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南京市公安局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

那是一个双腿残疾,看起来十分落魄的中年男子。他的身上有几分旧社会文人的气息,但神情却如同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这个人在警局的门口几次踟蹰,终于走到了公安局内,直言要见局长周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自称是周兴的老朋友,警局内的工作人员很快联系到了局长,周兴见到这个人,不由得大吃一惊。

这个人见到局长后,就对着他回忆起了往昔。一边信誓旦旦的表明自己对党的忠心,一边自我检讨自己的错误。在一番长篇大论后,终于试探性地问周兴,自己能不能重新加入革命队伍。

周兴很快从言语上稳住了他,表示此事自己不好直接决断,但是会为他想想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他心里面知道这个人罪大恶极,很快就将这件事情报告给了刘伯承,刘伯承也不敢擅自定夺,又报告了毛主席。

不久后中央就回电周兴,要他立即将该男子缉捕归案。

这个人是谁?他犯了什么事情,要惊动毛主席?

家庭起落

徐梦秋出生于1901年,是安徽寿县人。他的家庭原本是当地的地主,家有良田三百亩,虽然说不上是千亩良田的豪族,但在那个时代,也相当富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初,大部分中国人就没有过过什么好日子。徐梦秋的家庭虽然不是穷苦农民,但由于父亲不善经营,很快就家道中落,徐梦秋的童年也算尝尽了酸甜苦辣。

据他回忆,他的祖父没受过什么教育,但作为家中长子的父亲却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按理说,父亲是这样一个地主长子,又从小接受教育,徐梦秋的童年应该过得很幸福才是,但事实却正好相反。

徐梦秋的父亲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在一个混乱而不幸的、军阀频出的时代,一个单纯的好人,往往是过不上好日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祖上留下来的三千亩地,徐梦秋的父亲没有分给自家一点,反而全部给了三个弟弟。作为大哥,他是如此的慷慨,大概在他的观念里,自己学问出众,靠做教书先生也足够养活家庭。

可是他的弟弟们却完全没有因此而感激大哥,甚至将之视为理所当然,将大哥的慷慨谦让全部视作懦弱。几年后,徐梦秋的父亲做生意失败,徐梦秋家道中落,可是他父亲的兄弟姐妹,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

徐梦秋后来曾回忆起那时的日子,他说:“他们都嫌我们这个家穷,瞧不起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化,尽管徐梦秋的大哥接受过良好教育,但在徐梦秋小的时候却没什么机会念书。

1911年,徐梦秋曾经在各个任教的学校上过短暂的三个月的学,可是这一年辛亥革命爆发,学校停课,徐梦秋的哥哥也去参加革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年,徐梦秋又得到了一次上学的机会,那是在他家乡的村建小学中。可这一次的书也只念了一年,1913年,他所念的小学又一次停办。

曲折的求学经历,对徐梦秋的内心产生了一些影响,但这些都不及下一年他的亲人对他的影响大。

1914年,13岁的徐梦秋进入了叔叔任教的学校。徐梦秋的这些叔叔和姑姑们,都分得了祖辈的田产,家中十分富裕,可他们不但没有接济徐梦秋兄弟,反而在他们不能按时交学费时,毫不留情的将两人退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个时候的徐梦秋就在心中觉得自己是一名穷人,尽管他是地主阶级出身,可他依旧将自己当作无产阶级看待,认为自己是穷人的一员。

这一时期,他的父亲想要让他学成后当一个教书先生,可是徐梦秋却觉得当教书先生帮助不了穷人。他从自身经历出发,认为穷人交不起学费,只会被开除,而雇佣得起他的只有富人。

这是他参加革命的契机,也是他曾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初心。

事与愿违

或许是因为童年的经历,徐梦秋的身上有着很强的叛逆性。1920年的时候,他就因反对家中逼婚而独自跑到北京投靠大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那个时候的徐梦秋还是想念书,打听到官办学校可以免交学费,原想着在北京求学,他哪里负担得起北京的生活费开销呢?三个月后,他就因生活窘迫而回到家乡。

同年,他入学了家乡开办的养蚕技术培训学校,在学校里学习很用功,还当上了学生领袖。

在这所学校里,他的反抗意识初现端倪。北洋政府任命的负责人和教员才疏学浅,又在助学补助上徇私舞弊,徐梦秋带领同学们反抗,后来被学校开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被学校开除后,徐梦秋想了很多办法继续学习,可是他既不想加入基督教,又没有毕业证书,无法进入师范学校,只好被迫到商业学校就读。

在商业学校里,命运仿佛重演了一样——他又一次当上了学生领袖,再一次领导了学生罢课反抗学校,罢课的原因依旧是校长的腐败行为,连结果也一模一样,他又一次被开除了。

这样的情况甚至重复了第3次。但第3次的时候,他和组织里的20名同学一起办了一个读书协会,在这个读书会里,他们第一次认识了共产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2年的冬天,他们在安徽一座荒山里租住了一个房子,他们一起阅读《向导》、《新青年》,等宣传共产主义的杂志,开始幻想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新社会。

终于,在进步人士于右任、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等人创办的上海大学,徐梦秋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在那里他加入了共青团,不久后又正式进入了共产党,并且成为了上海大学党支部的成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当一个教书匠,与徐梦秋的梦想背道而驰。尽管他的父亲就是教书先生,徐梦秋更是从小就是书生,从没有接触过军事,可从他多次领导学生反抗学校就可以看出,他的心中还是有一个沙场报国的军旅梦。

1924年,黄埔军校在上海大学招收学生,这对于徐梦秋来说是一个足以让他梦想成真的机会,可命运阴差阳错,这一年,他的父亲重病,徐梦秋因此错失了报考黄埔军校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错失机会的徐梦秋原想再报考保定军校,可是因军校内部分裂而失败了。他回到老家,又想建一所免费学校,可是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再一次失败了。

直到党组织将他派去安徽省首府安庆,在那里组建党和共青团的基层组织。他在那里主持过学生运动,原想着有这样的斗争史,党组织总该将他派进黄埔军校,主持军事工作了吧?

可惜事与愿违,在他抵达广州后,组织将他派到第一师做政治工作,主管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之后他做过秘书,被蒋介石逮捕过,去过苏联学习,又担任过军委秘书。南昌起义时,他所属的部队其实参加了起义,但他却因生病又一次与军旅生涯失之交臂。

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时,徐梦秋也参与了长征,这时的他大概还梦想着做军事指挥官,可伴随着长征的结束,他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他的双腿因冻伤而被截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