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悼亡手记:来兮归去(节选)

(非虚构) 文/大海

2023.1.25 另类相见阴阳两隔

公元2023年1月25日,农历2023年正月初四,这个举国欢腾万民喜乐的春节佳日,于我而言,却是万分悲恸的黑色日子——上午11时,我最最敬爱的父亲与世长辞!万千担心,终成事实。

老家的大妹在初四清晨7时给我打来电话,带着哭腔说爸爸出现半昏迷状态,扶他起坐已经软弱无力了啊!自初二开始,父亲重复老症状——呼吸不顺、饮食甚微。我在初一拜年时,父亲似乎已现疲惫不堪,原来洪亮的嗓门发声变弱。我和弟妹商量,先带父亲去镇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但镇上医疗条件非常有限,且春节期间医护资源缺乏。初三之日,我和弟妹再次商量,决定由他们送父去祁阳市人民医院住院,顺便给居住城里的舅父拜年。弟妹同意,并在镇医院租了氧气袋以备父亲路上所需。此时父亲心生倦意,似乎不太愿意再去医院,说反复不停治疗每次作用不大。肺功能几乎衰竭的父亲,病情确实频繁反复;近年来,每次自市人民医院好转出院不到半月,稍有风吹感冒或着凉受寒,肺部立即感染呼吸不畅。2022年父亲住院多达九次,尤其下半年更是频繁。大妹哭着和我通话时,大妹夫和弟弟已在旁边守候,住在镇郊的小妹一家也在紧急赶来。我感觉事情不妙,赶紧请大妹夫电话先请周边颇有经验的村医上门救治。大妹夫联系了两个村医,人家一听父亲情况立即婉拒。近段时间,老家镇上太多老人逝世,村医见多不怪,听闻情况即知分晓,一般不愿上门出诊。

我与弟妹几次通话和微信视频,知晓父亲的状况已经越来越差,除了呼吸面罩协助微略呼吸,眼睛闭合,嘴上无语,身无动静,一切指征迹象开始趋向生命尽头。此时此刻,再联系镇上医院已经不愿收治。我哭着与两个妹夫商量,能不能叫救护车送我市的医院?两个妹夫冷静摇头,老家镇上至市人民医院共有50公里,父亲送到半路人可能就没气。大势如此,我心知肚明;事到如今,所谓抢救已经没有丝毫作用。昨夜我在自家房里收拾东西顺便留夜,此时的我,顾不上联系住在岳父母家的妻子和儿子,一边强忍眼泪一边收拾东西,准备赶回老家。弟弟妹妹一边哭着摇晃父亲,说哥哥正从广东赶回,要爸爸别睡,等哥返家,一边要我乘坐高铁免得伤心开车出事。我依了弟妹的话,订了广州南发往衡阳东的高铁。

我简单收拾行李,自中山北匆匆赶至广州南站,大妹夫发来信息:你爸刚走了!

我赶紧拨了微信视频给大妹。家里弟妹已经跪下哭成一团,说爸爸的手冰凉了!

视频中的母亲捶胸顿足,哭得撕心裂肺。我看着视频中嘴巴张开僵卧不动的父亲,感觉一阵剧痛袭心而来,瞬间哭成泪人。人如潮涌的南站大厅,无人知晓我的巨痛……

人既逝去,后事立办。遵照父亲遗愿,丧事就在镇上家里操办。按照湖南老家丧葬习俗,族人死在村外不得进入村内祠堂置办丧事,只能在村的桥头之外搭设帐篷灵堂。事实上,全国各地汉族丧葬习俗大多如此。我出生的村庄、现在仍是父母户籍所在的张阿塘村,数年前重修的村委会楼宇因为村庄合并一直空置,其间设置的厅堂和厨房居室,均可用作操办红白之事。不管是在村内祠堂置办丧事,还是在村委会楼宇置办丧事,前提条件是,逝者须在村内安息,方能停棺入内。以前在老家,我亲眼目睹一位老人垂危临终之际,被后人从新居住所或医院紧急运回老家祖屋等待死亡之后,得以入棺祠堂。人的一生犹如360度轮转,尤其之于农家出生的男人——生于土地丰腴的村庄,哪怕长大之后行走江湖风光万里,临到生命终结,复回生养哺育之村庄,最终与熟悉的大地融为一体。遗憾我家祖屋早就售卖,父亲生命弥留之际,唯一机会便是暂停村委会楼宇静待闭目安息。父亲临走前,我与弟妹商量,赶紧将父亲运回村委会。母亲哭着反对,说父亲早就预料到,一是担心运回途中去世照样无法入棺村内,二是担心村中没房无法安置吊唁的亲戚朋友,三是担心无法停棺入村而在村外搭设灵棚到时守夜艰难走得冷清。父亲生前早就嘱咐,等他去世之后就在镇上家里一楼停棺操办丧事;虽然场地比较狭窄,毕竟自家安置亲友方便,采购物资更为方便。心地善良的父亲,处处心细如发,时时替人着想。父亲在生时,无微不至爱护母亲,像女人一样操劳家务,以至于母亲的家务杂事颇缺经验。此前一年,父亲在大妹夫陪同下回到村里后山亲自为己选址坟地,亲自到棺材店为自己选购棺木,还亲自与村委会的三主任招呼请他届时主持自己丧事。此前半年,父亲还将省吃俭用攒下的几笔活期和定期积蓄,一一列明笔记本上交予母亲。父亲知晓他的病久治无效,最为牵挂常叨嘴边的,还有担心他走后母亲孤单痛苦……

老家房屋共有三层,位于镇上中心市场旁边,整幢房子为前后居室加中间梯间结构,占地面积不大,前后均临街道。一楼是临街铺面及厨房,临大街的铺面租给大妹,临小街的厨房用作家人餐饮;二楼是父母及我的房间,我在广东安家之后,父亲经常在我房间休息;三楼是弟弟家人房间。母亲在空旷的顶楼种养不少蔬菜瓜果,父亲在顶楼养了一只懒龟已有数年之寿。家人遵照父亲遗愿,将借停他处的棺木运回镇上家中一楼,清空店内物资,搬来香火桌椅,设成简易灵堂。鞭炮响开之后,家中氛围迅速转向悲痛伤感,主持父亲丧事的三主任开始履职,召集先期料理父亲入棺的相关人员立即到来。这些相关人员多为居住镇上,但户籍还在张阿塘的同村叔侄乡亲,许多人还不出“五服”。所谓“五服”,民间一般用指家族关系,以自己为起点,往上到爷爷的爷爷,往下到孙子的孙子,上下各五代,共有九辈人,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五服”也即“九族”,“五服”以内不论远近看作一家;“五服”以外,则是本家族九代以外“出五服”者。我们通常理解的“五服”,多指连续五辈的亲情血缘关系。“一服”是指父亲辈的关系;“二服”是指自己一辈,也即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三服”是指伯父叔父及其子孙辈的关系;“四服”是指叔伯曾孙子女辈的关系;“五服”是指叔伯玄孙子女辈的关系。农村常说的“五服”血缘亲情关系,也是最近的亲情关系。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五服”之内的人家相处来往非常密切;再往下类推亲情关系,则一代比一代疏远淡薄。“五服”之后没了亲缘关系,则可通婚。一般情形之下,家有婚丧嫁娶,多是“五服”之内的人参与,或者协助办理。

