷莲科普展馆等业态,实现“昔日塌陷区,今日大花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客们在百莲百荷景区内拍照打卡。王海涵/摄

近年来,安徽淮北市以产业为支撑、以特色为品牌,加快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形成相互融合、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文旅发展新格局,不断擦亮“煤美与共湖上淮北”城市名片。

近日,在位于淮北烈山区古饶镇的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草庙村村干部、“中国好人”赵先强为游客讲解红色历史。2018年,赵先强偶然得知,粟裕将军曾带领部队驻扎在古饶镇,并作出重要军事部署。经过查阅资料和邀请专家论证,赵先强觉得,相关资料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先强在进行讲解。王海涵/摄

为掌握第一手宣讲材料,赵先强多次上北京、江苏、山东、河南、合肥等地,收集记录英雄战斗事迹材料,走访全国老革命战士。只要有游客来参观,每一个故事、每一件展品,赵先强都力求讲得有理有据、有声有色。他先后为18所学校、210家单位开展红色宣讲。

不远处的淮北市海拔最高的龙脊山,近年来凭借约55公里的“龙脊天路”,成为长三角及河南、山东等地游客青睐的目的地。记者注意到,“龙脊天路”沿途不仅有南庄野杏林、石榴博物馆、明清石榴园、龙脊山自然风景区等景观,还有一系列游乐项目。而龙脊山云端露营地内,帐篷客房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营地入口处一角。王海涵/摄

淮北当地也通过传统文化和非遗传承促进文旅发展。在淮北市濉溪县古城石板老街上,淮北地区唯一存在的古老书院——古睢书院吸引文化爱好者和青少年体验参观。书院主体框架为超过两百年的徽派古民居。近年来,文化活动、非遗展示、休闲放松等活动在这座古建筑里举行。

“我们常态化开展国学经典解读、民乐古琴教学、茶艺教学以及汉服、制香、灯谜、吟诵等传统文化活动。”复建古睢书院的倡导者、书院负责人沈怀远说,书院致力于推广国学文化,市民和游客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阅读和文娱服务。

在石板街不远处的一个小院里,摆满了泥塑非遗传承人李正卿的数百件作品。纪念淮海战役胜利六十四周年的系列作品《支前》,还有抚琴演奏《广陵散》的嵇康、饮酒佯狂的刘伶……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泥塑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正卿老人去世后,儿子李建东和小女儿李绘娟决定把泥塑好好地传承下去。他们制作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同时定期面向青少年开展泥塑教学。在工作室一角,有一个半成品的仕女,是李正卿老人未完成的作品。“这是父亲的心血,我们一直舍不得丢弃。传承非遗技艺,要贴近生活,更要与时俱进。”李建东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建东展示泥塑作品。王海涵/摄

近年来,淮北市还挖掘并分类传承弘扬“小推车”红色文化,将红色历史与文旅产业结合,赋能乡村发展,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