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悬疑与诗意交织的戏剧构作中,近千名观众的思绪被剧中主人公向金喜跌宕起伏的命运所牵动,感受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平民史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大型谍战题材话剧《向延安》昨晚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拉开一连四场演出的大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延安”有着“心向往之”之意,主人公虽然一生未能踏出上海,却以一种隐秘而伟大的方式抵达“延安”。故事发生在1939 年,上海华光无线电学校的进步学生怀着青春热血准备出发延安。此时正值主人公向金喜的父亲一周年忌日,当向家人齐聚一堂,紧迫的时局、亲情的羁绊、信仰的相悖,拉扯着每一个人。向金喜酷爱厨艺,玩世不恭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细腻且缜密的心。因追逐心上人而误打误撞步入革命征途,陷于谍战漩涡。心之向往圣地延安,而命运的陡转却使他留在了上海,在乱世与黑暗之中心向黎明,步步为营······

编剧海飞表示,《向延安》不只是一部红色作品,更是一部青春颂歌,任何人都能在其中找到青春与理想的影子。他说:“不论什么年代,充满激情、勇立潮头的永远都是年轻人。对生活在今日中国的年轻人来说,《向延安》也具有契合时代精神的现实意义,是一部特别适合年轻人观看的话剧。”

如何将《向延安》原著26万余字的叙事篇幅浓缩为近3个小时的舞台呈现,既要兼具文学性与戏剧性,还要创新表达?导演李伯男表示:“在话剧《向延安》中,我一直在找打开剧本叙事结构的钥匙。总体来说,这部剧应该是‘兼工带写’的,局部要‘工笔’,而整体上则要‘写意’。空间、表演、人物细节的写实,和整体气质与舞台表达的诗性,需要不断调整和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舞台上的钟楼寓意着每个人向往的延安,特意设计的“四面有门”的形式,也是一种“你永远能抵达延安”的隐喻。舞台深处的大幕上,虚实结合的光影勾勒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街头里弄的风貌,在诗意的叙事中呈现电影质感。

刘智扬、李施嬅、李霆等一众实力演员悉数登场,将《向延安》中的人物群像激活。其中,李霆、李劲峰、孙翌琳三位演员此次是首次在话剧《向延安》中亮相。

去年七月,东艺制作出品的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登陆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取得四场门票火速售罄的佳绩。时隔一年,东艺携新作《向延安》于“七一”档期再临国家大剧院,同样取得了首演前演出票接近售罄的好成绩。(新民晚报驻京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