某种意义上看,移居镇上近三十年的父母并不孤立,此前原住的张阿塘有许多乡亲也已迁居镇上,不乏与我家同属“五服”的血脉相连者。我从广州南乘坐高铁至衡阳东,再转乘至高铁祁东站出站,抵达老家小镇半小时的时段内,村里荣叔已经协助家人为父沐浴更衣,不出“五服”的良哥协助家人处理父亲遗物,一组抬棺队伍抽调的几个壮汉已从张阿塘村赶来整理棺材,正在镇上走亲的俭表哥也来帮忙。抬棺是老家丧事习俗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抬棺称“举重”,抬棺者称“轿夫”。上好木材制作的棺材颇有份量,平时放置村内祠堂、葬时用来夹捆稳固棺材的两根硕长丧木颇有年份也有份量,加上以前逝者安葬多在山上路远崎岖,是以抬棺者多为年轻力壮的后生。此时,轿夫整理好空棺,等我这个长子背父入棺。

我风尘仆仆地赶至家里已至14时。行李尚未放下,母亲立即扑我怀里哭成泪人。

我抱住母亲,看见父亲直挺挺躺在我住过的高低床下铺,面容苍白,两眼紧闭,嘴巴张开,两手平摊。眼前的父亲,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与我属于阴阳两隔了!我的鼻子涌上极度的酸痛之感,放开悲伤的母亲,扑通跪到父亲身旁,一边哭着忏悔自己回来晚了没能见上父亲生前最后一面,一边用手试图合拢父亲嘴巴,几次未能成功。我痛哭一阵之后,负责法事的师公提醒说,吉时已到,赶紧请父入棺吧!湖南老家的师公属于道教派别,专职操办丧葬法事。这次我家邀请主持法事的师公绿叔,既是本族的张阿塘村人,也是老家镇上十里八村公认道术高超的师公。传说他知天知地、通山通水、通河通海,能够对话阴阳、超度亡灵、祈福投生,但凡老家镇上的丧葬事务,一般都会请他主持。我收住哭声,弯腰躬下身子;荣叔和良哥搀扶僵硬的父亲,将其架放我的背上。父亲非常消瘦,荣叔和良哥协助托扶父亲双腿,我抓住父亲垂在胸前的双手,似乎感受不到父亲多少重量。从二楼下至一楼,父亲脑袋耷拉我的肩上微微轻晃,我明显感觉父亲面部摩磳我颈脖的冰凉,犹如我家猫咪在用鼻子摩磳的感觉。父亲没有温度的躯体与我的热身最后亲密接触,令我步履维艰悲痛欲绝。

父亲的双腿比双手略为僵硬,帮忙的乡亲架着父亲坐在凳上接受后人奠酒仪式时,要用腿踩住垫脚篾箩,防止父亲僵硬发直的双腿蹬倒身体。奠酒仪式结束,几个轿夫将父亲放于反向摊开的棺盖凹槽,整理好棺内垫底被服,再将父亲移至棺内。热心的荣叔早就准备好一个饭团、小束桂枝,分别插放父亲冰冷的手掌之间。老家丧葬习俗之“死人手握饭团”,有何寓意,说法不一。经我了解,大约是指——亡者赴阴路上所经“奈何桥”乃由河流两岸的榕树枝桠伸向河心接连而成,桥上有一恶犬守护,亡者过桥须将饭团抛食恶犬,方能安全进入阴间。某种意义上说,是亡者行走阴间避凶之智慧行为。此时的父亲身着弟弟为其暧过的旧式黑衣黑帽,庄严仰躺狭窄棺内;大概由于生前戴着呼吸面罩过久,嘴巴仍旧张开成定型。我再次试图替父合拢嘴巴,几番推动他的下颌往上,放手后又恢复张嘴原样。负责抬棺队伍的花叔也是这次移灵入棺的负责人,他挥手说先这样吧,招呼其他轿夫合上棺盖。

厚厚的棺盖架上棺身并未钉死,左右垫塞几张纸钱,方便移盖举行闭殓仪式。这段时间,棺盖与棺身留有一丝罅隙,父亲的魂灵并没送走,要等“送亡”仪式之后。在我看来,父亲的魂灵可以借助这一丝罅隙,管窥后人为其实灵尽孝的场面。民间传言,有些逝者走得匆忙可能属于“假死”;棺盖与棺身留道缝隙,就是给假死者留存呼吸的机会,苟延其生命。不过,这种“假死还生”之说似乎只在影视鬼片里出现,现实中并无这种情景出现。

自此再往后数日,父亲的灵柩将暂厝待葬,举行各种法事,供亲戚朋友吊唁。

入棺仪式完毕,师公屈指告诉我们,等到初九才能安葬。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按照老家丧事习俗,死者一般停柩三日待葬,父亲安葬之日到1月30日,足足长达六天!帮忙料理后事的乡亲告诉我们,因为这段时间老人死去太多师公忙碌不来,大多死者的丧事都要操办五至六日。土葬习俗仍沿袭的老家农村地区,没有师公操办法事超度亡灵,无法安排死者下葬。主事的三主任与我们家人商议之后,与师公绿叔再次确定葬期。是日天气晴朗,白天气温十几度,夜间降为几度。我提议租用冰棺或者加冰降温,颇有经验的乡亲摇头制止。

父亲的遗体居于漆黑棺内,帮忙的乡亲陆续散去,大妹小妹弟弟的孩子聚集棺材旁边之桌开启正式守灵。我们四个兄弟姐妹一边谋划丧葬事项,一边上去二楼进一步收拾父亲遗物。父亲盖过的被子垫过的床单、穿戴过的春夏秋冬衣服帽子鞋袜、用过的洗漱器皿、毛巾、澡帕、刮胡刀具……一件又一件,一点又一点,被放入装载的包裹,只有极少几件留在家里作纪念。包裹装载的父亲遗物,一部分烧给父亲上路,一部分将扔进垃圾车。协助料理后事的荣叔说,遗物别烧太多,否则你爸提走困难。母亲抱着留作纪念的几件衣服,再次号啕大哭。依我之意,父亲穿过的衣物鞋袜悉数烧掉或扔掉才是,免得母亲睹物思人伤神伤身。我从武装部转岗之后,曾将穿过的旧制服寄给父亲,军人出身的父亲非常喜欢,生前经常穿着。父亲那一辈人非常遵守规矩,衣着更是体现他们的习惯,喜欢系紧衬衣领口首粒扣子。父亲生前用的制氧机已有数台,近几年又用上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器械多数由我掏钱。我整理出父亲生前服用的药物和拍摄的医用CT胶片,装了半米高的袋子。母亲说,你们的爸在世好可怜,吃过的药比吃过的饭还多。我和妹妹一边扎紧装载药物的袋子,一边泪如泉涌。协助料理后事的良哥将药袋拎走时,我哭着叮嘱:“这些别烧,不要让我爸在那边再吃药……”

父亲走了,来兮又归去。我固执地认为,父亲自另一个世界来到这个世界与我们相聚相爱,用不到72年时间扮演儿子、丈夫、父亲、爷爷、外公诸般角色。缘分尽了,父亲复又回归另一个世界。

2023.1.30 融归大地入土为安

农历初四至初九,父亲灵柩暂停镇上老家长达六日;今日出殡,入土为安。六日内,我亲历诸般看似复杂实则单纯的丧事习俗,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心有所触亦感慨。久远的故乡村庄,并非冷漠生疏,而是处处温存。

