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乾隆一向对旧臣颇有芥蒂,尤其是那些深受先帝赏识的重臣。作为雍正皇帝的托孤大臣之一,张廷玉虽颇得乾隆早年恩宠,但到了晚年却渐渐失宠。乾隆不仅剥夺了他的爵位,更派人前往他家中搜查,意图找出他的过错。令人诧异的是,尽管乾隆手下的人将张府翻了个底朝天,却依然一无所获。究竟是何原因,使张廷玉即便在这种棘手关头也能全身而退?又是何种习惯为他在危机时刻开了生路?这个习惯直至今日,我们仍在运用,到底是什么习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早年科考有为,步步为营而上

时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二十八岁的张廷玉为一股洪荒之力。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受家学渊源涵育,勤于砺励,奋发努力。康熙年间,朝廷科举选贤用能,张廷玉得以在这个机会之下一展身手。他自幼聪敏好学,加之熟读经书典籍,文思渊渟,遂在是年顺利中了进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凭借出众的文采和扎实的学养,张廷玉受命入翰林院任职。那时他虽已功名有归,却并未贪图安逸,反而更加勤恳好学。每每值夜,油灯不熄,勘破字词典章,求知若渴。他深知进身朝野并非就此止步,仅仅依附世家名门远远不够,唯有不忘初心、持之以恒方能在仕路上一路青云。

机缘巧合,途中张廷玉获一次与康熙皇帝直接对话的难能可贵机会。当时康熙帝正在翰林院巡视,适因张廷玉身为大臣之子而召见寒暄。临别之际,康熙见这位年轻秀才才识出众,遂赐下一个临帖考题,命他即刻作诗回奉。张廷玉果真从容出口成诗,词藻华美缜密,句句入理入神,令康熙帝大加赞赏。从此,康熙便将张廷玉召为侍从,充当顾问之职,多有咨询启发。

展现了卓越才华后,张廷玉就此步步为营,最终崭露头角。他三度担当会试考官,又在朝为世子诸王讲席,颇受重用。直至康熙帝驾崩,张廷玉已然成为满朝文武谈资,被视为大儒重臣。新帝雍正继位后,对张廷玉更是赏识有加,除了任命张为内阁学士,更将他列入托孤大臣之一,足见其望重之意。由此可见,张廷玉之所以能从一介布衣最终跻身朝野前列,全靠他自勤勉好学、进取上进的精神,以及过人的文才和政治手腕。

二. 乾隆初恩宠有加,日久却渐失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雍正皇帝驾崩后,年仅25岁的弘历便继承了皇位,是为乾隆帝。乾隆帝初年对张廷玉颇为优渥,不仅确认了他托孤大臣的职位,更是赐予了三等世袭伯爵的殊荣。不仅如此,乾隆帝还命张廷玉总摄机务,可见对他的倚重。

然而,权力的天平总是难以长期把持平衡。随着鄂尔泰的去世,张廷玉在朝中的制衡力量渐失,他作为遗老的影响力日渐突出,为乾隆帝所不容。为了防范张廷玉一家独大,乾隆帝另行任命讷亲王为军机大臣,以此制衡张廷玉的权力。

但由于张廷玉代表汉人利益,讷亲王则代表满人利益,二人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乾隆帝本是期望二人相互制约,却无意引发了朝野上下的明争暗斗。从这时起,张廷玉的地位就开始一步步被削弱。

乾隆十三年,年过花甲的张廷玉体力日衰,遂上疏乞休。但乾隆帝并未当场准奏,反而许可他不必每日朝觐。张廷玉看出乾隆帝意在让他主动卸下权力,于是再三请辞,却屡遭拒绝。直至第三次请辞,乾隆帝才彻底恼怒,斥责张廷玉僭越威严,剥夺了文武百官的退休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张廷玉的处境日益艰难。他原本只是想卸下重任颐养天年,却被乾隆帝视为威胁,导致双方的关系一落千丈。乾隆帝更是下旨严加查抄,意图发现张廷玉的过错。一时间,满朝上下都在暗中猜测乾隆帝对张廷玉施加压力的原因。

有人猜测是军机处泄密事件让乾隆帝对张廷玉心生猜忌。也有人猜测是张廷玉的女婿曾卷入党争风波,令乾隆帝对整个张家产生了怀疑。但无论如何,权力的天平此时已经彻底向乾隆一方倾斜,张廷玉受尽了冷遇和打压,处境几乎陷入了绝境。

三. 两件插曲暴露乾隆顽疑

在乾隆帝对张廷玉的猜忌与不信任日益升温之际,接连发生了两件事件,更是将双方的矛盾火上浇油,使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件一是军机处泄密案。当年乾隆帝曾下诏成立军机处,专门处理军国机务。由于张廷玉曾主持拟定了军机处的章程,乾隆帝遂委其统筹全权。可谁曾料,就在军机处成立不久,便发生了重大的泄密案件。

