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杨秀美

编辑 | 杨秀美

前言

据史载,嘉靖皇帝乃为一位执政期颇长的君王,其治世颇多传奇事迹,最为人瞩目的乃是他曾六度发布大赦令。

而此间却有一人,始终未能得到宽恕,此人究竟身份如何?背后又有何种故事?嘉靖皇帝缘何对此人如此执着?

一、状元杨慎

在公元1488年的弘治元年,杨慎降生于一个世代以诗书为传承的显赫官员世家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为明朝三大杰出人才之一,杨氏家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与卓越的成就,历代子孙都担任过朝廷中的关键职务,到了其父杨廷和这一代,更是达至前所未有的顶峰。

杨廷和十二岁便已中举,十九岁更是荣登进士,堪称应试教育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

不仅如此,杨廷和并非只会读书的书生,他在官场上同样游刃有余,步步高升,最终晋升为吏部尚书以及朝廷首辅。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之下,杨慎的卓越表现自然是水到渠成。

杨慎确实遗传了其父的超凡智慧,据《明史》记载:“杨慎自幼聪颖机智,十一岁就能创作诗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二岁那年,他仿照贾谊的《过秦论》创作了自己的作品《吊古战场》,其中“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佳句令人赞叹不已。

十三岁时,他跟随父亲来到京城,凭借一首《黄叶诗》赢得了当时著名文学家李东阳的高度赞誉,并被邀请成为李东阳的关门弟子,此事在京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被誉为一段佳话。

如同其父亲一般,杨慎也是在年轻时期便崭露头角,步入科举之路。

十九岁时,他成功通过四川省乡试荣获举人称号;经过三年的努力,他在会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若无意外,必定能够金榜题名,唯一的悬念仅在于名次的高低。

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个玩笑,他的试卷不幸被考官误烧,无奈之下,杨慎只好再次投入学习,用三年的时间重新备战,终于在三年后成功获得进士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随后的殿试中,他对答如流,文采斐然,得到考官的极高评价,称其“海涵地负”。

最终,他以初试(会试)第二、复试(殿试)第一的优异成绩一举夺魁,成为明朝三百年来唯一一位来自蜀中的状元。

二、杨慎辞官

杨慎在科考中拔得头筹,被赐予翰林院修撰的职位,从此刻起,他在明朝政治领域崭露头角。

而好景不长,杨慎的继母喻氏因病去世,杨慎不得不离开繁华的京城,踏上长途跋涉的回家之路,为母亲守孝。

守孝期结束之后,杨慎再次返回北京,继续担任翰林院修撰和经筵讲官的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记载:“在翰林院期间,明武宗询问钦天监及翰林院官员:‘星宿中有注张,还有汪张,它们究竟是什么星座呢?’众人面面相觑,无人能回答上来。

幸亏杨慎智勇双全,答道:‘那是柳星’并列举了《周礼》《史记》《汉书》等古籍中的相关内容为证。”

当时在座的官员们纷纷表示对杨慎广博的学识深感敬佩。

当时,明武宗朱厚照沉溺于玩乐,荒废朝政,宠信“八虎”,使得朝廷忠良正直之士纷纷被贬黜或驱逐。

这位年轻气盛的皇帝建造秘密房间,修建“豹房”,整日沉浸在其中,沉湎于淫逸享乐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时常突发奇想,换上便服,带着一群亲信侍卫四处游逛,甚至如同恶霸流氓一样闯入百姓家中,强行掠夺民女,肆意妄为,使得民间怨声载道。

正德十二年(1517年)八月,明武宗朱厚照再次身着便服外出游玩,刚刚经过居庸关,杨慎义愤填膺地写下了《丁丑封事》,毫不畏惧地批评武宗“轻率行事,毫无目的地游山玩水,必然会遭遇意料之外的失败和痛苦”。

此外,他还创作诗词,巧妙地引用历史典故对武宗进行劝告,尽力劝说他改正错误,走上正轨,立即停止这次荒谬的行动。

而明武宗朱厚照正玩得兴起,对于杨慎的劝诫毫不在意,完全没有理会,依然我行我素,在一群亲信侍卫的簇拥下,悠闲自得地四处游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慎的上书未能产生任何效果,他感到无奈至极,于是愤然称病辞职,飘然离去,回归故乡。