初五上午,专职丧事礼仪的“礼生”撰写讣告张贴在镇上明处和张阿塘村。连续几日,礼生还要书写挽联、花圈、对联、横额等,施教迎接吊唁亲友之礼仪。礼生多是教书育人的老师,据传他们按照儒家传统礼仪施行引导,在当地颇有威望。尽管迎来送往礼数众多,不乏繁文缛节,复杂啰唆,想到这些礼仪旨在寄托悲思、崇尚孝道,引导生者恪守人伦,我又释然。

初五下午,弟弟在三主任陪同下回到张阿塘村,户户跪拜“叔侄满堂孝”。关于报孝,须着孝装,头披古代书生式样的麻巾,身着前后叉开的麻衣长褂,手执竹子制作的孝棍,对族门叔亲、外门舅亲等人行单膝跪拜之礼。受礼方如不搀扶而起,则一直跪拜。

初五晚上,主事的三主任与张阿塘村的俭叔等人,在我家连夜商议丧事细节,涵盖抬棺队伍组成、外门亲戚迎接、送葬行程、酒席布置、物资采购、勤杂人员安排等。这之中,优化组建的十六人抬棺队伍尤其重要,既要大家团结一心,又要顾及轿夫年岁体力。让我大为感动的是,张阿塘村历来有条不成明文的传统族规,丧事分工安排妥当,一旦通告贴出,即便有人家中急事也不准假,请人也要完成职责。如此团结互助,可见乡情纯朴。

初六清晨,我在三主任陪同下奔赴市里舅家,在他家门外报孝行礼。旋即返回母亲出生的冲笼湾村,受舅舅委托拜谒完村祠,户户跪拜行“外门满堂孝”。老家民间习俗,身着孝服之人不得进人之门。舅舅属于有文化之人,退休之前也是国家公职人员,一直贡献在公安战线。因长期担任老家派出所所长,被人尊称“老所长”。舅舅办事公道、为人正直,深受乡亲爱戴。退休之后,他受村里乡亲委托,主持修建了村内祠堂和连片乡亲的旧宅。父亲生前赴市住院治疗期间,舅舅不顾年迈经常亲至医院送汤送饭。父亲走后,舅舅征求我的意见,丧事从简还是照旧来办?舅舅非常开明,无论哪种形式操办妹夫丧事,都会通情达理予以支持。事实上,按照父亲生前愿望,更因母亲早作安排,一切只能尊重父亲遗愿。

生而艰辛,死而厚葬,既是农村传统习俗,也是民间借以弘扬孝道的重要形式。在强大的习俗覆盖之下,即便作为长子,面对诸般丧事,我也只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某种意义上,过于薄葬先人,后心于心难忍。

初六自白昼开始,操办法事的四人师公组进驻灵堂,开始超度父亲的亡灵。

初六初七夜,按照当地习俗,大妹小妹出资邀请曲艺团唱戏热闹灵堂。大妹嫁在本镇社区,与父母之家相隔一街。小妹嫁在镇郊之村,相距约三里。两个妹家极尽礼数,搭棚摆凳招呼上座,还带着儿女为观看曲艺的街坊邻居递上香烟敬送糖果。观众愈多,曲艺演员表演愈加卖力,灵堂愈加热闹,悲伤愈为消减。此举并非排场,也有睦邻乡好之举。

初八上午,我与抬棺队伍一起为父掘墓。早在一年之前,父亲在大妹夫陪同下,回到出生的村庄张阿塘村,选定村后山脚之下的第二个公墓区域作为他的百年福地。心细如发的父亲连后人扫坟之事都有考量,说葬在此地不必上山,道路虽然曲折也能通行汽车,方便后人清明祭祀直接开车过来。民间有云“祭祖不过三代”,在城镇化飞速发展之今日,人们渐渐搬离原生村庄,迁移镇上或县市城区,不说高高的山地早已树木成林,山路退化,就连低处的自留地也已荒芜一片,芳草萋萋。父亲不想像奶奶那样葬在高山之上,成为后人难以攀登祭祀的孤坟一堆。父亲选定的这处公墓名叫矮子园,一半区域是古墓区,一半区域是桔子树。初七下午,我和弟弟邀请俭表哥先行来此察看,初步遴选桔子园里一块背靠山脊、面向山凹、坡面微斜、雨水难积的福地。桔子树是张阿塘村内一个“五保”户所植,父亲墓地需占几棵早已不结果实的桔树,我仍然赔偿他200元钱。老家丧事习俗规定,暮坑只能出殡前一日掘成;初八当天,我邀请父亲诸亲好友荣叔进一步察看选定坟址后,陪同抬棺队伍和挖机司机进驻公墓现场挖掘。时至今日,老家农村掘墓出现另行花费请机械挖掘现象。主事三主任联系好的挖掘机师傅,开着一台小型挖掘机仅一个小时便掘出两米深坑。按照分工,抬棺队伍还要负责前期掘墓事宜。有了机械掘出墓坑,轿夫省去人工挖掘,只需修理墓坑就行。

初八下午,我们全家及叔亲组成队伍,步行数里跪迎舅家组成的外门亲戚队伍。母亲出生的冲笼湾村犹如父亲出生的张阿塘村,许多乡亲迁居城镇,但他们仍然返回参与吊唁。外门亲戚如此看重人情,既有舅父的得力组织,也有母亲的良好人缘。母亲以前数次告诉我和弟妹,外公去世较早,村内族亲对她小时照顾有加,母亲嫁后每年春节都会回去看望族亲。人心相互,亲情厚重,即便舅父一家早迁城里,母亲与出生村庄的乡亲仍存情谊。在我的世情观察里,人情是道坎,因时常改变;鸡犬不相闻,十里相隔远。我所感受到的,似乎只有我的父母如此看重情谊,不仅冲笼湾村的外门亲戚来往不断,本族张阿塘村的“五服”叔伯,只要人家在生,每年春节父母都会携礼探望。举凡人家的红白之事,更是不忘随礼。

初八之夜,抬棺队伍抽调的几个轿夫重掀棺盖举行闭殓仪式。我们兄弟四人之家与至亲的堂亲、表亲家人最后围棺瞻仰父亲遗容之后,抬棺负责人花叔接过我们递上的亲戚朋友早早送至的红色丝质盖被,层层加盖父亲身上,盖棺密合,加装马钉。一个年轻轿夫为防棺材契合不严,站上棺身小幅跳跃,确保榫卯锲紧才罢。闭殓之后,我捧着父亲灵位在前,其他至亲家人在后,师公引领我们全部家人,进行简单而隆重的“召亡”和“送亡”仪式。依稀记得听过介绍,按照道教作法之寓意,“召亡”旨在引领魂灵回家享受最后香火敬奉、领取粮米以保阴间饱食丰盛;“送亡”旨在送出魂灵至南方单天世界,再转极乐福境来世另做福人。老家农村丧事习俗中,“召亡”“送亡”过程必不可少。只不过,寄寓肉体与灵魂某种神秘而复杂的关系,即便是以道教派别举行法事,各地传统丧事习俗仍有差别。期间,发生一件令人不安之事——临到20吉时闭殓前夕,家中电源突然跳闸,楼上楼下顿时陷入漆黑。妹夫和堂姐夫等人查来查去,合上室内漏电开关外屋跳闸,合上室外漏电开关内屋跳闸,几番深查难究原因。而事实上,这次漏电原因非常简单,也是后话——因为家中备用水泵早已烧坏废弃,而当日自来水短暂停供,大约是厨房师傅为了抽水将隐于门后电源打开,导致废弃水泵漏电。总之当时似有诡异,在抬棺轿夫连声催促“吉时已到”情形下,只能点燃蜡烛举行仪式。没有灯火通明,过程庄严肃穆,仰躺棺内的父亲在微弱烛火照耀下面色苍白如纸。抬棺队伍负责人花叔突然戏谑一句,“你爸舍不得走啊”,现场氛围陡然增添些许恐怖。弟弟似有小怯,事后细声颤颤地告诉我们,说闭敛时好像看见父亲的腿轻轻动了一下。弟弟之言,透着诡异,而话当然不实!父亲是断气而归且全身几近僵硬,怎么可能死而身动?我毫不畏惧,淡然安慰弟弟:爸爸生前最牵挂的人是你,可能是在提醒你要当家作主了呢!我话不假,父母所生四个子女,弟弟确实让父亲最为牵挂,老是嘴念弟弟还有两个儿子只有一套房子。为了告慰父亲生前所嘱,我在一个守灵之夜,特意叫上弟弟和弟媳,给他们交底:父亲走了,我原来居住的那间房子空出,整套房子属于你们,我也不会回来与你们争要家产!虽然如此,我还是叮嘱弟弟:真要告慰父亲,你就对妈多尽孝道,父亲在天有知也会放心……

