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仪式结束后,一位老人看着报纸上刊登的元帅名单,老泪纵横道:

  • 为何我当初偏偏跟了汪精卫呢?要不然我可能就是这元帅之首啊!

这位老人便是当初赫赫有名的北伐名将张发奎。

鲜为人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元帅中,有八个出自张发奎的麾下,比如朱德、叶剑英、贺龙、刘伯承、聂荣臻等等。

那么身为一代名将,张发奎后来为何又会落得如此地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讨袁护国,率师北伐】

张发奎,字向华,1896年出生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的一处小村庄里,其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夫妻二人仍坚持送儿子读书认字,因此,张发奎8岁便进入了私塾,11岁时又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堂。

1911年,张发奎与土豪李淑之子李君一同外出游泳,期间李君不幸溺水身亡,而李淑一口咬定儿子是死于张发奎的谋害。无奈之下,张发奎只好被迫辍学逃亡到了广州,并在那里当起了染织坊的佣工。

在广州的那段时间里,张发奎亲眼目睹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于是武昌起义打响后,一腔热血的张发奎便又加入到了军营当兵,自此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期的张发奎十分敏锐,民国成立初年,他便考进了陆军小学堂。

1913年凭借着《吴起将兵与士卒同甘苦论》一文,他又在3000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并且顺利地升入了武昌第三陆军中学。

1916年,张发奎从中学毕业后,便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了二次革命,并在此期间凭借着优异的表现,成为了孙中山身边的护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0年,第一次粤桂战争爆发。彼时的张发奎组建了整编粤军第一师,与陆荣廷军队英勇对战,凭借着在战场上英勇的表现,张发奎很快又升为了营长。

1922年,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此时张发奎手中兵力虽少,但是仍坚持率军力挺孙中山,并且将孙中山顺利地迎回了广东。

孙中山重返军队后,对张发奎的忠勇大加赞赏,并且任命其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旅旅长。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便派张发奎担任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出师北伐。在当时,张发奎率部联合第十师与叶挺独立团,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连续攻克了醴陵、平江等地,一直逼得吴佩孚退守汀泗桥。

为了乘胜追击,8月27日拂晓,张发奎又率十五团以及叶挺独立团从正面发起围攻,经过数小时的血战,一举冲过了铁桥,占领了汀泗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10日,第四军攻克武昌后,张发奎来不及停军整顿,便又率十二师援赣,接连攻克了九江、南昌,全歼了孙传芳部队。

就这样,凭借着一身功绩,1927年1月,年仅33岁的张发奎晋升为第四军军长,同时也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名声。

可以说,北伐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表现使得年轻的张发奎一举成名,成为了当时人人称赞的名将。

按理说,这样发展下去,张发奎肯定也是前途无量。然而,在军事上大展宏图的他,在选择领导的问题上,却开始走向了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