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大选对整个欧洲格局造成的深远影响,极右翼势力上台,意味着接下来5年时间,马克龙、朔尔茨之流的领导人日子都不会好过。这也对欧盟内外决策造成直接影响,而本届欧盟领导人需要起到过渡作用。

结果可想而知,目前几个欧盟主要国家经过商议,三个主要领导人已经确定,然而这些人员却导致右翼感到不满,最终没有获得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媒体报道,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内的6名主要欧盟成员国达成共识,将继续推举冯德莱恩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

此前冯德莱恩竞选北约秘书长一职遭受阻碍,美国、德国、法国都不同意她担任,无奈之下只能专注连任工作。然而因为她的亲美立场,近些年做出了很多跟随美国却让欧盟利益受损的事情,也遭到了极大的阻力,马克龙和朔尔茨最开始都不同意她继续连任, 主张将她换掉。

现在两人重新支持冯德莱恩,主要原因是欧洲议会的结果出了问题。

虽然欧盟左翼大多数预料到了此次议会大选会出现波动,但没想着自己会输,马克龙和朔尔茨甚至可以说是此次大选的最大输家,国内甚至已经响起让他俩提前下台的声音了。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不得不做出妥协,冯德莱恩虽然亲美,但在极右翼势力回潮的情况下,两人推举左翼无异于自寻死路,所以只能取一个这种的办法,让她继续留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委员会主席的人选敲定,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也有了着落,由爱沙尼亚的卡拉斯就任。卡拉斯是爱沙尼亚总理,在对待俄罗斯问题上十分强硬,是波罗的海三国中最突出的一个,此前甚至被俄罗斯通缉。

不过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卡拉斯虽然没有那么强硬,但也不怎么友好,此前退出了一些和中国的合作机制,公开反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从这里就能够看出,欧盟的整体立场依旧是敌视中俄,虽然贸易问题上会有所妥协,但整体大方向依旧没有变。

最后一个职位是欧洲理事会主席,由是葡萄牙前总理科斯塔担任。

虽然看起来比较复杂,但是将欧盟看做是一个主权国家,欧洲理事会主席就是总统,冯德莱恩是总理,卡拉斯就是外交部长。

不过总理负责具体事务处理,总统权利甚至还没有外长突出,不过欧盟总统的位置能够起到平衡权力的作用,不至于一家独大的局面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科斯塔是一个对华友好的政治家,能够预料在接下来的欧盟对华关系中,将不会出现多少剑拔弩张的局面,科斯塔能够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虽然这些人员右翼表示反对,但毕竟他们刚刚胜选,在欧洲政坛上的根基浅薄,这些人选大概率不会更改。但右翼却能够影响新一届领导层在内外政策上的走向,未来说不定欧盟会有更好的发展机遇也说不准。在全球地缘局势动荡的背景下,欧盟也需要一个好的掌舵手把控方向,不要继续跟随美国亦步亦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