连续五夜,也是守灵之夜,两根长明蜡烛日夜燃亮父亲安息的棺材之尾。棺旁摆着香炉和纸钱香烛,吊唁的亲戚朋友过来烧纸上香,我和弟弟作为孝子即行跪拜之礼。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分工三班,我与弟弟组成一班,大妹与妹夫为一班,小妹与妹夫为一班,轮流通宵为父守灵;香火将断,重新续上。我的爱人和孩子,弟媳及孩子,没有安排他们守灵。作为城市工作生活的女人,爱人在我之后主动带着儿子搭乘高铁赶回老家,参与跪行诸般丧事礼仪,最后尽孝送行公公,家人也已满足。期间,老家气温夜间降至几度,只能烧炭增温。因为23时后师公队伍撤场休息,灵堂之内,肃穆阴冷,只有我们兄弟姐妹陪伴安睡的父亲。有一次深夜,接班的大妹夫未能及时到来,独留大妹孤守棺材,我接班后心痛不已。守灵期间,身材瘦弱的弟弟略为胆小,一人去到二楼如厕经过父亲生前居住之房,似乎心有怯懦。我出身军旅,加之对父深爱尽孝颇多,所以内心平静。每至深夜守灵,我搬来座椅棉被,披被捂脸,背棺而躺,弟弟在与不在没关系。虽然如此,闭眼难睡,睁眼全是父亲音容。

初九出殡。是日清早,抬棺队伍全部人马先到灵堂,将父亲灵柩移到摆上铺面之外的两条长凳,等待发殡。按照老家农村丧事习俗,移柩本该移到村庄桥头之外,因为父亲丧事在镇上举办,上上下下全是街道,只能移柩就近室外。其后,礼生引领我们兄弟姐妹等诸孝子孝孙跪地举行“家祭”仪式。女礼仪师傅改用哭腔代为宣读祭文,讲述父亲从出生到逝世所历诸般大事:上山下田劳苦耕作、勤俭持家辛苦创业、生儿育女何其艰辛、照护何其恩爱……与父亲曾经朝夕相处的我们兄弟姐妹四人,被女礼仪师傅的哭诉勾连想起父亲生前点滴,跪地聆听,泪水涟涟。家祭完毕,所有送葬的亲戚朋友、帮忙的工作人员吃完早餐,一辆货车改成的灵车和两辆载客的大巴缓缓而至,一头嗷嗷大叫的健硕肥猪也被数人架绑灵堂之前。外门亲戚举起白布扎成的长身孝龙围着棺材绕行一圈,帮忙的工作人员按住肥猪,屠夫一刀捅进猪脖,殷红的鲜血喷洒孝龙头上,“杀猎敬龙”仪式完成。十六个抬棺轿夫徒手抓棺,齐声发出吆喝,勇猛快步将灵柩推托上车厢,与花圈为伍,伴棺材而坐。传说起棺瞬间轿夫发出的大声吆喝带有厚重煞气,胆小者只能远观。我小的时候,屡在村里围观抬棺壮举;年幼的我毫无畏惧,甚至渴望长大成为英雄的抬棺汉子。此刻,我捧着父亲灵位,弟弟捧着父亲遗照,坐进驾驶室,伴灵同行。灵位用红纸糊成,写着父亲生辰忌日;遗照是张彩色大相,父亲生前自己拍好悬挂家里待用。其他送葬亲友分乘大巴,跟随而行。从老家镇上至下葬墓地,约有六公里路程,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载着送葬队伍一路前行,专职鸣炮的工作人员一路点燃鞭炮烟花。行至张阿塘村桥头前,灵柩下车改为抬棺步行。两根硕长的丧木夹捆棺材,两根细木丧棍挑负丧木,十六个轿夫分工合作——四个年轻轿夫肩挑棍承担重任,十二个轿夫抚抬丧木助力,众人团结齐心,轮换抬抚棺材。其他送葬的人们,也已全部下车,扛着花圈和孝龙,跟着棺材后面步行。我和弟弟是抬棺引路者,遵照礼生指引,捧着父亲灵位遗照走在前头。送葬队伍入村再出村,行向墓地矮子园,路面略为崎岖,行进稍为缓慢。我屡次回头停步等待,看见抬棺轿夫无论轮换肩挑负重,还是以手抬棺辅助发力,人人齐心,个个使劲。其中,几人是我的发小,金龙、新粮、忠良、汉平、建军……他们的团结协作,既是作为乡邻对村里大事的尽心相助,还是对昔日友情的倾心交付,令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小时候,常听长辈谈及抬棺上山事迹,每每听到山高路陡轿夫受伤仍然不肯松手,立即肃然起敬。亲历父亲送葬事宜,十九岁离家迄今已近三十载的我,豁然发觉乡情如此伟大、乡亲如此可爱!那一刻,我在心里涌上一股温暖,想象自己他日如果返乡,应当主动参与帮助乡邻的红白之事。往昔的乡邻没有忘记我这个游子,我又怎能忘记生我养我的故乡?俗话说,“亲不亲,家乡水;美不美,故乡人”,有心之人当知,纯朴温厚的乡情何其珍贵啊!