三、朱厚熜召回杨慎

在公元1521年3月,明朝的正德皇帝于一次游历之际不幸跌入水中,生命终结。

自古至今,皇帝一旦离世,继承人问题便成为了国家核心要务,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尽管正德帝生前繁衍子嗣,却未能留下一男半女,导致他去世后,皇位无可继承。

因此,众臣纷纷倾向于由明武宗的同族,也是其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厚熜对杨廷和的陪同以及拥立他为新任帝王之恩深感感激,并因此将杨慎重新征召入朝,任命为经筵讲官,这段和睦关系并未持续太久,杨廷和与皇帝继而产生了矛盾冲突。

事情的导火索便是谁应被尊奉为皇帝父亲的问题,这场纷争被历史学家称为“大议礼”事件。

四、大礼议:你爹不是你爹的争论

嘉靖帝身份之争即"大礼议"核心在于其亲生父亲究竟为何人。

"继嗣派"以杨廷和父子为主导,主张嘉靖应为孝宗之子;而"继统派"以张璁为首,主张嘉靖应为正德帝之子。嘉靖对此赞誉有加:"此论出,吾父子得保全矣!"

这场关于"谁是你爹"的辩论堪称明朝政坛最激烈的一次,两派各持己见,展开持久的口水战。杨廷和离任后,其子杨慎接过"继嗣派"大旗,继续与"继统派"抗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慎更是发动了著名的"左顺门事件",率领二百余名官员前往吊唁,高呼"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在此今日"。

此次争议背后,揭示了明代士大夫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继嗣派"主张嘉靖应继承孝宗之位,以维系王朝稳定,"继统派"则主张嘉靖应继承正德帝之位,遵循传统"兄终弟及"原则,双方皆欲借此维护自身政治地位与利益。

五、杨慎被发配

7月15日,杨慎被捕,次日遭受廷杖并在死亡线上挣扎,10日后再受一次廷杖,几乎丧命,随后被贬谪到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廷和担任内阁首辅时,在武宗驾崩、世宗即位前的过渡期,大力推动改革,裁汰了大量滥竽充数的官员,使其失去了官职。

杨廷和被罢免,杨慎被流放云南,这些人终于找到报复的机会,他们招募了一群亡命之徒,在途中设伏,企图刺杀杨慎。

杨慎的妻子黄峨(又名黄娥),工部尚书黄珂之女,明朝文学家及诗人,才华横溢,自幼聪慧好学,精通经史,擅长诗词散曲。

她21岁嫁给杨慎,此时年仅26岁,为保护丈夫,她决定携家人护送杨慎赴云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峨得知押送杨慎的囚车将经过通县下潞河上船,便提前抵达天津口,囚车到达后改走水路,沿运河北上。

杨慎夫妇一路小心谨慎,直至过了临清(今属山东),埋伏的亡命之徒无法下手,只好离去。这对落难夫妻在囚车上历经风雨,生死相依,领悟彼此的深情厚意。

六、嘉靖皇帝始终不原谅杨慎

嘉靖大礼议事件的影响深远,不仅决定了新皇的登位历程,更引发了明朝中期的激烈党争。

受此事件冲击,大臣杨慎的仕途坎坷,被流放云南长达三十余载,回归故土的愿望久未实现,他曾擅自回到家乡四川,却被官员们劝说返回,以避免招惹皇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朝廷前后六度颁布诏敕大赦天下,杨慎仍未能幸免,杨慎行事低调,深知皇上对其心怀不满,令其心生恐惧。

直至1533年,在流放之地度过漫长艰苦岁月的杨慎,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享年71岁。

这个事件直接催发了明朝中后期恶劣的党派纷争。

在此之前,士人们的争议主要围绕着与皇帝的冲突展开,尚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制衡,而事件发生之后,士人们逐渐陷入相互攻讦,丧失原则的困境。

这些党争往往演变为道德之争,双方只关注动机,而非事实真相,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因此,大礼议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长期且深远的,甚至可以视为明朝衰亡的预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明朝中期由"你爹并非你爹"之辩引发的恶性党争揭示出,政治纷争中应超越道德立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剖析问题本质。

此外,士大夫阶层的团结协作对于王朝稳定至关重要,历史教训当引以为鉴,让我们一同探索明朝鲜为人知的史实,感知那个曾盛极一时却终致没落的时代。

明朝的兴替反映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质与缺陷,唯有深入研究此类历史,方能更准确地理解并改善当前政治环境,为国家未来发展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