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提起周总理,人们的印象里多是他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一面,就连反映周总理的众多影视、文学作品和回忆录中也是如此。但实际上,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周总理从来不缺少严厉的一面。

如果问一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部长们最“怕”谁,他们的答案一定是周总理。许多老部长都曾不约而同地表示:“我这辈子只怕两个人:怕主席的威严,怕总理的认真”。要是有谁想要在工作中糊弄、打马虎眼,那一定会遭到周总理严厉的对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部长们最“怕”的一件事:向周总理汇报工作

周总理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不仅对下属要求极其严格,他本人更是率先垂范。所以,部长们对周总理的“怕”中渗透着更多的是“敬”。

一些老部长回忆起周总理时,曾表示:“我们这些部长最怕跟总理汇报工作了,他记忆力太惊人,我们拿着材料念都不如他脑子记得准确。”

无论是国外的各项资料,还是国内建设的相关情况,这些都被周总理原原本本地装在了脑子里,除此之外,他还记了些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从一些与周总理有过交往的各阶层人士的回忆、文章里可以窥见一斑,那就是周总理记忆惊人。

一次,周总理宴请外国专家,有关方面汇报了在京的专家人数在250到370人之间。由于给出的范围太大,招待部门一时间不知道要如何安排席位,相关报告被送到了周总理的办公桌上。

周总理仔细看过后,稍作思考,在文件上批示道:“至多280人。”

根据周总理的指示,招待部门准备了280人的席位。当天的宴会上,出席人数为270多人。从这件小事中可以看到,周总理对外国专家的情况也十分了解,他能够精准掌握出席宴会的人数,这让招待部门的工作人员震惊不已。

周总理在贵阳视察工作时,曾对当地负责的干部们做过一个即席讲话。会后,工作人员根据会议记录整理出了一篇文章,由周总理审阅批准后发往北京。

然而,当天晚上,周总理却突然提出了要修改稿件内容的建议。工作人员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因为他们已经将文章发往北京,没有留底稿。

没想到的是,周总理不紧不慢地交代道:“没事,不要紧,我来默诵,你们记录。”

于是,周总理先背诵了一遍原稿,随后又向工作人员说明了需要改动的一些地方。

原稿是由当地的工作人员整理写成的,周总理只看过一遍,这篇将近千字的文章,就连整理的工作人员都没能复述出来,周总理背诵的到底有多准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的同志拿着根据周总理背诵出来的文章和改动的文章,将信将疑地给北京方面打去了电话。经过核实发现,周总理背诵的内容跟原稿竟然一字不差。

人们只听说过“过目不忘”这个成语,但曾一直认为是文学夸张。周总理让他们知道了世界上真的存在“过目不忘”的人。

周总理有着“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加之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因此,当他发现部长们对本部门的工作情况不了解,或是工作不认真时,一向温文尔雅、好脾气的周总理总是毫不留情地批评。

一些部长送上来的材料里面有时会出现一些错误,尤其在数据方面。周总理看到后,便会当场训斥他们:“数字都是错的,这就是你们弄的文件吗?……这句话不通……这件事还没说清楚……这文件写的是什么?难不成还要我来给你们当秘书?”

这还只是周总理在查看文件时的情况,遇到要当面汇报的情况,部长们就更怕了,尤其怕周总理问数字、问具体情况。为避免自己答不上来,他们便叫上了有关的司局长甚至是处长一起去。

看到汇报个工作都要带这么庞大的班子,没等他们开始汇报工作,周总理便会沉下脸来:“你们这是在做什么?搞祖孙三代同堂吗?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