当日中午宴席之上,礼生带着我和弟弟答谢亲朋好友,脱去孝装“转红”。

下午安葬。花叔点燃一把茅草烧炙墓底之后,几个轿夫将棺木沉入墓坑。我跳将下去,两手交叉将装有谷物的两只陶瓷粮罐分置墓坑腰侧,再用瓦片覆盖粮罐,以让父亲阴间生活五谷丰登。花叔举刀现场宰杀一只公鸡血洒棺头后,大声招呼轿夫挖土填坑。墓土填埋过半,洒上石灰辅助泥土沉结;填埋完毕堆成前高后低之形状,复洒石灰墓身,执插花圈围坟。父亲至此入土为安,轿夫们抬棍撤场,弟妹们返回为父烧灵。鞭炮烟花响起,香烟纸钱烧上,夕阳开始西下,烟雾缭绕迷蒙。这片父亲自己选择的福地,我年少时也曾在此劳作,砍柴打猪草,抓虫玩游戏;因为发小同来,并不懂得惧怕。墓园偏远一隅,还有一处用来埋葬未成年的少年亡者区域。死去的孩童只能装入简易棺木下葬,坟墓顶上还要倒扣篾箩,以防魂灵滋扰人间。这片亡灵区域,才是孤魂野鬼藏身之地。因为无后,所以没人拜祭,孤魂只能长年游荡。此时此刻,我举目四望熟悉旧地,一个人跪在父亲坟尾泪如雨下。微风吹起花圈飘带咝咝作响,许多发生在我幼时年轻、父亲与我一起的往事,突然历历在目:我记得父亲经常晚上搂我而睡,教我背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我记得有次随父栽种薯苗,天黑时父亲背我跳下土坎;我记得跟随父亲黑夜下塘游泳,父亲以手相托教我浮游水面;我记得有餐家中米饭不够,父亲叫我先行装满饭碗;我记得父亲清洗猪之小肠,烹煮的肠汤味道鲜美令人垂涎;我记得我当兵出发前夕,父亲跪在宾馆床上教我打捆背包……那么多的少时欢乐往事,父亲带给我的温馨记忆,从今往后,只对坟诉。

之于父亲,长眠之地生前乃熟,山清水秀视野通透,自此灵魂安息含笑九泉。

于我,故乡有了新惦念;青青的矮子园,此处黄土堆,往后则是哀思凭吊地。

2023.2.1 夜送火把照父远行

历经六日守灵与送葬,父亲丧事基本完成,余下“谢孝”“烧灵”“送火”仪式。这些仪式浸润着亲情的可贵,也昭示后人要孝敬。

关于“谢孝”,是指答谢外门亲戚,希望常来常往情谊不断。舅舅于初九送葬完毕即返市上家里。受舅委托,母亲出生的冲笼湾一户邻家侄子保哥,初十早上等我和弟弟去行谢孝礼。这次,我们兄弟身着孝装已经改变形式,只需白布系在胳膊。我和弟弟在保哥引领之下,进入外家祠堂敬香烧纸鞠躬跪拜,鸣放鞭炮后出村行至桥头,摘掉白布,谢孝完成。中国的农村族群格局,犹如一颗石子扔进水里溅起的波纹涟漪,既有不出“五服”的血脉乡亲,但凡红白喜事抬棺助殓需要邻里互助,也需要宗族之外的表亲维护联结父母的情缘关系。

关于“烧灵”,是为逝者准备的阴间居住之所。灵屋多以竹条为骨,外用花纸糊成富丽堂皇的房屋形状,灵屋之内扎制家具衣物等日常生活必需用品。过去的灵屋多为古典式样,楼堂亭阁、居室齐全,雕樑画栋、五彩斑斓。今日灵屋的配套功能与时俱进,除了生活基本必需品,家用电器、汽车手机等现代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五花八门,数量丰富。烧灵的同时,辅以焚烧纸钱,以供死者阴间开销。父亲下葬当日,我提前委托大妹夫在镇上花匠处为父亲定制一座灵屋,又和弟妹及表姐弟、堂姐弟提前预订购买烧祭的纸钱。湖南老家丧葬习俗中,灵柩在下葬当日傍晚烧祭。给逝去的父母烧祭灵屋时,如果故去的爷爷奶奶没有完成灵屋烧祭,还要同时为爷爷奶奶烧祭,以免先人“哄抢”。伴随灵屋一同烧祭的纸钱数量丰盛,每捆封皮之上写着亲人名字,表明某某亲戚心意,足够逝者阴间花销钱财不愁。

我在墓园陪伴抬棺轿夫安葬父亲时,弟弟和大妹夫提前返回羊角塘镇上运载灵屋纸钱,选择一处镇郊荒野准备焚烧。待我送完父亲入土安葬,赶回镇上天色已黑,刚好参与烧祭仪式。邀请的师公三叔例行法事之事,熊熊大火窜天而燃,仿佛为父送去房屋钱财。期间,头戴道冠身着道袍的三叔对着烧灵大火念念有词,呼喊逝者快快认领。一个外甥以棍挑拨未燃的灵屋残片,被三叔制止,说祭品弄散到了阴间也会散乱难用。焚烧纸质灵屋和干燥纸钱犹如干柴遇烈火,火势逐渐增大,氧气烧尽时中间灰烬扶摇直上,犹如盘旋升腾的龙卷风,寓意逝者认领畅快。焚烧将近,三叔低声嘱咐我们:等会儿离开时千万不要回头啊,死者见到十分亲人难舍,想跟着回头的亲人回家呢!外甥侄子们听得毛骨悚然,我和弟妹泪如雨下。众人转身离开时身后大火哔啵作响,我仿佛听见父亲隐隐泣喊我的名字,只能强忍泪水低头前行。父亲叫我名字的声音如此熟悉,亲切柔软,刻骨铭心,令我肝肠寸断步履艰难……

关于“送火把”,各地民间说法多样。老家丧事要求,自下葬当天始算,连续三个傍晚需送火。过去丧事要求,需以稻草扎一长练,所扎稻草股数多于死者年龄,草把放在坟上围住坟堆,从头至尾点火烧燃。点燃火把时,后人呼喊“给您送火把来了,一路走好……”。送火把仪式,无非寄托活人对逝者哀思,一说为了照亮逝者奔赴天堂之路,另一说为了照亮逝者投胎之路。总之,火把燃烧相伴,旨在为死者灵魂前行路途不被黑暗笼罩。随着时代前行,新的文明元素早已融入丧事习俗。有些农村送死者上路的火把改由手电筒代替,一晚一支,三晚三支,有些三晚只有一支。电筒放置方便,风吹不熄,比起稻草火花更为光亮。我和弟弟听从抬棺队长花叔建议,改用香烛代替送火:每日备好73根香烛(比父亲年岁增加1根),头日安插坟墓左侧焚烧,次日安插坟墓右侧焚烧,最后一日复插坟墓左侧焚烧;每日傍晚焚香送火把,辅以小量蜡烛鞭炮,焚烧完毕扭头即走,切忌回头引来魂灵跟随。传说,逝者去世数日非常依恋家人,赴阴路上难舍难分,倘若后人转头,定会跟随回家。是以,近日墓地阴气过重,送火又在傍晚,一般儿子履职即可;勿带妇女小孩,免得沾染阴魂。

“魂灵跟随说”听似恐怖,甚至令胆小者毛骨悚然,于我却是万分悲痛。病患的父亲即便不想长期困扰我们心安理得而逝,但当“亲睹”爱子为其送火之后毅然而去,阴阳相隔的父亲留在背后孤独叫喊,又是何其痛苦!我和弟弟送完火把扭头返程,夕阳开始下垂,暮色轻遮出入墓地之径,风吹旁边杉树发出轻微细响疑似父亲低声痛呼,令我泪如雨下差点回头。我豁然醒悟有些生活情节——后人抱住下葬棺木痛哭虽然不吉,实乃生离死别难以割舍。令人欣慰的是,最后送完火把,刚刚走出墓园外渠小路,细雨飘忽。老家农村地区,下葬完毕即落大雨寓意后人有福。在我看来,最后送完火把才落雨,何尝不是父亲庇佑后人?假若迎接外门亲戚或举办宴席、抬棺送葬之时下雨,不但诸般丧事麻烦,还会增添狼狈不便。回到车上,我再次安慰弟弟:闭敛发生的事是爸爸提醒你当家做家,再从落雨这事来看,说明爸爸一直保佑我们!弟弟听了我的劝慰,似乎心安。实际上,昨天晚上发生一事又让弟弟觉得诡异:为了减轻家人悲痛,大妹夫拿来一些烟花,邀请全部家人去到一处田野燃放。大概受到惊吓,弟弟家养的一岁之狗不知躲去哪里,我们寻之深夜不得只能归家。时至凌晨1时,弟媳觉得烟火散去狗只恢复平静可能原地等待,弟弟心存胆怯觉得父亲之灵作怪不肯再找。我坚持赞同弟媳意见力主陪她再寻,重回燃放烟放地狗儿真在!返家路上,我再次趁机教育弟弟: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你家狗失而复得,也说明爸在保佑啊……

按照老家丧葬习俗,妻子不能参与丈夫下葬与烧灵。想着父亲棺木上车母亲追逐哭喊的撕心裂肺场景,眼看恩爱一生者永别却不能相送,之于母亲,何尝不是残忍拒绝!