有御史奏报,军机处暗中走漏了一些军事机密,引起了朝野哗然。乾隆帝闻讯大怒,亲自查办此案。最终尽管没有直接指证张廷玉为泄密的源头,但乾隆对他把持军国机密的资格仍是存疑。自此乾隆帝对张廷玉竖起了一道防线,极力压缩他在军事决策上的权限。

另一件插曲则是张廷玉女婿卷入党争案。张廷玉的女婿姓殷,是清朝重臣殷顺之子。当年朝野上下有两大党争,一派由鄂尔泰等人领衔,另一派则由殷顺等人统领。乾隆帝因担心党争激化而旨意平息,结果殷顺等人遭到牵连。

尽管张廷玉女婿并非党争的关键人物,但这起案件无疑让乾隆帝对整个张家都产生了怀疑。毕竟作为权倾朝野的重臣,张廷玉的女婿卷入党争案自然会引起皇帝的猜忌。加之军机处泄密案的前车之鉴,乾隆帝更加确信张氏一门人并非朝中可靠之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两件事迹的影响下,乾隆帝对张廷玉的态度彻底转变了。他不再将张视为可资信赖的谋臣,反而怀疑他图谋不轨、居心叵测。因此,乾隆帝决定亲自主导张廷玉的覆查行动,一探他的心腹之疾。

四. 一古老习惯拨开云雾

乾隆帝下令查抄张廷玉,意在一探这位遗老的底细。他怀疑张廷玉虽表面谦恭有礼,实则狐假虎威,暗中捣鬼作祟。为彻底揭开谜底,乾隆帝派出钦差大臣及锦衣卫前往张府,彻查从无遗漏。

张府内外被查抄一空,甚至连家眷佣人都被盘问逼供。然而尽管乾隆帝的心腹大臣查抄了数月,翻遍了张府的每一间房阁,却终究一无所获,连张廷玉最微小的过错也未能拿捏实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让乾隆帝感到非常惊讶,他万万没料到张廷玉竟如此干净无私,毫无贪图权势的嫌疑。在朝为官一场,张氏宗府虽早已汗青云霄,但家中并无任何违法珍宝。更令人诧异的是,在张府中竟然找不到任何书信往来、政务笔记之类的文字记录。

原来,张廷玉有一个从未被外人知晓的古老习惯--那就是绝不在家中存留政务相关的文书记录。无论是会议纪要、上谕奏折,亦或是与他人的信件来往,只要涉及到国家机密,张廷玉必将其付之一炬,决不留存半点痕迹。

这一习惯可以追溯到他仕途之初。张廷玉深知,身为朝野重臣,家中如留有机密文书往还记录,一旦有人捉摸到,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遵从古训,将此视为操守准则,终生坚持不渝。

正是由于张廷玉家中从无政务文书,查抄之臣才一无所获。加之张廷玉平素行事低调,鲜少在朝野间树敌结怨,使得乾隆帝的查抄行动无功而返。最终,这个古老而良好的习惯为张廷玉解了燃眉之急,使他在乾隆帝的猜忌之下全身而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张廷玉的一生,正是靠着这股坚韧的操守和规矩作风,才使这位满门权贵的重臣得以扶摇直上,一路青云。即便在最危急的时刻,这一习惯亦为他拨开了重重迷雾,挽救了他的性命与声誉安全。

五. 一习惯流传数百年至今

张廷玉亲身实践的这一习惯,实则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数百年前的明朝。当时的知县张廷玉前身张绮曾将此习惯记录在家训中,并世代相传。这一习惯的由来,与张氏家族的一段佚事密不可分。

相传当年张氏家族中,有一位高官遭奸人陷害,家破人亡。该位高官被人诬陷时,正巧在家中留有一批机密文书,成为了他被构陷的铁证。为躲避牢狱之灾,该高官只得投亲靠友逃亡他乡,最后亲眷仅存几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惨痛的经历给了张氏家族当头一棒,令其认识到存留政务文书的危害。从那以后,张氏世代便将"不存政务文书"列为家规,世人遵从不渝。后来张绮将此一习惯总结为"慎为政事之家,出纷扰"等八字箴言,并载入家训,成为张氏子孙的殷殷教诲。

清初张廷玉由于家学深厚,自然也沿袭了这一习惯。进入朝野后,他更是坚持如一,从未在家中私藏任何政务文书记录。而当遭乾隆帝查抄时,正是这一良好习惯救了他于危难之中。

就连数百年后的今天,这一习惯在当代官场上仍不失其重要意义。如今社会高度信息化,保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贪腐问题时有发生,有的权贵家族甚至暗藏金钱巨款,引发了社会的不满与猜忌。而像张廷玉那样,在家中坚持不留政务文书记录的做法,无疑有利于官员们操守的养成,有助于他们处理好公私界限,从而避免了贪污受贿的风险隐患。

因此,可以说张廷玉的这一习惯具有极为深远和理性的意义,不仅在当年救了他于危难之中,更是为后世官员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操守楷模。时至今日,这份习惯依然充满着教育意义,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