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古时从长安而来的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至敦煌,西行之路分为两条。

一条经阳关西行,称为丝路南道,通往新疆境内的若羌、且末、民丰、和田、喀什等地,西出阳关无故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条从敦煌经玉门关北上再西行,称为丝路北道,通往新疆境内的哈密、吐鲁番等地入西域,春风不度玉门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武帝时期,匈奴大军“控弦之士三十余万”,直抵汉境,卫青、霍去病终于击败匈奴铁骑,为巩固边疆,在河西地区设立武威、酒泉、张掖和敦煌四郡,同时设立阳关与玉门关,两关之间筑长城,用以抵御匈奴之敌,扼守河西走廊和中原大门。

阳关和玉门关,南北呼应,既是汉王朝的西边界,也是当时疆域鼎盛的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骞成功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日渐繁盛,两关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两个重要关隘和驿站,商旅和货物经此集散,“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资和技术由此入西域,同时西域的玉器、葡萄、石榴等物资以及音乐等也由此传入中原。

阳关和玉门关,丝路古道必经两关之一而互通。

两关在宋代时逐渐荒废,如今仅存遗迹,可供回望岁月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敦煌市走红格线再转阳关路西行,车程约70公里便到了阳关,地处玉门关之南,故名阳关。

昔日阳关,现在仅存墩墩山烽燧,立于大漠戈壁之上,地处在阳关的制高点,远近百里尽收眼底,称为“阳关耳目”,是阳关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

李世民曾令敦煌军民在此迎接西行归来的玄奘,马可波罗经此踏上神秘的东行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烽燧以南,木栅栏的南边,一条土红色自东向西蜿蜒的大道,就是赫赫有名的阳关道,延伸不见尽头,“阳关古道接天荒”。

如今复制的边塞关城横亘在大漠戈壁之间,雄关高耸,箭楼巍然,战旗猎猎,鼓角相闻,让人刹那间梦回汉唐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烽火台高耸的墩墩山上,修建了名人碑文长廊,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不绝。

南北朝诗人庾信《燕歌行》诗云,“属国征戍久离居,阳关音信绝能疏”,阳关由此入诗,流传至今。

最让阳关声名远扬的就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的诗句被配以曲调,成为当年离别筵上最流行的音乐《阳关三叠》,白居易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阳关之北,距敦煌市区约90公里,可至小方盘城玉门关,当年巍峨的关城同样已被黄沙摧残。

东西走向的戈壁滩狭长地带中,有一座由黄土夯筑而成残高约25米的遗迹,就是“春风不度”的玉门关遗迹,地处疏勒河南岸,西距罗布泊约150公里,西行可至楼兰古国,因此亦称楼兰道。

西域玉石,取道于此而入中原,因此得名玉门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门关遗址以小方盘城遗址为中心,东起仓亭燧、西至显明燧、南至南三墩,四面环顾,可以看到玉门关至阳关、阳关至党河口、马迷土至弯腰墩的汉长城,“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在烽燧周围,有明显的建筑遗迹。

玉门关往西南方向眺望,隐约可见汉长城的烽燧和城墙残迹断续延绵,一直通达南边的阳关,两关之间的长城,抵御了强劲的匈奴之敌。

玉门关西面党谷隧一带的长城,是我国目前汉代长城保存最完好的一段。

遥想当年玉门关,商队往来,驼铃声声,一派繁荣景象,俱往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写尽了玉门关的悠远故事

更有王昌龄《从军诗》,豪情万丈: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敦煌,重走丝路古道,感受中国千年历史与文化变迁。

岁月流转,世事改变,大漠苍凉,无兵马喧嚣,亦无商队往来,唯有游客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