父亲的丧事至此全部操办完毕。弟弟说,父亲的丧事如此隆重,他会安息。姑且按下悲痛,我的思绪重回乡村振兴乡风文明上。

乡村振兴五大振兴是“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之中,“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与保障,而“乡风文明建设”则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面貌,有助于营造良好乡村风气。关于“乡风文明”,首要强调的就是乡风。“乡风”也即乡土风俗,是指农民群众在长期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所形成,并在一定范围和时期之内被群众仿效传播的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文明”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既是高级阶段的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也表明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发展。乡风与文明组合而成,旨在推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风气。众所周知,也是不可否认的重要手段之一,便是在农村地区推行移风易俗、传承传统美德,使农村和农民趋向文明。

中国乡村振兴公众号2023-02-05·16:39发表《重点关注!农村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工作推进得怎么样了?》(文章来源《农民日报》,原标题《乡村绽放文明花——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有序推进》),其间几处文字,读之令人深表认同——各地深化对乡风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坚持堵疏结合,以正面宣传引导为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重在“移”和“易”,不仅要移除陈规陋习,还要易之以文明习俗。一味地禁和堵容易引起群众反感,毕竟乡亲们的情感表达需要载体,乡亲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仪式感。以我所历父亲丧事为例,消耗六日时间、开销花费8万余元。其中,老家镇上左邻右舍所来礼金,母亲悉数谢之退回;我的几个政府同学送来礼金,一概被我婉谢。近年来,老家乡亲举办红白之事,对待非亲非故之礼金一般拒收,不失为先进的文明礼节。俗话说,礼尚往来,有些礼数只能心领,反复来往,没有必要。之于兄弟姐妹四人,合而摊之花费并不算大,虽然我出费用最多。于我而言,其实早就预想丧事从简,学习城里召开追悼会最多两日结束。事实上,并不仅仅是我,也并不仅仅在湖南老家,全国各地丧事习俗,除了业已推行火葬的城市,农村地区丧事从简,谈何容易?假设我坚持如此,不仅母亲坚决反对,以村庄组成行政地域的传统乡村,邻里乡亲也不同意。此前就有一位城里工作生活的乡亲,因为老家父亲去世怠慢村里叔侄亲邻至轿夫拒抬棺木,差点停葬。转而来看,即便属于亲人近邻,与之商议开展红白大事,何尝不是另一种群众工作?这之中,“薄养厚葬”的背面并非“厚养薄葬”,“厚养厚葬”的背面也非“薄葬薄养”,无论哪一种方式看待“养”与“葬”,并非考量后人智慧如此简单。长辈逝后大办丧事铺张浪费,借以炫耀经济实力与自己孝心,万不可取;反而思之,操办丧事寄托哀思,不仅遵循“死者为大”,也是孝道弘扬、传播人伦的有效方式。更为难得的是,操办父亲丧事数日,让我重新发现乡情的纯朴、人性的良善,重窥乡情伦理蕴含的世情温暖、亲戚朋友以丧而聚团结齐心的血缘力量。跳出固有思维,从社会经济学角度来看,不可否认,适度消费习俗大事,也是拉动消费促进内需的有效方式。否则,落后农村地区没有向外流通渠道,农民栽种的瓜果菜蔬、养殖的猪羊牲畜,倘若红白喜事不消费,销路甚微!相比那些不切实际地号召人们消费,农村地区这种脚踏实地的习俗消费,不但促进农村生产造福农民群众,还因此增添乡情凝聚力量,使人们重温感受世情温暖。反而思之,为什么城市促进消费倡导吃喝玩乐倡导旅游购物,为什么农村地区非得事事从简、一毛不拔?无论是出嫁的重新聚合,还是生命的终结轮回,都是生命里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场庄重仪式。人生只有一次结婚喜事(离婚在外)、只有一次的消逝远行,请尊重,请敬畏!

当然,无论繁琐或简便仪式,量力而行、杜绝浪费、文明引导,至关重要!

倘若蛮干强推,盲目推行新规,换来亲人相背和群众对立,则要深刻反思!

人心都是肉长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孤立于世,农村如此,农民尤甚。传统并非全是陋习,旧俗不一定全盘否决。失去传统习俗,难以成为文化,更会失去灵魂。星云大师遗嘱有云,“我坚信人间佛教必然是未来人类世界的一道光明;说好话是真,做好事是善,存好心是美,让三好运动的真善美要在社会里生根”“人类不能独居于世间,生活需要士农工商的供应,生存需要地水风火的助缘;大自然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都是我们的生命,大家要爱惜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要帮助地球上的一切众生,因为他们都是曾经给我、助我的人,对我们都有恩惠。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因缘里,要彼此相依相助”。多少人总在感叹,自己离开农村去到城市工作生活,心却惦念生养哺育自己的农村大地。多少人又会扪心自问,你为故乡做过什么?老家亲人过寿或去世,不计报酬倾心相助的乡邻,更能温暖你心!

相对于城市,农村的富饶远在未来。相对于城里居民,农村乡情更历久弥坚。

移风易俗,道阻且长,需要绵力引导前行。心有真情,乡村方能绽放文明花。

2023.4.3 清明祭父痛泣哀思

岁月飘零如风。父亲于2023年春节初四永别我们,屈指一算,已逾68日。

68个日子里,母亲和我兄弟姐妹难抑悲痛,时时念及父亲,次次伤心欲绝。好多次我在睡梦中醒来,恍惚觉得父亲就在眼前。

让我一直愧疚于心的,年前除夕身在广东的我对父亲说,明年清明我回老家祭祖时陪他,万没想到,一语成谶——清明陪伴父亲的愿望,成为今年拜祭父亲亡灵的伤痛。父亲似乎顺应我的“预言”而逝。我为了兑现自己“诺言”,半月之前请好年假,于3月30日赶回湖南老家,一为祭祀父亲,二为带母看病。父亲走前放心不下爱妻,我得尽心照顾生母。

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的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盛大的祭祖节日,最初源于人类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每年清明节气交节,多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以4月5日常见。盖因清明期间春和景明,大地生长旺盛,万物吐故纳新,憋了一个冬天的人们,趁着祭祀顺便踏青散心。是以,上坟祭祖与春游踏青,遂成清明节日两大主题礼俗。倘以祭祖而论,清明节期其实较长,民间有“清明前十日后八日”及“清明前后各十日”两种说法,二十天内均属清明祭祖时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长期以来,清明节作为传统重大春祭节日,上坟扫墓、缅怀祖先,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借以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记忆。传承至今的清明,已经成为法定节日,不但有利于家族成员团聚和睦,还有利于增进全球华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此外,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的清明节气,还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合一,体现中华民族先祖顺天时应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那些将清明习俗混为“迷信”者,才是真正的没有文化。

