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作为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他们背负着家庭的重担,远离故土,在城市中辛勤耕耘,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政策的调整,超龄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逐渐凸显。

尤其是最近几年,有些城市开始“清退令”,不再接收60岁以上农民工以后,不少农民工在城镇失去了工作,就不得不返回农村继续务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比如上海、天津、广东深圳、江苏泰州、江西南昌等地都发布了“清退令”。所谓的“清退令”,指的就是不准60岁的农民工从事建筑行业。

“清退令”的本意,是出于安全考虑。建筑工地是大龄农民工的聚集地,也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居住条件和餐饮质量都很一般,长期下去对人体健康不利。

而这看似保护农民权利的一个新措施,对于农民工来说,相当于直接断了他们的饭碗。

一、超龄农民工的现状与挑战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逐年增长,但建筑行业农民工的数量却在逐年减少。

这一变化背后,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也有市场环境的变化。

一方面,为了保障建筑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各地纷纷出台了高龄建筑工人的清退政策,限制了超龄农民工在建筑行业的就业。

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也导致了建筑项目开工量的减少,进而减少了对建筑农民工的需求。

据统计,近几年,2021年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比例最高,达到了19%,为5557.7万人,2022年降低至4582万人,两年时间减少了975.7万人。

如果相比于2014年的最高点,则减少了1527万人。很明显,过去两年建筑农民工减少速度明显加快了。

对于超龄农民工来说,他们面临着双重困境。

一方面,由于年龄和技能的限制,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另一方面,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习惯了建筑行业的工作方式和生活节奏,对于转行到其他行业感到迷茫和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三、保障超龄农民工就业权益的措施

为了保障超龄农民工的就业权益,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严禁“一刀切”,将从以下5点来保障农民工的利益:

1、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稳岗倾斜力度

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渠道。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税收优惠、贷款支持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就业。同时,还可以引导企业转变用工观念,将超龄农民工纳入企业的用工计划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的培训

提升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是保障其就业权益的重要途径。政府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同时,还可以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培训,让超龄农民工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完善农民工资支付监测预警机制

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保障其就业权益的基础。政府加强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资支付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欠薪问题。同时,还可以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确保农民工能够及时足额地拿到工资。

4、在农村建设中推广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是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也是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益的重要途径。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广以工代赈的方式,让超龄农民工参与到农村建设中来。通过参与农村建设,他们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同时也可以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5、维护超龄农民工就业权益的法规政策

为了从法律层面保障超龄农民工的就业权益,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一方面,要禁止企业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退大龄农民工,确保他们的就业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违法用工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超龄农民工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就业权益应该得到充分的保障。此外,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来临,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清退令”,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是不明智的,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