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潮州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殷殷嘱托,聚焦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从工作保障、耐火等级、救援体系、救火力量等四方面重点发力,为潮州古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强化消防安全保障。

1

强化“两项保障”,夯实防火基础

强化制度保障,修订实施全国首部古城区消防安全管理政府规章《潮州市古城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高标准完成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消防专题编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潮州市智慧消防数据治理和应急救援平台

强化平台保障,创新推广“数字消防”工作模式,推动“潮州市智慧消防数据治理和应急救援平台”纳入省数字政府基层应用建设试点项目并获评省级优秀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城消防救援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城消防设施点位图

依托该系统完成“一张底图”以及监控、物联、调度等“三大模块”建设,实现国保单位一期工程所有文物点3D 预案建模,累计建档场所2403个,推动古城区5320个联网式感烟探测器、146个燃气报警装置、101个故障电弧探测器、227个视频监控应接尽接,为古城火灾防控调度指挥提供有力支撑。

2

实施“五项改造”,提升耐火等级

坚持“古城改造到哪里,消防就同步到哪里”,从房改、路改、电改、水改、气改等五个方面入手,系统提升古城耐火等级。

房改方面,将古城区33户孤寡老人、困难户列为重点改造对象,全面开展住房消防安全改造提升;实施19处国保文物单位消防改造,对各文博单位、大师工作室进行“一家一策”评估式检查和技防提升。

破网开窗 拆天面违建

三线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路改方面,在道路改造中免费为沿路130幢居民楼打开超4000扇救援窗;结合韩江“一江两岸”风貌提升,对广济门到上水门沿线400米建筑物外纵墙三层立面进行破网开窗、拆天面违建、三线落地等改造。

电改方面,建设23个电动自行车充装点,每周开展入户用电安全检查;启动“三线整治”和“电线下地”行动,引入故障电弧探测预警在线监测,实现供用电一体化保护。

水改方面,全面维护119个市政消火栓,在街巷“微更新、微改造”中同步建设28个巷道消火栓,推动社会资源支持配套消防器材箱,同步配备宣传屏、一键报警、音视频通话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改方面,推动古城餐饮场所全部安装可燃气体探测装置,实现城市物联网远程监控。

3

打造“1+N”体系,增强灭火能力

打造以古城消防站为中心,文物值班点、社区微型消防站为补充的“1+N”特色消防救援力量体系,派驻消防大队骨干和25名消防指战员入驻古城9个社区,实施“移动式、巡防式”巡查执勤和宣传引导。

针对古城巷道狭窄交织特点,选配压缩空气泡沫车、小型消防巡逻车、单兵灭火消防摩托车,实施“早、中、晚”三个时段以及“步巡、骑巡、车巡、空巡”四个巡逻模式,确保古城“不冒烟、不蔓延、不亡人”。

多种巡逻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防救援部门在“400米狭窄巷道初期火灾救援操”的基础上再次创新“多层建筑初期灭火操”,通过用好古城站现有车辆装备和40型水带,保证供水水压满足巷道深处5层建筑火灾灭火需求。

4

发动“全民消防”,凝聚救火力量

聚力打造“个十百千万”全民消防工程,最大程度做到“群防群控、守卫古城”。

建设一个古城消防站和“活地图”巡查队,全面掌握古城内道路、建筑、水源、消防设备等信息。

将古城巷长培养成为“十户联防”的吹哨人,构建“灭早灭小、快速救援”的联勤联防机制。

群防群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展百名来自唯爱慈善会等十支志愿者队伍的青年专业志愿者,轮值开展巡逻宣传、技能培训,并接受指挥中心日常调度增援。

培训千名古城经营性场所负责人,利用“粤商通”消防安全承诺、承诺牌上墙公示,倒逼经营者对火灾隐患做到“自知、自查、自纠、自改”。

带动万名古城居民群众参加“一警五员”消防安全大培训,采取“逐户上门、逐批施教、逐人操训”方法,引导群众做到“一懂三会”,掌握基本消防知识,共同守护“实属难得、弥足珍贵”的美丽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