湖南祁阳祁东一带称清明扫墓为“挂枪”,民间有“去世头年清明不挂枪”之说。母亲择了吉日,于3月21日(农历正二月三十)春分日,在大妹和大妹夫陪伴下,提前给父亲行非正式“挂野枪”祭祀。大妹夫拍回父亲墓地照片,由于葬时墓坑掘之太深墓园泥土疏松加之填埋没有夯实,墓堆略有下沉。我提议给墓堆培土,再栽种几棵松柏或樟树。此举遭到远在云南的弟弟和远在贵州的小妹的强烈反对,说农村乡下还有规矩,先人去世三年后人不动土,不要给坟墓加土种树。他们虽然今年清明不能返乡,却经常搬出“老一辈人认为”之言供作参考。我的大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熟读不少古代文学,而且喜欢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如实而言,对那些动辄说教抽象的“老一辈人”,并无多少尊敬。他们读书甚少,对许多古训礼节理解粗糙,往往停留表面生搬硬套,没有融汇贯通和引申思考。照我理解,“先人去世三年后人不动土”,即便古人所提其实也非此意,乃指重孝在身三年不得动土建房、婚姻嫁娶诸喜事,以免冲淡缅怀先人过快忘记孝道。虽然如此,我还是遵了家人意见。

岁月轮回,时有往复。公历2023年3月22日开始,进入农历2023年闰二月。

小妹又有新的意见,说闰二月不宜上坟。这次我不但没有听其意见,而且提出反驳:清明只是形式,目的是祭祀先人;父亲情深难忘,真要深切缅怀先人,什么时间都可上坟!其实,我们兄弟姐妹四人与父感情均深,小妹也只是说说,她和弟弟也想返回家乡祭父。

清明节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每年清明节一般都在农历三月,今年的清明节却有些特殊——处在闰二月之中。中国传统文化里,“闰二月”属于非常罕见年份,有两个“立春”和两个“龙抬头”,又称“双春年”。“闰二月流年不利”,老辈人认为物极必反、好事不能过多,存在许多特殊讲究和民间禁忌。以此延伸,“双春闰二月”,不能上坟似属常理,成为不能违反之禁忌。闰月未到之前,老一辈人早早提醒后辈,说上坟要提前或延后,最好避开闰二月。在我看来,具体原因,许多老一辈人读书不多而且不通古代汉语,大多人云亦云不谙真相。我算是有些文化,闰二月时农作物正处关键时期,古人担心上坟影响作物生长导致减产甚至绝收,仅此而已。类似说法,实与农谚有关,“二月清明一片清,三月清明不见清”,还有人认为清明节不同月份气候不同,农历二月迎来清明表明气温回暖、草木生根发芽,而三月份清明气温回升较慢,此时上坟会因早晚气温相差较大令人染疾。我向家人作了解释,他们不再反对。事实上,许多外出务工者已经返乡准备祭祖,无畏闰月。

此外,民间还有“闰月无月”之说,认为今年不宜上坟。“闰二月不上坟烧纸”,就是那些老一辈人的迷信认为,“闰二月”非正式月份,属于“虚”的月份,最好不在此月做些大事,比如搬家、结婚、上坟祭祖等。民间还有神话传说,“阴间地下没有闰月”,说是闰月烧纸祖宗无法收到。除去神话传说,这一说法其实与“历法置闰”关联,因为“闰月”是历法置闰方式之一种,也即阴阳历逢闰年所加一个月。中国的传统历法为“农历”,但不等同于“阴历”。传统农历实即“阴阳合历”——是一种以“阴历”(以月亮阴晴圆缺变化制定,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和月份)为基础,同时融合“阳历”(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回归年而制定)成分形成的历法,如果把农历称为阴历则不妥当。在阴阳历中,规定不含中气的月份为“闰月”,并用上月之月份名称和序数称“闰某月”。“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一大发明,表明地球在轨道上位置,反映太阳周年运动,科技含量也高,适合指导农事活动。聪明的古人观察所得,太阳和月亮便是天上“日历”,地球年复一年围绕太阳不停运转,地上万物也在日月轮回中生息繁衍。农历置闰之法可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的月份具有鲜明月相特征,保持了阳历和阴历两全其美之特点。农历闰月究竟依何而定?取决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纷繁复杂的中国古代历法计算,严谨而科学,类似今天的天文、地理、农业及算术等学科综合,非专业人士难免绕晕。归根结底,所谓“闰月”,属于节气。只不过今世人们,被那些看似有文化实则没文化的老一辈人带入迷信的懵懂。

不管何种祭祀规律,我必雷打不动返乡祭父。我还常常告诫弟妹和妹夫,农村规矩习俗过多,我们参考古言讲规矩,但更要顾及真情理。祭扫不必清明当日,但须亲临父亲坟地,以解后人缅怀思念之苦。父亲倘若在天有灵,肯定不会怪罪后人。主意已铁,遂定4月2日上午扫墓。我于3月30日抵达老家羊角塘镇上家中,31日带着母亲上祁阳市人民医院检查身体问诊拿药,4月1日看望住在市区的舅家亲人下午返回羊角塘。事实上,老家镇上已经呈现清明祭祀氛围,满街店铺售卖祭祀的塑料假花、小型花圈和纸钱香烛,颜色鲜艳,缤纷各异。母亲准备了烧祭香烛和祭祀食品,除了对父亲的祭祀用品,还包括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祭祀的用品。为表各自心意,我和弟妹分别掏钱购买祭祀父亲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花朵。寄托哀思无可厚非,最好也要符合环保。在南国广东,近年流行鲜花祭祀,这种生于自然归于自然的鲜活祭品,非常环保。那些塑料祭品因为难以降解,无法融入大地,数年之后仍见塑料质材飘零墓地……暂且不论环保话题。父亲生前为了家庭子女艰辛操劳,任劳任怨,罄竹难书。大妹说,父亲托梦想吃猪蹄,遂准备了猪蹄肉食。我一直记得父亲生前为我和儿子做的猪小肠汤非常美味,遂于4月2日大早到市场购买一副猪小肠;以盐翻洗,蒸煮盛碗,用作祭父,以纪念父亲对我的恩情。除此之外,我还给父亲准备了烟酒。中青年时期的父亲吃烟喝酒,到了老年患上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方才放下这些爱好。

准备停当,祭祀进行。昨日上午,天气阴沉,我和母亲、大妹、大妹夫及两个侄甥,驾车驶去各处墓地扫坟。去往父亲长眠的老家乡下张阿塘村矮子园公墓途中,竹叶未新,野笋乍现,桔花绽放,四处飘香。遗憾的是,父亲坟地墓堆下沉远比想象还要严重,隆起的墓身明年很有可能与周边土地水平相同,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轻微凹陷。我再次提议培土堆坟。母亲和大妹反对,说等过了三年再做这些事。旧俗如此,难辩对错,我只得再次遵守。观念搁置暂时放下,母亲和大妹拿出祭祀食品摆在父亲坟尾,嘤嘤哭泣。我点燃一支长雪茄放在祭品旁边,打开储存多年的一支洋酒泼洒三巡。大妹夫点燃鞭炮,我在烟雾缭绕中泪如雨下。此地往上半山之腰的不少土地,曾是我家的自留山地,早已荒废难辨草木茂盛。举家没有搬迁羊角塘镇上还在张阿塘村居住时,年少的我曾经无数次跟随父亲在自留地上劳作。长眠于此的父亲,背依青山,远眺田园,出了矮子园公墓就是生他养他的村庄故地,魂灵应会得到安息。父亲一生谨小慎微后十年多病多痛,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摒弃磨难无病无灾,放下爱,放下恨,放下对家庭的诸般牵挂,以及出卖祖居的内疚,抽洋烟喝洋酒,开心乐怀。母亲的至亲之人,除了父亲是其一辈子的爱人,还有生她养她的父母。各地祭祀时,母亲除了痛哭父亲别她而去,还对早逝的爹娘伤心垂泪。亡者之墓,我的至亲只有曾经朝夕陪伴的父亲。想到父亲的点滴记忆,我一屁股坐在父亲坟边,犹如陪伴父亲身旁,久久不愿离开。

亲情往事终将雨打风吹去。父亲再慈爱可敬,肉身终将融入大地化作泥土。

老家数日,晚上我就睡在父亲去世的床上。好几次,我半梦半醒,依稀看见父亲垂首坐在床头,恍惚听见父亲轻轻细语;清醒之后,泪湿双眼。梦中的父亲,胡子没刮,面容亲切,殷殷嘱咐,声音清晰;只是身姿似远而近,伸手触之,遥远难及,令我撕心裂肺般疼痛。父亲去世的房间是我在镇上老家的卧室,父亲闭气之时躺在我的床上。父亲去世前曾提议搬到一楼居住,说二楼是我房间,他在我房里去世担心我会害怕。我怎会害怕对我如此疼爱、我又对他如此敬爱的父亲之亡灵?更何况我出身军旅,在严酷的特务连受过锻炼。我去到母亲房间,取下墙上悬挂的相片,拍下其中两张:一张是父亲的从军相片,年轻的父亲英姿俊朗;一张是父亲的暮年相片,面容清瘦但精神矍铄。还有一张父亲喜欢的相片,是父亲服役部队战友重聚合照,上书“北海舰队航空兵雷达四团一营一站退伍老兵宁津所再聚首”,摄于2018年9月1日,地点在山东荣津,遗憾父亲因病未能参加。我还拍了父亲2012年在老家获评“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证书相片,记录父亲生前的荣光。我将对父亲的刻骨记忆压在心底,从不和母亲讲述念及父亲的诸事,害怕引起母亲伤心。父母相伴相携几十年,父亲在生时疼爱母亲几近无微不至,母亲每每对我们忆及父亲,泪眼婆娑最多的一句就是,“以前每次回家都会先去看下爸爸,晚上睡觉也有个人暖脚,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母亲的伤情发自内心。我忍痛在兄弟姐妹四人小群里嘱咐:父亲去世之后,妈妈非常可怜,人也变得敏感,与我们说话总是小心翼翼,我们千万切记,无论母亲对错,都要宽容相待!我担心父亲走后母亲失去心灵依靠容易孤独,人一孤单容易生病。母亲小腿经常半夜抽筋疼痛,此次我返老家专程带母亲赴市医院做了全面检查。虽然花费多,所幸查出只是骨质疏松所致。

这次返乡祭父,还有一件事令我睹物伤情,心如刀绞。我在上次临回广东时,为母亲添置了新饮水机、更换了新的床垫,还购买了一台小型电视机。这一次,我又想着将母亲陪嫁的老式大衣柜更换置新。开柜收拾东西时,豁然发现父亲保存的相关证件资料,其中就有我当年在部队写给他的信,一封叠一封,用橡皮筋捆扎完好。捧着父亲生前如此精心保存的儿子信件,我再次心如刀绞。父亲几十年珍藏孩子的物件,我们又对他存忆多少啊!

今年4月5日是清明节。今天4月3日,老家羊角塘镇上每逢3、6、9日赶集,今天属于大圩之日。我的假期今日完毕,上午将乘坐高铁返回广东,是以今天起得较早。印象中,老家镇上每逢圩集之日,勤奋的乡下农民远比我今天起得更早,天刚放晓即来镇中心农贸市场周边占地摆摊售卖农产品。老家镇上房屋处在镇中心农贸市场边,与其说我今日早起,不如说被屋外嘈杂之声吵醒。趁着送我去往高铁站的大妹夫尚没过来,我洗漱完毕,去到外面早餐店吃米粉。屋外小街已经变得拥挤,沿街摆满各式竹编器物,以及应节的瓜果蔬苗;最常见的便是南瓜苗、辣椒苗等。蔬苗幼小,枝叶青嫩,却也透露顽强向上的生命力。看着这些脆嫩的生命,想象着它们长大之后结出硕果的样子,我的沉郁之心豁然有了开朗。

在我工作的原单位,官方公众号早已发出《绿色清明,文明祭扫!前往浮虚山公园祭扫请提前预约》:本周末起,浮虚山公园正式实行预约入园。4月1日上午7时,志愿者以及镇民政、公安、交警、消防救援等职能部门人员已到现场开展秩序维持及提供便民服务,前来祭扫的市民按流程核码入场,携带鲜花等物品文明祭扫。在我派驻结对帮扶的潮州东山和驻扎的西山村,相关清明祭祀标语横幅已经悬挂山林路口,“一时疏忽酿山火,终身遗憾责难逃”,警示话语触目惊心;身着志愿服的镇村干部,立在标有“饶平县森林防火临时检查站”的牌前守护安全。湖南老家即将到来的清明,暖阳普照,春明景和。家乡小镇的圩日熙熙攘攘,业已陌生的乡亲操着熟悉乡音,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手机扫码支付所购物品。为人常遇艰难抉择,中年人生两头牵挂,一边是原生家庭的父母,一边是自己家庭的孩子。之于原生家庭父母,游子归乡意味回家;之于自己的妻儿子女,探望故乡归来才意味回家。母亲将一盒亲手包装的土鸡蛋递到我手,我接过食品拎着行李,扭头大踏步往外行走。喧闹小镇人潮如鲫,而我已成他乡之人。我不敢回头挥手告别,怕看见母亲伫立送行的泪眼。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没有父亲的故乡,开始越行越远。直到有一天,我也终老他乡,难归故土。

矮子园公墓已被乡亲遍植桔树。此后清明,漫飞的桔花成为祭祀父亲的鲜活花。故乡大地,埋葬着父亲的肉身,承载着永恒的乡愁。

(本文节选自大海新著长篇非虚构《一线驻村手记:厚土 乡情》,原载《长江丛刊》《今古传奇》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

大海,湘人,硕士,中国作协会员,现居广东。在《长江文艺》《作品》《芒种》《黄河文学》《南方文学》《小说月刊》《长江丛刊》《中国散文家》等发表作品200万字,大量作品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微型小说选刊》《微型小说月报》《台港文学选刊》《读者》等选载,并入各地名校高考语文模拟卷和长江文艺、花城出版社等的年选。出版长篇小说《觅》,中短篇小说集《千万别叫我科长》《目光越拉越长》《叶落归根》、小小说集《求你揍我一顿》《躺在门前打鼾的女人》《归来(上下册)》、散文随笔集《相忘江湖》、长篇非虚构《一线驻村手记:厚土 乡情》及合著杂文集《九面埋伏》等10部。获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先进个人及《长江文艺》散文随笔奖、《小说选刊》全国微小说精品奖二等奖、深圳全国打工文学大赛小说铜奖等国家、省市奖逾3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